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浅谈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2011年第10期 (总第212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 LLONGJIANG JIAOTONG KEJI No.10,2011 (Sum No.212) 

浅谈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夏新华 (浙江省宏途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路基作为路面的基础,承受着本身岩土自重和路面的重量,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公路 的主要承载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品质、旅客的舒适度以及正常的行车交通,对人们 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路基工程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防治措施,以期能为 路基防护工作做出贡献。 关键词:路基工程;病害;施工;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1)10—0134-一01 

1路基的防护的重要性 路基的坚固性以及稳定性,是保证公路质量的基础,是 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交 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特别是高等 级公路的大量涌现,以满足人们高效、安全、便利、舒适的出 行要求。然而,由其不同的地质水文及气候条件的限制,以 及建设速度过快造成施工不精,造成一系列的病害,经常会 出现坍塌、滑坡、沉降等灾害性事件,严重危及公路交通安 全。因此,必须加强公路路基的加固和防护。保证行车的高 效,安全,舒适,是公路路基的加固和防护的立足点。同时在 公路路基的加固和防护过程中,还要注意充分利用当地资 源,以废物利用,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分析 2.1路基边坡 边坡病害常见的有崩塌、落石、滑坡、坡面冲刷、坍塌、剥 落和泥石流等。 (1)崩塌是岩体突然而猛烈地从陡峻地斜坡上崩离翻 滚跳跃而下的现象。 (2)落石是岩石碎块的一种剥落现象,它的影响,相对 剥落而言,要更加严重。产生落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路堑 边坡较陡,造成岩石的破碎和分化严重,一旦遇到水或振动 现象,就可能发生病害,造成块状碎屑沿坡面向下滚动。 (3)产生滑坡的原因是路基山坡山体或岩石由于长期 受到地面水、地下水活动的影响,使其结构破坏,逐渐失去支 撑力,在自重作用下,整体沿着软弱面向下滑动的现象。 (4)坡面冲刷是风化的岩层形成一定厚度的残积层。 (5)产生泥石流的原因是山坡或沟岸泥沙由于重力的 作用而不断的坍塌、碎落或滑坡而落人沟道,在暴雨的冲击 下形成泥石流。 2.2路基不均匀沉降 荷载大小、土层特性及其分布、土的应力、或地下水的作 用等,都会造成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 发现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 的。一般来说,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填方路基土体压实度不 足;造成路基的土体中存在饱和软土层,进而造成路基内部, 刚度存在差异,在车的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附加应 力,造成路基的破坏。由于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会引起土体 容重、孔隙水压力等变化可能对土体产生较大的附加压力, 从而会造成填土的附加沉降;选料过程中,由于不够慎重,或 者是其它方面的原因,造成填料不均,回填料的材料组成和 性质存在差异,也可能会造成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路基的 局部开裂或沉陷;路基的侧向变形也是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 收稿日期:2011一o7—11 ・134・ 的原因。 2.3施工技术方面原因 由于在软土地基路段施工时填土速度过快等原因,造成 对软基的处理不彻底,没有达到设计深度。 (1)选料过程中不够慎重,造成填料不当,或者是使用 性能较差的填料又没有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由于使用多种填料,进行混合填筑。再加上在施工 中对取土坑沿深度方向的土质变化设计没有列明,造成不同 土类的填料混填现象,形成抗水性、压缩性的差异并引起路 基不均匀沉降。 (3)压实过程中,由于压实功不足,或者是压实过快等 在,造成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填料含水量控制不严,分层填土 碾压时压实层厚度偏厚,压实质量较差等。 (4)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造成路基受 雨水浸泡,在后续施工中,又没有及时进行复压。 (5)对于陡坡路段的路堤,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引起路 基下滑破坏。 2.4冻胀和翻浆 潮湿地段的路基,由于冰冻的影响,会造成土基中的水 分不断的向上移动聚集,进而引起路基冻胀。当春天到来的 时候,气温升高,路基湿软,强度便会急剧降低,再加上行车 的作用,路面就会出现弹簧、鼓包、冒浆、车辙等现象,称为翻 浆。 其发生过程为:由于秋季经常降水以及灌溉的影响,地 面水下渗、造成地下水位升高,从而为冬季水份积聚提供了 有得条件。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气温升高,再加上路面结构 层的吸热和导温性比较好,路面下面的路基会先于路肩下的 路基融化,路基下面没有解冻的残余土体就会形成一个凹 槽,导致已经化了的水没办法及时排出,使路基上部长时间 处于过湿状态,造成路基湿度变大,强度逐渐降低,甚至丧失 承载力,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就会发生弹簧、鼓包、冒浆、车辙, 严重时泥浆外冒,路面大面积破坏,就形成了翻浆。 2.5水毁类破坏 主要是山区公路山洪暴发,或者是路基位于河流弯道 处,由于水流速度增大、水位高,再加上可能遇到洪水的影 响,造成路基受到水流冲刷。还有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原有 防护挡土墙基础冲空倒塌等原因导致路基被冲毁。 3公路路基常见防护方法 3.1选择合理的路基横断面 根据填挖情况的不同,一般来说,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形 

