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大道设计探讨
摘要:从城市景观大道的设计思想出发,总结了现有
的城市景观大道设计出现的误区,指出在城市景观大道设计中必须坚持节点特征化以及生态化原则,使景观设计变得科学与合理,充分体现道路景观的生态作用,改善城市绿化环境。
关键词:城市景观大道;设计误区;生态化;节点特征
1城市景观大道的设计思想城市景观大道的总体设计思路要遵守园林艺术理论,最
大化采用环境艺术设计手法,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整体的合理搭配,设计出来的城市景观大道不仅要视觉景观达标,还要保证道路交通便利,环境美观和生态稳定三大要素的协调,城市景观大道设计要先实地考察,再进行设计。
充分发挥现状地形具有的特点,设计出的植物景观既要满足现代景观的需要,又要表现自然风光的趣味,尽量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推进城市绿地建设,并利用景观道路改造的时机,创造出新的土地开发机会,以环境促发展。
2城市景观大道设计中存在的误区
2.1复制的景观随处可见其一:城市景观大道设计创新元素很
少,几乎是全部模
仿“西化”的设计,植物的规划不合理,重视视觉建设而忽略了生态建设。
其二:城市景观大道的设计者没有发挥出自己的设计规划,为了满足决策者的意愿,盲目模仿现有的城市景观道路建设,这对道路两旁的生态稳定建设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造成了“千景一面”的景观。
2.2景观建设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没能正确理解生态理念,环保
意识不足,工程在实施前
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导致使周边环境遭到破坏。
其一为了保证工程
实施进度,随意整改土地,其二选用不合格的建设材料。
3城市景观大道设计需要坚持的原则 3.1 生态化
1)考察将要进行种植设计的土地,确保植物健康生
长,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尽量在种植区域内选用适应性强的植物,可体现当地种植特点,例如种植市花和市树。
合理搭配乔、灌木,常绿和落叶植物比例协调,充分体现四季植物景观特点。
绿化设计既要确保生态的稳定,还要保证景观不能单调或雷同。
3.2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城市景观大道设计不能只把
设计目标控制在道路绿线
以内,还应满足道路外侧绿地的自然环境条件。
要充分了解施工场地现有的自然地形,做到因地制宜。
例如,土地上固
有的石坡处,没必要种植石块进行处理后开始,完全可以在此处设计种植一些常绿植物与攀援植物,不仅可以遮挡岩石,同时达到绿化标准;对道路两侧施工场地内的原有绿地、珍稀品种和古树名木要进行有效的保护,保持原生态。
3.3 动态观赏为主城市景观大道一般都是城市间的公路贯通之
处或是城
市主干道,在此类区域行驶的车辆速度应控制在60〜觉观赏的效果。
为达到以上目标,要对景观规划进行改进,具体如下:(1)对于植物的栽植要有合理的布局:确保色彩鲜明,有条有理,形成生动活泼的韵律感;(2)设计者在种植过程中还应控制植物的疏密性与林冠线变化:使得观赏者在行车过程中,可以注意到绿化景观形成的空间变化,同时多种树木栽植在一起,更能体现丰富性。
80km/h 。
为了进一步提高绿化标准,设计者还应考虑动态视
3.4 节点特征化道路的节点选择应作为重点区域进行设计。
一
般选择在
主要道路交叉口和现状地形变化较为丰富的位置。
所确定的节点设计不应受到绿带宽度的约束,确保布局的完整性。
在设计中要注重植物景观的整体性,总体布局能够有效体现出当地文化特色与周围环境特点。
3.5 城市景观大道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由于各地的城市发展水平
不同,每个城市所制定的城市
景观大道设计方案要量力(财力)而行,不要盲目攀比、互相模仿,城市景观大道方案既要满足道路使用功能,还要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景观林带在种植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由于植物的生长周期不同出现的近、的差异。
在绿地建设初期如采用小规格苗木,栽植密度可按成年
树间距适当调整,在栽植初期,苗木选择应以青壮年苗木为主(如乔木胸径在8em〜10cm,花灌木地径在5cm〜7cm), 栽植密度根据所购苗木冠幅(蓬径)按 1.5倍距栽植,当苗木间距过小而影响苗木正常生长时,再进行相间移植,为城市其他地方的绿化提供大
苗,兼起苗圃的作用,这样既兼顾了景观功能又具备生产功能,一举两得。
4 结语城市景观大道的完善能够提升道路两侧的景观风貌,使
城市环境焕然一新,城市空间得到延伸,城市结构获得调整,充分展现道路景观的生态作用,设计人员必须在已有的资源
,将地方特征融入其中,充分表达生态、景观与文化三者合为一体的设计理念,根据多层次的植物配置和季相变化来实现生态、美观且经济的新型道路景观。
责任编辑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