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等江西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等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科研选题、调查研究、检查和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实验设计及研究、计算、数据处理、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得到综合训练,进而巩固和加深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全面素质。
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是搞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的首要工作。
选题原则:1、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及相应的内容,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体现本专业人才要求,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2、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应尽可能多地选择与生产、科研、实验等实践任务相结合的题目,鼓励与科研院所、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选择对方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也可少量选择能满足教学要求的自拟题目。
为突出师范特点,也可提出一定数量的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题目。
3、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的作用,利用现有设备条件,重视培养学生实验研究和实践能力;可与教师的科研方向相一致或与其科研任务相结合,以利教学相长。
4、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课题内容在保证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因学生的基础、能力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使各类学生都达到教学要求。
5、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内容的难度和广度要适当,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后能够完成。
6、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和选题应突出时代性、创新性。
7、要考虑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经费和其他客观条件,既要满足教学要求,又要切实可行。
三、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一般由本校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助教可协助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但不能单独承担该项工作;在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可以聘请外单位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但学校必须同时配备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共同承担学生的指导工作。
不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的指导教师,都应严格按照附件1的规定,认真地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
四、对学生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项相对独立的工作。
学生应充分认识毕业设计(论文)对自己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学生不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都应严格按照附件3的要求,认真、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并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负全部责任。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主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学院、教研室、指导教师分级负责实施(具体职责见附件2),要做好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各环节的检查监控工作,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检查监控以学院为主,学校进行重点检查和随机抽查(具体检查办法见附件4)。
六、答辩1、原则上要求实行全员答辩,论文答辩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委托答辩小组主持,答辩小组由3-5位教师组成。
严格答辩程序,逐个进行答辩,答辩时既要质询论文(设计)中关键问题,又要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需要答辩的毕业设计(论文)应由答辩组一名以上教师详细评阅,写出评阅意见,并根据课题所涉及内容和要求,准备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设计结果分析及不同难度的问题,以备答辩时选用,指导教师不能兼任被指导学生论文评阅人。
3、组织好答辩,答辩时间一般为30分钟,先由学生讲解,讲解要简明扼要,再由教师提问。
答辩要有记录,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成员要在记录上签字,记录要保存。
七、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评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是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面检查、考核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学质量。
要认真组织好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具体标准如下:优秀:学生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规定的全部任务,内容正确并有一定的创见或实用价值。
良好:学生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规定的全部任务,内容正确。
中等: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规定的任务,内容基本正确。
及格: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部分内容正确,但其他部分有非原则性错误,基本上达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所规定的要求。
不及格: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工作不认真,拖延不交毕业设计(论文),不能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基本任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较差,在主要部分有原则性错误,未达到基本教学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采用记分加评语(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答辩情况等方面)办法,按标准评定成绩。
百分制和五级记分制的当量关系为: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 9;不及格:60以下。
优秀率严格控制在15%以内,优良率不超过75%。
评分分三部分,一、指导教师评分;二、评阅教师评分;三、答辩小组评分。
指导教师不能兼作评阅教师。
答辩小组或教研室根据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评分及答辩情况确定评分等级。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根据答辩小组或教研室的意见,最后评定成绩,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定,报教务处核准后,再向学生公布。
八、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存档与保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毕业设计(论文)原件、附件、过程管理手册、外语译文(附原文),由学院统一存档(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等相关电子稿学院也必须存档)。
学院要建立健全的借阅制度,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借阅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有关原始材料保存至学生毕业后四年。
九、附件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要求;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各级岗位职责;3、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守则;4、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检查的实施办法;5、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结构。
附件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要求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基本训练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基本规范要求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一、基本规范要求的内容1、论文内容基本要求:(1)概念准确,层次清楚,内容正确,格式规范;(2)字体工整,字迹清楚,行文流畅,无错别字;(3)论文中有关于课题的技术经济等可行性分析;(4)学生在论文工作中要查阅一定数量的期刊和报告等文献资料,外文译文必须是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相关的内容,并在论文中参考引用;(5)参考文献在论文中一定要引注。
文参考文献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1999)标准执行。
2、图纸、图表要求:(1)图表布局合理,图面整洁,线条粗细均匀,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准确,使用工程字书写,要统一为SI制;(2)图纸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3)工程图纸作为论文的附件资料,可另册装订与论文一起存档。
3、软件课题要附学生参与编制的软件开发有关文档、软硬件资料(如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测试分析报告等)和有效的程序软盘,并作为毕业设计的资料,同论文、过程手册、译文一起存档;硬件课题对于仪器所测得的曲线等要有必要的曲线图或照片。
4、译文要求:用词恰当,准确表达原意,行文流畅;译文和外文原文装订成册,与毕业设计(论文)一起上交,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核的一部分。
5、论文书写和字数要求:论文用A4纸打印。
要求中文字数为:理工类不少于5000字,文科类不少于6000字,特殊专业类不少于3000字。
外语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原则上要用所学的第一外语撰写,篇幅不得低于3000个外文单词。
6、参考文献原则上不能低于10篇,并要有一定比例的最新期刊,除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专业研究内容不涉及国内外横向研究的均应有外文资料。
7、论文编辑格式要求:请参考下表格式。
文科建议采用第一或第二种格式,理工科建议采用第三种格式。
正文一字号为小四号,字体为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0。
8、毕业设计(论文)结构要求:详见附件5。
二、本规范要求的执行1、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本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及过程管理手册基本规范要求进行审查。
2、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规范要求审查在毕业答辩前完成,审查合格者经领导小组签字后方可参加答辩。
3、审查不合格者,应要求修改,达到要求后才能参加答辩。
4、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论文的基本规范要求由教研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小组在答辩前进行审查。
5、学生交的论文应是指导教师审阅过并打印装订好的论文,否则答辩小组有权不给其答辩。
附件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各级岗位职责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主管校长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学院、教研室、指导教师分级负责。
一、教务处岗位职责1、汇总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2、抽查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情况,听取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期中检查汇报;3、组织校级毕业设计(论文)检查组,负责对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中各环节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4、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做好工作总结,组织经验交流,评选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
二、学院岗位职责1、成立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或分管院长担任,成员为各教研室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组长。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负责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运行并保证教学过程中各阶段的质量;2、向各教研室布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任务;3、组织审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检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填写情况,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动员;4、定期组织检查各专业教研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展情况,特别要做好题目审查、开题和期中检查工作;5、审定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并向学生公布;6、评选本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并向学校推荐;7、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
三、教研室职责1、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小组,成员3至5人;2、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审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对不符要求的要重选题目,否则不予选用;将审定选用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及指导教师安排表上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3、检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填写情况;4、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开题、期中检查,及时研究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6、组织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工作;7、做好本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工作;8、认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