式,可分为路堤、路堑和填挖结合三种类型。在实际工程中, (下转第136页) 总第212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第10期 上碾压。 碾压时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 能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 减速缓慢进行。 (5)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复压采 用轮胎式压路机。碾压遍数应经试压确定,不少于4—6遍, 以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显著轮迹。 (6)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选用双轮钢筒式压 路机碾压,不宜少于两遍,并无轮迹。采用钢筒式压路机时, 相邻碾压带应重叠后轮1/2宽度。 (7)压路机碾压注意事项。 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 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 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在摊铺机连 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随意停顿。 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沾轮现象时,可向碾压 轮洒少量水或加洗衣粉水,严禁洒柴油。 压路机不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转向、调头或停车 等侯。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行驶时关闭振动。 在当天碾压成型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不停放任何机械 备或车辆,严禁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5接缝与修边 纵向接缝部位的施工符合下列要求:上下层的纵缝错开 0.5 m,表层的纵缝应顺直,且留在车道的画线位置上。 (1)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错位5 m以上。 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可采用斜接缝,上面层应采用垂直的平接 缝。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些热混合料使之 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但在开始碾压前应将 预热用的混合料铲除。 (2)平接缝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施工 可采用下列方法:在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前约 1 m处将熨平板稍稍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 齐后再予碾压。然后用3 m直尺检查平整度,趁尚未冷透时 垂直刨除端部平整度或层厚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使下次施工 时成直角连接。 (3)从接缝处继续摊铺混合料前应用3 m直尺检查端 部平整度,当不符合要求时,予以清除。摊铺时应控制好预 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 m直尺检查平整 度,当有不符合要求者,应趁混合料尚未冷却时立即处理。 (4)横向接缝的碾压应先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 向碾压。碾压带的外侧放置供压路机行驶的垫木,碾压时压 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人新铺层的宽度为15em, 然后每压一遍向混合料移动15—20 e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 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当相邻摊铺层已经成型,同时又 有纵缝时,可先用钢筒式压路机纵缝碾压一遍,其碾压宽度 为15 ̄20 em,然后再沿横缝作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的 纵向碾压。 (5)做完的摊铺层外露边缘应准确到要求的线位。修 边切下的材料及任何其它的废弃沥青混合料从路上清除。 6结语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与诸多因素都有关,但是,只 要我们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养护阶段严格控制各种实 验及检测,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精心组织施工,加强养护管 理,一定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创造出 优良的工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冯春恒.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 技,2008,(4). [3] 常丽珍.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J]. 辽宁交通科技。2005,(7). 

(上接第134页) 要结合当地的环境,以及土石方量,正确选用合理的形式。 

一般来说,路堤是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路堑是指 全部在天然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如果天然地面横坡大,且 路基较宽,需一侧开挖而另一侧填筑时,为填挖结合路基,也 称为半填、半挖路基,这种路基,在丘陵山区公路上较为常 见。 3.2注意做好排水工作 良好的路基排水可以防止地面水或地下水浸人路基,使 路基土体保持干燥,从而减轻冻结时水分聚流的来源。一般 来说,主要使用提高路基的办法进行排水,该方法是一种非 常简便易行、非常经济的常用措施。我们可以通过增大路基 边缘至地下水或地面水位间的距离,使路基上部土层保持干 燥,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各种水损害现象的发生。然而,提高 路基,必然会造成占用大量的耕,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应 当与路面设计综合考虑,以确定合理的填土高度。 3。3边坡的防护 (1)植草防护。 植草防护是一种工序简单,经常有效的防护措施。它可 以有效防止雨水冲剁坡面,起到固结、稳定边坡的作用,并能 美化路容、协调环境。它的适用条件为:边坡比较平缓,坡度 不陡于1:1,土质适宜种草且不长期浸水的路堤或路堑边 坡。 (2)抹面防护。 主要适用于宜风化而表面又比较完整的岩石边坡。通 常我们可以采用石灰炉渣混合灰浆、石灰炉渣三合土、四合 土等混合料作为抹面材料。 ・136・ 3.4软土地基 对处理的软土地基用沉降速率作为铺筑路面时间的沉 降控制方法控制,在实际工程中,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 行处理。 (1)灰土挤密桩:如果软土地层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时, 我们可以考虑采取灰土挤密桩处理。 (2)轻质路堤:通过采用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堤,可以减 轻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3)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浅层:在软土地基可采用先在地 表铺筑上工布,然而再进行填筑路堤。一般来说,当软土层 厚度为3—5 m,可采用土工布与砂垫层联合处治。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公里里程越来越多,造 成的更种病害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在路基防护与加固设 计过程中,我们应当结合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质、气候特征, 因地制宜地选择防护形式,同时在进行路基防护的过程中, 既要注意做好防护工作,又使路与自然景观协调一致,尽量 不要损害自然环境,并确保道路边坡的稳定,从而保证交通 运输的畅通与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