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兴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我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应用平台和教育资
源建设力度,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和管
理的质量与水平,根据《崇明县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
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实施方
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应用为主线,以提高效益为核
心,明确目标,强化推进过程,促进学校信息化应用质量的迅速提升,
不断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积极推进
新课程改革。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硬件,充实软件,逐步构建能够满足我校师生教
育教学需求的信息化平台。
2、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继续培训,建立具有能够高效应用信
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具有研发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够胜任网络管
理的网管员队伍。
3、建立相关制度,形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收集、开发和运
用机制,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
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课题研究,以研究促进应用。
5、重视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三、项目推进策略
1、完善、整合学校教育网的各项服务功能,构建信息化教育应用平
台
在我校原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加大信息化硬件建设的投入,按
照县进修学校计算机信息中心的标准完善学校教育网络,添置交换器
服务器等设备,建立校园网站,促进学校网站的规范、安全和有效应
用。
2、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人力资源的信息化专题培训,以学促教,以应
用促发展,推动学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我校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步伐,通过自建、共建、整
合和引进等多种途径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专题资源库。组织教师积极
参加eduoffice等软件操作培训,提高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化的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加强学校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管理和
培养,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
3、切实做好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工作,探索资源平台支持下的学科教
学。一方面利用好上海市教育资源库和县课程研修网提供的优质资
源,另一方面立足本校学科主题的资源建设,形成共享机制,通过制
度管理、奖励机制,提高资源的应用效益,在资源的管理、使用等方
面形成常规化、制度化。
4、继续做好网络研修工作,逐步探究基于网络技术在日常教学研究
活动中的应用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将充分利用“县课程
研修网”这一网络研修平台和学校网站的平台开发校本网络研修活
动,逐步推进我校信息化教育应用的步伐,使我校的教学研究真正落
到实处,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激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聚焦课堂,探索各项信息化设备和应用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县、校有针对性的使用培训基础上,
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整合,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和
策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信息化环境下
的教学效益。
6、加强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通过相关学段信息
学科的开设,提高学生学技术、用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
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基本的信息素养。教师、学生共同营造
和谐发展的校园信息化环境。
7、实现校园信息化管理,以数字化的方式体现学校工作、学习、交
流与管理功能,提高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培训,提高校领导的信息意
识,全面规划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基本实现电子办公、信息发布、
会议通知、计划总结、师生管理、后勤财务等方面电子化操作,并做
到常态化、规范化,提升学校的教育内涵,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功能。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应用实施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
组,具体负责对项目推进各项工作的安排、协调。具体安排如下:
领导小组组长:龚 豪
组 员:黄惠娟 周 鹏 陆 博
工作小组组长:周 鹏
副组长:陆 博
组 员:郁建波 周永德 陈锦欢、董海生、徐杰及各学科组长
(二)专业保障
项目指导: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 校信息科技教师和网络管理员
学科指导: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 校信息科技教师和网络管理
员、学科组长
培训、技术指导: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信息中心 校信息科技教师和
网络管理员
(三)技术保障
由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信息中心向学校提供开展应用实验所需的设
备配置、系统集成、平台制作、技术咨询、实验指导等全方位的专业
技术支持。
(四)经费保障
1、学校项目活动经费。该经费主要用于激励本校人员积极参加项目
活动所发放的款项。
2、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奖励基金。该基金主要对在推进信息化应用
过程中的优秀教师进行奖励。
合兴小学信息化应用推进项目工作小组
2010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