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 经济论坛 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 李硕雅 (中共滨州市委党校山东滨州256000)
【摘要】文章认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并把创新摆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给 了创新很高的定位。其主要原因在于创新发展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有效解决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矛盾的根本途径. 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是赢得发展机遇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
一、
创新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从国际经验看,一个经济体在经历了一个时期的高速增长后, 都会出现经济减速换挡过程。以日本、韩国为例,都经历了一个由 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转变过程,日本的拐点发生在1969年前后, 韩国的拐点发生在1988年前后。如果以这两个年份为界,前l0年 和后10年的速度大概是从10%降到6%一7%,日本的增长速度由 前10年的10,4%下降到后l0年的6.3%,韩国由前十年的10%下 降到后10年的7.6%。中国经济正进入降速换挡期。 现在宏观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引擎出了问题?过去3O年拉动中 国的几乎重要的引擎都出问题了。过去3O年,我国外贸出口持续 高增长,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增长率最高时达到40%以上。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了持续下降,2014年外贸出口仅增长 4.9%,2015年是一118%。以前依靠出口导向的增长占到中国GDP 的三分之一。但是在今天,我们的出口增长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已经 接近于负效应,副作用,负数。中国经济的体量在不断增长,而世界 市场将难以支撑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 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出率持续下降。我国劳动 成本已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月人均500、600多元发展到现在的 3000多元甚至更高。我们已经不能再依靠千军万马拼中国的价格 了?我国每年的新增劳动力在逐年减少。 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一架马车就是投资。投资是中国经济的风 向表,投资往下走,中国经济一定往下走,相关性非常大。房地产 是中国经济冷暖的情雨表。房地产好,经济好。房地产差,经济差。 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深入到血液里,指标都和房地产有关系。 房地产已经进入了下一个周期的角色,不是再次拉动中国经济,而 是避免不拖后腿就行。房地产转折点不是价格,新的周期是指,从 极度短缺转为极度过剩。可能唯一的亮点就是基建投资,除了基建 之外剩下的动力基本都熄火了。中国经济在巨变,过去30年高速 增长不可复制,增长动力、方式,都和过去不一样,下一个3O年有新 的玩法,不管愿不愿意,创新是唯一的选择。山穷水复疑无路,只有 创新这一条路。 二、创新驱动是有效解决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矛盾的根本途径 改革开放以采,人口红利在我国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 前,~方面是人口红利消失,另一方面又是老龄化迅速推进,这次五 中全会把创新放在第一位,其实有两个含义,一创新是一个国家发 展的基础;第二在人口老龄化情况下创新变得更加突出。 小日寸候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中国地大物博”,实际上“地大物 并不博”。我国耕地资源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l/3。中国 可利用草地约33.6亿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占有量 22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 之一。我国森林面积仅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荒漠化土地267.4 平方公里,占27.9%,且每年新增l万多平万公里。18个省471个 县,近4亿人口处于荒漠化威胁之中。城市地下水污染50%,32个 特大城市71个水源地中,有30个达不到2类水饮用水标准。中国 二氧化硫排放量世界第一,排放量1927万吨。烟尘排放量1013万 吨,工业粉尘941万吨。长时间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了国土面积的 1/4,受影响人口达6亿。 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4_3倍,加拿大的3.29倍,英国 的5-3倍,意大利的8.65倍,法国的7.67倍,德国的7.67倍,日本的 11.5倍。中国也不能再依靠大量的能源投入来支撑中国经济的高 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如果我们的经济仍然 以原来的速度快速攀升的话,如果我们的能源不能够相应的攀升? 我们只有两条路选择,一个是节能减排,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另外
一个方面是什么?要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下工夫。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赢得发展机遇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的有效路径 迈克尔・波特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提出国家竞争力发展的四个阶 段:生产要素驱动一投资驱动一创新驱动一财富驱动。过度依赖资 源消耗或依赖高储蓄、高投资固然可以获得快速增长,但如果不及 时转型为创新驱动,则这种增长可能因为缺乏技术进步的支撑而走 向发展的终结,出现“中等收入陷阱”。一个国家能否越过“中等 收入陷阱”归根到底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民族创新能力。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一一缺乏技 术创新引发投资效率低下和重复建设等问题;制度建设不合理是我 国发展中遇到的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权钱交易、市场化程度不 足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中等收入 陷阱的最终驱动力。 按照经济学的增长原理来讲,如果一个经济增长只有劳动力、 土地、资本这些要素的推动,它的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经 济规模效益的递减,要解决这个规模效益的递减问题,就必须给经 济增长投入一种内生的要素,就是刚才我们谈到的科学技术、人力 资本等等这些软要素。十八大提出的关于提高要素生产率的理论, 在经济学界把它叫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是我们要提高土地 劳动力这些要素的利用率。