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摘要]
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深
入调研几所中职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教师队伍建设;双师素质;激励机制
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因此通
过分析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而构建出合理的建设方案,
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是中职学校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本文通过走访省内外的中职学校,深入了解各个学校在教师队伍
建设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在教师结构优化方面所
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结合我校建设发展相关要求进而提出教
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一、教师队伍建设中采取的措施和成效
各个学校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优化教师结构,总的来说有以
下几个方面。
1、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培养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中职学校的教师是部分来自于高中的转型教师,也有部分是来自
企业,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欠缺,就更需要老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
和责任感。 事业心和责任心,是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涵,
各个学校也在师风师德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定期
开展师德、师风内涵讲座,建立师风师德宣传栏,实施“师德师风
公开承诺”活动,在青年教师中开展“爱学校、爱事业、爱学生”
主题演讲等培养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在调研中发现中职学校教师以本科以下学历教师居多,而且以年
轻教师居多,因此学校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职
读本科、研究生和博士;学校充分利用省培和国培的机会送教师去
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论以及实操技能;大多数学校都采用
让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或者是专业带头人进行传、帮、带的形式
帮助青年教师更快进入角色。
3、深入校企合作,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提出人才建设
计划
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团队里的中流砥柱,各个学校都十分重视
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骨干教师进入生产
一线调查研究,进行实际技能锻炼,或者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有的
学校选拔部分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掌握企业最新科技技术,
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并把行业和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入学校,带
入课堂。通过深入校企合作,学校培养了大批具有“双师素质”教
师。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各个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也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结构改善、队伍优化
各学校通过引进高学历毕业生和企业高层次拔尖人才,在职培养
优秀中青年骨干、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等措施,使得
学校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2)竞争激励、骨干稳定
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政策,实现优劳优酬、多劳
多得。学校实施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岗位津贴等政策鼓励中青年
教师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看齐。高要求与高待遇统一,稳定骨
干。
二、结合本校特点,促进教师结构优化的建议和对策
1、努力提高认识,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是准确理解中职教育的内涵,学校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的总体
规划。学校制定规划必须结合自身办学条件、特色和规模,明确所
需教师队伍的数量、层次、结构以及职业技能,设计切实可行的计
划,促进自身发展。
其次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做好教师培养及引进工作。学校必须根
据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自身发展规划做好教师培养和引进计
划,力保教师结构合理性和适应性。
2、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专业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
(1)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顶岗锻炼
学校要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顶岗锻炼,制定教师下企业制
度。教师下企业期间,企业按照员工管理制度对教师进行管理,学
校支付教师工资。对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学校给予相应
补助。已经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每年度至少一个月下企业调研和技
术实践。
(2)联合企业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校本教材
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以及企业聘请的楚天技能名师及兼职教师
等带头作用,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企业能工巧匠共同参与,充分考
虑本校传统以及相关行业的特色,结合现有教学资源,对传统教材
进行改编、整合、补充等“量身定做”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基于工
作过程的个性化校本教材。
(3)促进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校企合作中,教师实习基地的建立是一个大事。实习基地对教
师的技能提高能带来便利,企业是教师最好的学习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在人才使用方面建立共享机制。专业
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生产、技术攻关、服务等活动,及时掌握企业最
新技术,增强了生产实践和科研能力,同时又能把生产实践紧密嵌
入教学过程中[1]。
3、科学管理、逐步建立合理的教师培养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
体素质
(1)创新培训方式、建立学习型的师资队伍
要建立一支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合理的知识
结构和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乐于协助的精
神的学习型的师资队伍,学校以及各教研室要进行科学的管理,逐
步建立合理的教师培养机制。
中职“双师素质”教师建设的重点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的青
年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年轻教师,在专业理论方面有一定的
基础,而教育、教学方法和动手实践方面比较薄弱,需要通过专业
带头人、经验丰富的教师的传、帮、带,实现“青蓝结对”,帮助
新教师迅速适应角色。
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多与相关企业打交道,参与企业生产、科研
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职业技能。
(2)创新激励机制,健全保障制度,引导教师提高职业教育能

要全面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
改革的新思路,激发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向“双
师素质”靠拢,需要一套创新的激励机制。要吸引和稳定骨干教师
队伍,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需要健全的保障机制。改革教师
培养、评聘和考核制度,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
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建立教师培养制度,开展老教师对新教
师的传、帮、带活动;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实施教师工作量化
考核制度,改革教师收入分配制度,建立教师评优、进修、出国深
造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琴.中职“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j].中国教
育报,20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