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PPT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PPT


顶部约为9%;
中部约为5%;
9%
5%
地面约为2%。
2%
一氧化碳比二氧化碳要轻,大部分集中在房间中部,相
当于人呼吸的部位.
顶部约为0.8%;
0.8%
中间约为1%;
1%
地面约为0.4%。
0.4%
所以在烟雾迷漫的房间里蹲下或匍匐的位置所吸入的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均较少。
火灾逃生知识
火灾逃生知识
3、如果燃烧的是塑料、化纤等还会产生另外一些气体, 比如说光气(碳酰氯COCl2)、氯气及氰化氢等,这些气 体虽然浓度有限,但危害却极大。
第二节 灭火基本常识
(一)灭火的基本方法
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就可以使燃烧熄灭,最
大限度的减少火灾危害。根据燃烧原理和灭火作战实践,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1、冷却法。 2、窒息法。 3、隔离法。 4、抑制法。
引火源 可燃物
燃烧过程 中的链式
反应
助燃物
灭火基本常识
1、冷却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降低燃烧物的 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 体上,使其不受火焰辐射热的威胁,避免形成新的火点。(水就 是一种具有很好冷却效果的灭火剂)。
扑救D类火灾: 应由设计部门与当地化验室消防监督部门协商解决。
扑救带电火灾: 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灭火基本常识
(四)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将安全梢拉开。 2、将皮管朝向火点。 3、用力压下把手,选择上风位置接近火点,将干粉射 入火焰基部。 4、熄灭灭后并以水冷却除烟
(五)灭火器的配置原则 一个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显
自动喷水喷淋头
自动报警探测头
灭火基本常识
几种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
★电气起火: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 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 电器爆炸伤人。
★电视机起火:电视机万一起火,决不可用水浇,可以在 切断电源后,用棉被将其盖灭。灭火时,只能从侧面靠近 电视机,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若使用灭火器灭火,不应 直接射向电视屏幕,以免其受热后突然遇冷而爆炸。
发现有人谎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火灾逃生知识
火灾的燃烧产物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 它通常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和可见烟。
火灾对受害者的危害是综合性的,火灾现场对人的 危害主要有以下四种:
缺氧
高温
毒性气体
尘害
这也是烟雾、高温对人体的综合危害。
火灾逃生知识
(一)浓烟的危害与防护
火灾逃生知识
火灾现场浓烟的防护可以采取下列几种办法:
防止烟雾进入房间; 关闭与燃烧处相通的门窗 用浸水的衣服堵住门窗的缝隙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浓烟吸入;
不要大喊大叫;
寻找适当位置暂时避烟;
火灾逃生知识
(二)如何逃生
发生火灾时,人们往往不知所措,产生以下几种行为: 习惯 趋光 恐火 狭处求生 盲从 跳楼逃生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 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 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
火灾基本常识
(三)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
1、火灾初起阶段
产物:水汽、二氧化碳、少量一氧化碳 1400
温度:火焰温度≥500℃,室温略有上升 1200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2%时,人就会感觉到呼吸 困难、头晕、咳嗽;超过5%时,生命就有危险;达到20%时, 即可在短时间内致人于死地。
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3%时, 人就会中毒 昏迷。
空气中当氧含量降到10%时,人们的呼吸就会感到 非常困难;如果降到6%,就会立刻窒息致死。
火灾逃生知识
据试验,火灾发生后11-13分钟内房间二氧化碳浓度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一、火灾基本常识 二、灭火基本常识 三、火灾逃生知识
第一节 火灾基本常识
(一)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上、空间上失去控制的一种燃烧。
燃烧的概念:燃烧是
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 发生的放热反应,通
明火、高温 电火花等
常伴有火焰、发光
和(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的必要条件:又 称燃烧三要素。即, 可燃物、助燃物(氧 化剂)和引火源
眼易操作处)。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不宜多于5具。
灭火基本常识
(六)其它灭火器材设备
1、室外消火栓系统; 2、室内消火栓系统;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泡沫灭火系统; 6、气体灭火系统。
