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
2011-04-20T14:36:17.4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期 作者: 钱 英
[导读] 冠心病康复是指综合采用主动积极的身体、心理、行为和社会活动的训练与再训练。
钱
英(黑龙江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龙南医院 1630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01-0359-02
【摘要】 冠心病康复是指综合采用主动积极的身体、心理、行为和社会活动的训练与再训练,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在
生理、心理、社会、职业和娱乐等方面达到理想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冠心病康复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隐性冠心病、慢性缺血性心脏
病、冠状动脉分流术
(CABG)后和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后及其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康复。现代心脏康复的观点强调早期下床和
运动训练、早期重复运动实验、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建立等方面。冠心病早期康复不仅可明显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提前回
归社会,而且还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减少复发率、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关键词】 冠心病 整体护理 综合康复护理
1 I
期康复护理
1)
康复护理目标 保持现有的功能水平和防止“废用”的出现;解除焦虑和忧郁,增强信心;缩短住院天数,使患者能够适应家庭生活,并
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注意事项,在心理上适应疾病的发作和处理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为出院后的康复打好基础。
2)
康复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 早期的心理康复护理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的先导,是成功韵保障。突然的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使患者产生濒死感
及对死亡的恐惧感,而工作人员紧张的工作氛围,监护仪的提示警铃声,陌生的环境,让其感到压抑、紧张和焦虑,此时应将患者安置在
安静、舒适的环境,同时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2)
合理饮食,排便通畅 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进餐时宜采取半卧位,半卧位进餐能减轻心脏负荷并有助于心理及消化功能改善。鼓励
患者适量摄人蔬菜、水果等含高纤维素的食物,早期活动可促进肠蠕动,增加食欲,利于排便,必要时遵医嘱适当给予缓泻剂,避免排便
时过度用力而加重病情,甚至猝死。
(3)
方案调整与监护 严格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康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康复护理计划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心梗部
位、面积、病后心理反应、有无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制订和调整方案。
(4)
制订出院计划 当患者能顺利达到训练目标后,在出院前应制订一个完整的家庭康复计划.以实施在家中的Ⅱ期康复。此计划应包括在
家中的康复训练处方和训练注意事项,以及必要的急救知识的宣教咨询等。
2
Ⅱ期康复护理
1)
康复护理目标 防止心脏功能的退步,保持和进一步改善出院时的心脏功能水平;从日常生活自理逐步过渡到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包
括家务劳动、娱乐活动等,提高生活质量;获得心理的恢复,克服忧郁、压抑和消沉的心态,使患者恢复治疗的信心;针对患者自己的危
险因素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主动地改变患者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介入所处的环境和社会。
2)
康复护理措施
(1)
康复活动监测 嘱患者康复活动注意循序渐进,禁止过度用力,活动时不可有气喘和疲劳,所有上肢超过头顶的活动均为高强度活
动,应避免或减少。训练时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活动量,可制订合理的作业和日常活动的程序,但应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和体力消耗。在
I期康
复宣教的基础上,再次对患者和家属讲解可能发生的疾病恶化和运动造成的严重反应的主要表现以及处理方式。
(2)
指导运动训练 要鼓励患者终生运动,定期检查和修正运动处方,避免过度训练和竞技性运动,冠心病病人以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
训练较为安全。
(3)
门诊随访 患者每周需要门诊随访一次,有任何不适均应暂停活动,及时就诊。
3
Ⅲ期康复护理
1)
康复护理目标 在安全的前提下,巩固Ⅱ期康复成果,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心血管功能和身体活动能力;休息或运动时心
电图无变化或与以前心电图比较有改善;日常活动时不引起心绞痛发作;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控制危险因素的主动性;最大限度
地恢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能力。
2)
康复护理措施
(1)
康复运动方案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个性爱好、疾病诊断和病期、相应的临床表现、治疗目标、心理状态和需求等,在确
保安全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运动方案,循序渐进。根据患者兴趣选择训练项目,兴趣可以提高患者参与并坚持康复治
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康复活动更具系统性和长期性。
(2)
定期检查和修正运动处方 注意周围环境因素对运动康复的影响,如寒冷和炎热气候要相对降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和
竞技性运动。只在感觉良好时运动。
参
考 文 献
[1]
李树贞,赵曦光.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71-317.
[2]
沈宁.病人健康教育指南.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8:392.
[3]
华晴岚,梅柳蓉.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与进展.上海护理,2005,2(5):52-54.
[4]
黄素英.护理健康教育的动态及尝试.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85-798.
[5]
王朝晖.两周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可行性.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8(1):5-6.
[6]
王玉玲,秦力君.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阶梯心理康复护理程序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73-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