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题目: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2011级金融学1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________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1引言 (2)2 我国村镇银行的现状分析 (2)2.1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历程及现状 (2)2.2我国村镇银行的特点及优势 (3)2.3影响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因素 (3)3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3.1业务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 (5)3.2吸储的压力大、资金筹集难 (5)3.3风险难以控制 (5)3.4各种配套优惠政策尚不明确 (6)4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对策 (6)4.1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6)4.2加强自身建设,破解“吸存难”问题 (7)4.3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体系以抵御各种风险 (7)4.4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 (7)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自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标准以来,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有了较好的发展空间。

但由于起步晚,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也仍然存在经营发展空间受限、吸储压力大、资金筹集难、风险控制难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阻碍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为此,本文提出了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的创新、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体系等对策以解决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更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村镇银行、资金筹集、风险控制、金融服务1 引言现如今,随着农村经济逐步地发展,原来有的信贷模式、贷款方式与条件等都难以满足农村市场上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加之农村市场客户大多数经营规模小、效益较低、不规范等,便出现了贷款困难等局面。

为此,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①,调整了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这一政策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有了比较好的发展空间。

但由于起步较晚,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也仍然存在经营发展空间受限、吸储压力大、资金筹集难、风险控制难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都阻碍了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

因此我国需要采取各种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而且,村镇银行成立后,利用其经营机制的独特性、市场化运作与的贷款审批的高效性等较好地满足了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方面的需求。

尽管如此,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的创新、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体系等方面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相关经验提出相应对策以便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

2 我国村镇银行的现状分析我国于2006 年年末取消了对外资银行在业务及空间上的限制,就会使得金融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农业是弱质产业,其竞争激烈,若不能得到金融方面的支持,农业农村就不会有较好的发展。

发展村镇银行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产生主要由以下现状决定:竞争不足、金融供给不足;农信社缺乏效率、新农村建设要求日趋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等,这些都使得村镇银行的产生成了为必然。

2.1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历程及现状我国村镇银行于2007年3月1号开始试点,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惠民村镇银行成立,到2012年末,一共有1176家的村镇银行成立,总行756家,分支行420家。

在2007年村镇银行开始试点,当年开业的有19家,2008年末攀升到了91家,增量为72家,2009年57家的增量远比上年低。

此外,截至2012年7月31日,共有包括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信社系统和外资银行等6类银行业金融系统机构的254家银行发起成立了村镇银行。

其中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1家,大型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7家,城市商业银行110家,农信社系统120家和外资银行5家。

村镇银行目前依然是以传统存贷为主要经营业务,在如今农村金融市场仍是以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构为主导模式,村镇银行想要从其手中夺取贷款资源,扩张市场的份额,除了需要增加宣传力度以外,还需监管部门放宽审批标准,准许增设网点机构,而其本身也应该努力推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金融产品,在定位明确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在目前,村镇银行的推广被广泛使用小额贷款或者是“企业+农户”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亦可以借用格莱珉银行的信用贷款农户联保模式,并且大力地开展村镇银行信用卡、代理保险、政府债券承销和代理收付款项等其他业务,并要根据当地农业的经营特点,积极发展各类与农产品市场的关联业务的产业链融资,全面打造农村金融服务链条。

2.2我国村镇银行的特点及优势村镇银行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凭借其清晰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明确的经营目标、灵活的治理结构、独特的经营等特点使其在农村的金融机构中独树一帜,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形成较显著的差别。

村镇银行和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相比较,存在明显的优势:(1)农村信用社与村镇银行优势互补。

四大商业银行逐渐淡出农村金融市场的同时,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市场上拥有垄断地位,村镇银行的出现,就改变了农村金融市场垄断的传统局面。

农信社由于产权不太明晰,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沉淀很多不良贷款, 缺乏金融产品创新动力,管理技术落后。

村镇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上有着先天优势,业务操作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2)村镇银行比其他的商业银行更贴近“三农”。

村镇银行与一般的商业银行存在诸多的区别:一是注册资本和资产不同。

商业银行的最低注册资本为十亿元人民币,设立农村商业银行,其最低注册资本为五千万元人民币。

设立城市商业银行,其最低注册资本为一亿元人民币。

二是市场定位不同。

村镇银行则更贴近群众,大力发展周期短、速度快、频率高的优势业务,填补了基层金融的空白。

而四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市场定位趋同现象很严重——贷城不贷乡,贷大不贷小。

三是服务“三农”效果不一样。

近几年来,商业银行开始实行从县域经济的战略性撤退策略并且将自身的服务对象锁定为行业垄断性客户、城市优良大客户、城镇高收入群体客户等。

村镇银行机构较小、扁平式管理结构更有利于开展“三农”服务。

2.3影响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因素金融体村镇银行是现代农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村镇银行的成立,具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势头。