灭火基本常识-几种常见消防设施
室内消火栓
火灾自动报警按钮
灭火基本常识-几种常见消防设施
灭火基本常识
(二)灭火器的(七氟丙烷)
灭火基本常识
(三)不同种类的火灾选用不同的灭火器
扑救A类火灾: 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扑救B类火灾: 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扑救C类火灾: 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吉林市船营区珲春街商业大厦火灾
火灾导致19人死亡,另有1人失踪,28人受伤。 不能排除这次火灾原因是因电路起火所致。在火 灾救援现场,广告牌和商厦楼体外侧围起的铁皮 给救援人员增加很大困难。
火灾基本常识--盘点近年火灾
8月28日14时 54分,辽宁省 沈阳市铁西区 万达广场售楼 处发生火灾, 造成11人死亡、 7人受伤。 。
火灾基本常识--盘点近年火灾
2月9日央视新址大楼在建 工地大火。火灾造成7人伤 亡,其中6人为消防人员 (1人牺牲),1人为央视 工作人员。起火原因为附 近燃放焰火德火花落在楼 顶,引燃了易燃的防水材 料。
火灾基本常识--盘点历年火灾
11月13日清华学堂火灾。 过火面积800平方米,无 人员伤亡。该建筑为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氯气含量达0.1‰时,吸入后便会发生痉孪和严重的 眼损害,并导致肺炎、肺气肿和肺出血;当其含量超过 2.5 ‰时,可立即使人窒息而死。
氰化氢含量达到0.027‰,光气含量达到0.005‰时, 可立即致人于死地。
氰化物是氮、碳两元素的化合物,无色气体,剧毒, 当人体吸入大量氰化物后会引起急性中毒,重者立即昏迷, 在1~2分钟内呼吸停止;轻者先有昏厥、昏迷、呕吐,以 后有心悸,呼吸困难、惊厥、昏迷,最后呼吸停止。
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氧的含量: 正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含量是0.06%; 氧气含量约为21%。 发生火灾时:二氧化碳增加到13%以上; 一氧化碳可增加到1-2%; 氧气的含量下降到19%-16% 火势猛烈时:氧气含量下降到7-6%。
火灾逃生知识
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氧的含量与人体机能 的关系:
灭火基本常识
★家具、被褥等起火:一般用水灭火。用身边可盛水的物 品如脸盆等向火焰上泼水,也可把水管接到水龙头上喷水 灭火;同时把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泼湿降温。但油类、电 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
★油锅起火:油锅起火时应迅速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直接 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还可向锅内放人切好的蔬菜冷 却灭火,将锅平稳端离炉火,冷却后才能打开锅盖,切勿 向油锅倒水灭火。
火灾基本常识--盘点近年火灾
大连中石油火灾爆炸事故. 由于原油罐区输油管道发 生爆炸,造成原油大量泄 漏并引起火灾。这起事故 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大 火持续燃烧15个小时,事 故现场设备管道损毁严重, 周边海域受到污染,社会 影响重大,教训十分惨痛。
火灾基本常识--盘点近年火灾
2018年11月5日9时15 分许,吉林市船营区珲春 街商业大厦发生火灾。
5.26厦门国际油轮 城在建工地大火。 建筑共有31层,着 火层从19层开始向 上蔓延。
火灾基本常识--盘点近年火灾
12.19凌晨2点30分许,位 于324国道的厦门同安闽 南果蔬批发市场,一座两 层楼的店面突发大火,住 在这里的一对中年姐妹被 大火困在里面无法脱身, 最后葬身火海,火灾未殃 及邻近店铺。火灾由于烧 香烛引起,酿成惨剧。
2、窒息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 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泡沫灭火的主要作用就是窒 息)。
3、隔离法。就是将火源处或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燃烧会 因隔离可燃物而停止。(火场上的破拆就是属于这种方法)。
4、抑制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去,使燃烧过程 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 反应终止。(卤代烷灭火剂和干粉具有抑制灭火作用)。
2、火灾发展阶段
1000 B
温度(℃)
产物:烟、毒性气体
800
温度:环境温度可达到500℃以上,上 层气温达到400-600 ℃---轰燃
600 400
3、火灾下降阶段
200
产物:氢气、甲烷
0
温度:室内温度下降到500℃左右,突
初起
然引入较多新鲜空气---爆燃
温升图
A 轰燃
全面发展
C 下降 阶段
火灾基本常识 (四)火灾的一般原因
空气、氧气、 高锰酸鉀、 过氧化鈉等
可燃物 木材、汽 油、液化 气等
火灾基本常识
(二)火灾的分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 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 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 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火灾基本常识--火灾案例盘点
2011年1月4日下午15时41 分许,厦门湖里宸鸿科技 厂房发生火灾,厦门支队 出动12辆消防车、67名官 兵投入灭火战斗,所幸工 厂疏散及时,3000名员工 在8分钟内全部疏散出来,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