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共享案例分析

知识共享案例分析

《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课程作业告——知识共享制度和激励机制分析报告撰写者:钱建飞学号:1201762班级:管理科学与工程2012年12月9日目录目录 (II)1 概述 (1)1.1 研究背景 (1)1.1.1案例介绍 (1)1.2 知识共享情况介绍 (3)1.3报告研究的意义 (4)1.3.1理论意义 (4)1.3.2实践意义 (4)1.3.3研究对象的范围 (5)2 知识共享问题的提出 (6)2.1 知识共享的作用 (6)2.1.1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 (6)2.1.2知识共享是充分利用知识的前提 (6)2.1.3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和催化剂 (6)2.1.4 案例引入 (7)2.2 阻碍知识共享的因素分析 (7)2.2.1.个体的心理因素 (7)2.2.2.组织文化和制度因素 (8)2.2.3.信息技术误区 (8)2.3 知识共享的基本方式 (8)2.3.1.编码化方法 (9)2.3.2.个人化方法 (9)2.4组织内知识共享策略 (10)2.4.1.创立组织知识共享的文化,在员工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102.4.2.降低组织成员知识基础的差异性,减少由于员工对知识共享评价的差异性带来的损失 (10)2.4.3.设定原则,甄选具有潜在价值的共享知识 (11)3 知识共享的制度和激励机制探讨 (12)3.1有效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必须达到以下目标: (12)3.2知识工人的激励因素 (12)3.3知识共享制度 (13)3.4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 (15)3.5企业内部网络关系与知识共享 (16)3.6项目团队组成结构与知识共享 (17)4 总结 (18)参考文献 (19)1 概述1.1 研究背景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古语“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存在,很多拥有特殊技能的人不愿意将技能传递下去,由此可能造成特殊技能发生“遗传漂变”。

一家餐厅因为大厨的离职而“门前冷落鞍马稀”,一家高科技企业因为核心技术骨干的流失而陷于技术停滞不前,甚至濒临破产的境地,其实这些现象都源于企业知识管理的缺失。

不知不觉中,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内众多知名企业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也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企业中的知识具有哪些特点?知识共享有什么好处?知识共享对哪些企业更为紧迫?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应该如何促进知识管理机制的建设呢?1.1.1案例介绍百度文库侵权门事件上海3月28日贾平凹、韩寒等知名作家状告百度文库盗版使得网络侵权再次浮出水面。

3月24日,百度文库与出版界代表为解决侵权纠纷进行的谈判正式破裂,意味着这一侵权纠纷可能走向法律程序。

记者采访发现,利益分享机制失衡、法律威慑不足、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是网络侵权屡禁难止的原因。

(1)利益分配不均此次作家们与百度的侵权纠纷中,双方都强调是为了读者,但争议背后的实质是利益争夺。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

据江西高校出版社发行部邵碧玉透露,百度文库的文档免费分享模式严重影响到出版商、作家的切身利益。

以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苏共亡党十年祭》为例,这本定价22元的书,截止到3月26日,已在百度文库上被浏览1591次,下载393次。

"这给出版社带来的市场损失折半算也在10万元左右,且还未把电子版权转让款计算在内。

这还只是普通书籍的市场损失,畅销书的损失比这不知要大多少。

" 此前,盛大文学CEO侯小强也曾表示,百度盗版给盛大带来的损失一年超过10亿元。

"百度方面否认侵权,是不想把嘴里的美食吐出去。

"周宾卿说,"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百度公司能不能有效平衡各方利益,百度文库文档分享模式只兼顾到网站、读者的利益,却把版权人的利益排除在外,这种商业模式是在钻法律空子,是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的。

"(2)告别免费阅读网络阅读市场有待走向成熟近年来,我国图书、音像领域关于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纠纷和维权行动从未停止,虽然侵权不止、维权艰难,但在这一次次的"拉锯战"中,网络知识产权保护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网络免费午餐时代或许将渐行渐远,付费阅读、付费观看将成为主流。

在50位作家向百度发难的同时,由乐视网发起,腾讯、迅雷、暴风影音等7家视频网站加盟的"电影网络院线发行联盟"宣布,将建立电影的收费在线播放平台,标志着我国互联网收费点播发行模式开始迈向成熟。

同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朱国华表示,相关行业主导部门应行动起来,倡导良好的商业文化,旗帜鲜明地反对"盗版"。

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应审视技术变革的步伐,加快修改完善。

"我国著作权法的许多规定还相对局限,在网络传播权、电子书业政策、网络服务提供商责任、网络企业自律以及与侵权责任法的衔接等方面,跟不上文化产业和网络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陈乃蔚认为,法规是协调各方的最有力工具,一定要加大对盗版侵权者的处罚力度。

我国可借鉴美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惩罚性损害赔偿"规则,即对盗版侵权者明知故犯,一旦发现即判处高额赔偿。