影响其发展主要有有利的因素和限制性因素这两方面。

(1)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有利的因素①国家政策的支持。

2005年5月,人民银行“只贷不存”小额信贷构的试点敲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大门;从连续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可以看到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状态;近几年的政府工作的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金融的改革,“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还有银监会颁布的一系列支持规范性村镇银行建立、运行的若干意见及通知等。

与此同时,我国实行了差别利率政策,允许村镇银行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根据需求自行调整。

从而支持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②地方政府的鼓励。

设立村镇银行,首先能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资金实力,缓解由于地方财政投入不足而造成的资金短缺压力;第二,有利于减少因为不规范民间借贷而引起的纠纷,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第三,增加农民乡镇企业资金来源的渠道,促进各金融机构间的有序竞争;第四,不允许异地借贷的政策规定能有效减少县域资金外流的数量。

③商业企业金融机构占领了新兴市场,获取利润的积极主动。

目前,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和中国农村经济近年的快速发展不相称。

农村金融市场在很多金融领域还是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面对这块诱人的蛋糕,国内外的许多企业已经虎视眈眈了。

④“三农”的实际需求。

一、传统的农业生产贷款(农机、家畜、种子、农药、化肥等)需求存在。

二、由于农业经济产业结构、生产经营方式等不同以往,产生了新型的贷款需求,并且数额都较大,超出了一般农业生产资金需求的数倍。

三、乡镇企业正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乡镇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具有季节性,由于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不确定性较大,所以正规机构发放贷款的风险也较大,其自身面临的资金缺口较大。

四、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对资金来源的多样化也提出了要求。

(2)影响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限制性因素①很严格的准入政策和经营管理要求。

第一,符合条件的发起人难找到。

规定发起人或着出资人至少有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是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境内金融机构入股村镇银行应当符合“财务状况良好,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等条件。

第二,《规定》里要求不允许跨区域经营,也不能够发放异地贷款。

中国是农村居多,特点各异,这增大了跨区域经营的信贷风险,不允许跨区域经营对那些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村镇银行是很有意义的。

第三,其涉及面没有覆盖到全部农村,只是限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

另外,村镇银行的支付清算也面临其他的一些政策问题。

如由于目前村镇银行没有联行行号,基本上不可以办理对公业务。

②缺乏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业务开展难度较大。

《规定》第三十八条“村镇银行可经营下列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中长期贷款……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和兑付等”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业务的开展也可能存在困难。

而常规性业务没有及时跟进的话,就不能适应金融业务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会影响机构整体功能的发挥。

③监管力量薄弱。

第一,从各地县级银监办的情况来看,存在人员少、监管任务重的现状。

据了解,很多机构的业务监管已经处于高负荷运转的状态,所以银监办将面临更复杂的监管形势。

第二,村镇银行设于农村地区,越过县乡两级,监管成本高。

第三、是经营管理模式多样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由于各村镇银行的经营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及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监管者就不可以实施统一监管,使得监管面临巨大挑战。

3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经过了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村镇银行在各方各面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村镇银行发展势头虽猛,但是存在的问题依旧严重,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3.1业务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1)由于没有独立的联行行号而使得结算不方便。

目前我国村镇银行还没有被“银联”纳入会员而使得通存通兑业务展开艰难。

异地结算和跨行支付都委托其他银行代理的,这些均是间接地加入人民银行的支付系统。

此外,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因为没有业务库,缴库及日常现金调拨都是当地农村信用社代理的,这样会导致支付环节增多且结算速度缓慢。

(2)业务的经营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村镇银行银行有很多业务还无法办理,如卡业务、电子银行、外汇业务等;也有许多广受客户欢迎的新型业务受到各种条件限制而无法开办,主要是电话银行、担保咨询、投资理财等;通存通兑由于没有低廉的或有效的加盟网络而正在协商过程中;影响村镇银行的业务经营模式单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审批服务的滞后性及农民对信用卡银行卡等兴新业务认识不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