提高它的全要素利用率就必须增加科 技创新的投资。这也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为什么要推动创新的 根本原因。所以说现在我们面临着由现在的经济总量大国必须转 向科技创新大国的重任。 熊彼特当年判断,每隔五十年六十年,会有一个技术的变革,从 过去的纺织技术革命到后来的钢铁技术革命,再到后来的电力化工 革命,到后采有的石油化工的电子革命,到现在的比如数字网络的 互联网革命,每隔五六十年,就会有一个技术的长周期变化。过去 好多西方国家领头这种变迁,从英国到德国到美国,还有日本,每一 个都会有些独特创新的模式,或者有些自己独特的技术创新。像德 国当年的崛起是靠化工领域的创新,美国是靠汽车,靠IT,靠生物, 靠互联网,日本是靠精益生产。 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遇到发展的一系列困难,经济现在下行压 力大最根本的问题是创新不够。应对这些困难,只能靠创新。创新 是中国经济唯一的选择!能不能做好创新,这不仅仅是一个科技问 题,更多的是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问题。科斯说,中国缺少思想市 场,他说到了问题的要害。创造一个更多人自由讨论、参与的社会 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还要有一个比较好的机制,引导和鼓励人 们创新。过去这些问题被经济增长掩盖,经济增长比较容易,只要 你投入资源,增加就业,就可以带来经济增长,现在到了这样一个阶 段,必须让人的潜能和创造性被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 魏全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FEB/OL] (2014—1卜20)2016—01—28. (下转第34页)
《新西部》2016.33期 -——49--—— 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西部教育 们的自我评价较低,自我控制较差,大学时期的学习任务相对轻松, 长时间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规范”与“教化”,久而久之学生会在 心理上形成依赖,逐渐丧失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和自我改正的 自觉意识。 4、封闭式管理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价值观是个人对某类事物价值的基本看法、总体观念,在人们 的价值活动中发挥着行为导向、情感激励和评价标准的作用。学校 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这种价值观不 是一种被动和被教化的结果,而是大学生有意识的进行选择、接受 和创造的,他们通过审视自身和外界的各种价值观念,理解不同价 值观念之间的异同,最终形成自我价值观念。 例如(个案1):高中一样的管理模式甚至比高中还要严格,进 出校门、宿舍门都要识别指纹!感觉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汇报学 校,我讨厌这种囚禁式的管理。难道学校认为我们完全没有遵守纪 律维护学校秩序的自觉性吗?还是觉得学校周围危机四伏所以要 严格管理以防坏人入侵,这也太夸张了。这种压制让人不舒服。 其实,民,73高校不一定要利用封闭式管理隔绝社会不良影响的 渗入,而是应该以一种客观的态度还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教会学 生客观认识、适应现实世界,增强其对不良影响的判断力和免疫力,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他们学会在未来的 道路如何适应、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 5、封闭管理对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影响 费尔巴哈曾说过:“人的本性只于交往之中”。身处在学校中的 大学生,这个时期同伴交往的频率与影响最为突出。大学生在自己 的交往范围内选择知心朋友,良好的同伴人际关系能给大学生带来 稳定感f0 U3属感。封闭式管理的校园大大减少了学生与外界沟通 交流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过于强调秩序与成绩。 此时,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心理需求被忽视,大学生个体获得社会交 往和社会满足的愿望也不能得到实现,大学生就会产生与制度规范 相排斥的行为。 . 例如(个案7):学习方面的严格管理我觉得无可厚非,可对于 严格的门禁制度我不能理解。有a,-Jtl ̄我外校同学来找我玩,进校门 时又要登记又要压证件,甚至有时候根本不让进,门卫也总是凶巴 巴的。现在和同在西安上大学的同学都不来找我,说看到我们学校 门卫都有心理阴影了,大家都说我像读了军校。 三、相关建议 1、顺应社会,转变教育理念 民办院校也应在教育模式的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进步,找到 适合民办高校大学生身心特点的管理模式,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学 校,学生共同发展的管理模式。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 学生亲身感受来自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考验从而更好的完成其自身 的社会化。 2、敞开校门,选择开放式管理 相比于普通本科院校,民办独立本科院校更应该鼓励学生多接 (上接第49页) [2] 金碚 2015(1). 触社会、走入社会,在社会中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提高自己的社会 责任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能够认识自我,找准定 位,还能更好的了解社会,明确自我努力方向。对学校来说,开放式 的管理,在满足学生向往自由、减少学生抵触心理的同时,还能够减 轻学校在管理方面的压力与负担。 3、联系社会,开展开放式教育 在开展开放式性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首先应当与学校周边的社 区和公安部门取得联系,确保学校周边的治安安全,为学生学习生 活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此外,学校还应通过学生辅导员与家长保 持联系,争取到家长对于开放式教育的支持。 4、强化专业特色,激发学生潜能 封闭式管理通过严格的规定将学生限制在校园内,结果却不尽 人意。如果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使学生能够在这些平台展示自己,那么也可以达到留住学生的目 的,同时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 荣誉感,激发学生的潜能,为今后学生走向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5、注重心理健康,建立有特色的心理教育 民办院校优于专科院校又次于公办院校,属于中间一种不高不 低的尴尬地位,这就造成了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心理的特殊性。在封 闭管理模式下,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学校应重视学生的 心理健康,做好学生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 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个,性,使他们在生活、就业交往等压力 下依旧可以保持自尊、自信、坚韧不拔的心理品格,即使面对未来社 会的挑战,也可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