"只有在法律的威慑下,百度等强势网站才会考虑把诱人的蛋糕切分给原创者。

"还有业内专家认为,除了法律法规的完善,要彻底解决侵权纠纷,关键是要建立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这一商业模式须兼顾创作者、读者以及网站等三方利益。

如Google数字阅读模式,采取支付或按比例分取广告盈利方式,很好保障了原创者、读者以及网站自身的利益。

(3)案例总结分析共享背后,如何保护?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共享源远流长,切不可杀鸡取卵。

这正是我们知识管理这门课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实际上,这也不仅是百度文库的问题,在国内从音乐到电影,乃至现在的文档与分享相伴的整个知识产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而在国外,这种问题却很少出现,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内会出现百度文库,而在美国就不会出现百度文库,在美国,就不会给李彦宏这样的机会。

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

建议从立法上提高赔偿标准。

“国外的版权保护之所以做得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惩罚和赔偿金额非常高,谁还敢侵权?而在国内,你所得的赔偿有时甚至不够支付诉讼费用和你花费在诉讼上的时问精力。

”1.2 知识共享情况介绍知识共享(Knowledge Commons,KC)定义: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关于知识共享的定义可以从下几个角度进行归纳(1)从知识转移角度。

知识共享是指知识所有者与他人共享自己知识,是知识从个体拥有向群体拥有的转变过程。

(2)从知识学习角度。

知识共享是指某一技术团队向另一团队学习的过程(3)从知识交易角度。

知识共享是指不同知识拥有者之间交易的过程。

(4)从知识系统角度。

知识系统建立的目标即为促进知识共享。

(5)从知识类型的转化角度。

野中郁次郎在对日本企业的研究中提出实现知识共享首先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知识共享是指员工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的知识,使知识由个人的经验扩散到组织的层面。

这样在组织内部,员工可以通过查询组织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

反过来,员工好的方法和工具通过反馈系统可以扩散到组织知识里,让更多的员工来使用,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

在将知识管理运用到组织中时,人们发现知识管理所取得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共享的执行力度的大小。

随着对知识共享问题的深入研究,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对于高水平的创新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已经得到广泛承认,并被认为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点。

本文主要关注知识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可能的解决方法。

1.3报告研究的意义1.3.1理论意义知识共享尽管古已有之,但其科学的概念还是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逐步明晰起来,有关知识共享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各类诸如知识共享行为理论基础,知识共享行为特征,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规律,知识共享行为的激励机制等研究成果还是零散的,非系统化的,没有构成内在的体系结构。

另外,对知识共享要素的研究,也很不平衡,物质手段的研究成果丰富,而对知识共享主体要素的研究比较浅显,零碎。

本论文针对知识共享主体要素的行为特征和激励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能够对知识共享理论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为最终构建知识共享理论体系提供有益的材料。

1.3.2实践意义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持续不断的、不易被对手模仿的创新能力。

当企业面对经济的全球化时,与技术发展潮流保持同步的唯一方法就是充分利用集体知识优势。

由于存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壁垒,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整合利用比别的企业更多的创新资源,那么它就肯定能获得更大的竞争力。

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并购或建立大型研发机构来打造知识创新的超级巨舰。

在这些企业内实现知识共享,为产业中知识发展的航标。

凝聚的知识力量是中小企业只能望其项背的,他们无论是对于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知识创新都能使得它们更加富有竞争力。

而在现实实践方面,尽管企业组织重视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构建知识管理技术平台,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而通过课题开展对知识共享主体要素的行为规律和激励机制研究,找到组织知识共享的重要影响因素和激励的重点,为知识共享实践提供有价值的方法和途径,帮助组织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

1.3.3研究对象的范围本研究的研究范围设定为企业组织以及社会知识共享领域,。

在实证研究中选取的样本均为知识型。

2 知识共享问题的提出2.1 知识共享的作用2.1.1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知识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知识与企业别的资产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它不会因使用而“折旧”,不会因使用的人多而“磨损”。

相反,知识的价值随着使用人员的增加而增加。

企业的员工自己创新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但共享已有知识的成本却相当低。

企业在共享知识的过程中边际成本越来越低,边际收益却往往越来越高。

这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引入知识共享系统的原因。

可以说知识共享程度是衡量知识管理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

知识共享不充分的知识管理不可能是成公的知识管理。

2.1.2知识共享是充分利用知识的前提企业的很多知识只有被相关人员共享后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例如,拥有很多生产线工厂中,某条生产线的设备维护工程师发现了可以更快速、高效维护设备的方法,如果他没有将这一方法介绍推广到其它生产线,则该方法就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还有一种情况是,某些员工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对自己的工作不一定有很大的影响,但别的员工通过知识共享获得这些知识后却能对他们乃至整个企业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2.1.3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和催化剂企业的知识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企业中员工个人拥有的知识,一个是企业作为整体拥有的知识。

对企业而言,为了提高效率而不得不进行社会分工,当工序被愈来愈细的划分之后,员工日常工作接触的知识面变得越来越窄;不幸的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却是越来越需要员工具备一定的综合知识和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