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测试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铁路干线中,纵贯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是
( )
A.焦柳线
B.京哈线
C.京广线
D.京哈一京广线
2.下列城市中,属于铁路一水运枢纽的是( )
A.北京
B.济南
C.武汉
D.乌鲁木齐
3.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的主导和“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分别是指( )
A.商业、农业、交通运输
B.农业、工业、交通运输
C.国防、交通运输、高新技术产业
D.交通运输、旅游业、农业
4.下列情况下,交通运输工具的选择合理的是( )
A.从重庆到武汉乘船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B.由武汉乘飞机去郑州探亲
C.暑假从大连到上海旅游,最经济的方式是坐汽车
D.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开会,坐特快列车第二天能赶到
5.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比较多,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气候温暖湿润
B.地形平坦,没有大的山川阻隔
C.城市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资金雄厚
D.原有的公路网密布,便于改建成高速公路
6.我国横跨黄河、长江干流的铁路干线,自东向西依次是( )
A.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成昆线
B.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
C.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陇海线
D.京九线、京沪线、京广线、宝成线
7.在我国东部农耕区,农民饲养牲畜所属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渔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林业
8.下列农作物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小麦—东北平原地区
B.棉花—南部沿海地区
C.甘蔗—青藏高原地区
D.花生—黑龙江、吉林地区
9.我国著名商品农业基地与其优势农产品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汉平原—水稻、棉花、油菜
B.太湖平原—水稻、棉花、甜菜
C.成都平原—棉花、油菜、甜菜
D.松嫩平原—甘蔗、亚麻、水稻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种甘蔗,南方地区种甜菜
B.北方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制,南方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制
C.我国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
D.北方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南方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
11.我国某丘陵地区种植着苹果树,该地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策略正确的是( )
A.开展基塘生产模式
B.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C.开垦荒坡地,扩大耕地面积
D.缓坡修建梯田,陡坡发展农业
12.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普遍种植小麦和玉米,且是全国三大棉区之一的地形区
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成都平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13.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为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必须( )
A.开垦荒地,以增加粮食产量
B.开垦荒原,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C.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力
D.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4.某纺织集团欲扩大生产规模,拟投资建设一个以棉花和羊毛为主要原料的纺织厂,
这个工业基地宜建设在( )
A.广东省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河南省
15.劳动密集型工业属于消耗劳动力多、原材料少、投资少、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业。
下
列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的是( )
A.玩具厂
B.家具厂
C.飞机制造厂
D.精密仪器厂
16.我国农业在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其主要原因是
( )
A.人均粮食产量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B.土地面积广大,人口众多
C.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气候复杂多样,人口众多
17.有一沙漠探险队经过京沪线、陇海线和兰新线来到了新疆,这支探险队最有可能
来自( )
A.郑州
B.武汉
C.广州
D.上海
18.我国有四大牧区,它们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A.河湖众多
B.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C.降水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
D.湿润、半湿润的平原,水源丰富
19.我国政府要求,坡度大于25°的土地不得发展某个生产部门,这个生产部门是()
A.渔业
B.种植业
C.林业
D.畜牧业
20.京沪高速铁路全线优先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建设。
“以桥代路”最主要的目的是
()
A.防止环境污染
B.投资大,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C.节约东部地区的土地资源
D.展现我国一流的铁路修建技术水平
二、综合题(共60分)
21.右图是“我国三大工业基地示意
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是_ 工业基地,图中代表字母是
,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是
工业基地,图中字母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工业基地,图中代表字母是。
(2)写出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图中,①代表(城市),②代表(海洋);
B图中,③代表(城市),④代表(国家);
C图中,⑤代表(城市),⑥代表(城市)。
22.右图是“东部某城镇平面示意图”,该城镇计划发
展渔业,建奶牛场,种植小麦、花卉、果树等。
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2分)
(1) A地适合发展,B地适合建。
(2)小麦种植选择处,花卉种植可选在
处,种果树应在处。
(3)发展经济必须遵循原则。
23.读“长江流域部分铁路、内河航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图示①所示为跨越长江的最西的铁路线
(2)图示②为我国建设的水利枢纽工程。
(3)长江干流沿岸重要性河港由西向东,依次是重庆、。
(4)图中③处的铁路枢纽位于、和三条铁路线交会处。
(s)图中④阴影部分表示的商品粮基地名称是
24.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8分)
材料一每年的1~8月是油菜开花的季节,也是旅游者向往的季节,油菜不仅仅是一种油料作物,更成了一种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我国的油菜种植,可分为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两个大区。
一般来说,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零下10℃的地区,为冬油菜区,人们通常于前一年秋天播种,次年大地回春,油菜开花成熟。
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零下10℃的地区,油菜不能安全越冬,只好改为春种秋收、称之为春油菜。
材料二中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
等值线端点旁的注记为开花日期。
(1)由南向北,油菜开花的日期大致变化的规律是。
(2)我国最大的油菜生产带主要位于盆地和平原地区。
(3)图示虚线为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的分界线,此线以南、以东为油菜区,以北、以西为油菜区。
(4)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A地的农业特色为()
A.河谷农业
B.以水田为主的农业生产
C.以旱地为主的农业生产
D.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的灌溉农业
25.读某地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20分)
(1) D城市的主导工业为钢铁工业,简要分析该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
②。
(2)该地铁路修建后,A城和E城的经济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有:
A城:;
E城:。
(3)若干年后,A, B, D, E四城市中,发展最快的可能是城,主要原因有:①;②。
(4)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上。
(5)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字母所示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是:G,H。
参考答案
1. D
2. C
3. B
4. A
5. B
6. B
7. C
8. A
9. A 10. C
11.D 12. D 13. C14. B 15. A 16. C 17. D 18. C 19. B20. C 21. (1)京津唐A沪宁杭 C 辽中南 B
(2)天津渤海大连朝鲜南京杭州
22. (1)渔业奶牛场
(2) E CD F
(3)因地制宜
23. (1)成昆线
(2)三峡
(3)武汉南京
(4)京广线湘黔线浙赣线
(5)鄱阳湖平原
24. (1)由南向北逐渐推迟(南早北晚)
(2)四川长江中下游
(3)冬春
(4) C
25. (1)该地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有铁路与该城市连接,交通运输便利
(2)石油资源得以开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客流量,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推动了
经济的发展
(3) B地势平坦开阔靠近铁路枢纽,交通便利
(4)图略(在连结B, C, D, E四城市的铁路交会处)
(5)畜牧业种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