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8] 刘玲玲,杨思群.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30-335
[9] 谢志忠.农村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3-45
[10] 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35-40
[11] 王振中主编.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8-90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农村经济发展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基础问题,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多,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而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经济支持,农村经济供给不足会阻碍农村经济发展,我们要想促进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就需要加大经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2013年中央 1 号档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农村经济监管制度不断改进
20 世纪 90 年代初,农村的经济监管以行政管理为主,实行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制度,人民银行仍作为农村经济机构和农村经济业的主管部门对其进行业务管理,农村银行监管和管理农村信用社机构,管理的重心是机构的设立、业务范围及机构变更的审批,不是以风险为核心的审慎性监管。这一时期由于偏重行使权利、轻管理,偏重发展,轻监督,又由于缺乏科学的监管指导理论和较弱的实践经验,出现了用行政手段办经济,低效率,无序发展的现象。
21 世纪初期至今农村经济监管在以合规性监管为主向审慎性风险监管转变,加强了法律法规建设,向市场准入监管、业务经营风险监管以及市场退出监管相结合转变,向本外币、表内外以及现场与非现场相结合方向转变,并且其经济监管理念和标准也在不断发展改变。
2农村经济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来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体系进行了一系列变革。1979年 2 月,我国农业银行正式恢复,明确支持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提高自身经营效益,对民间信用的管制有所放松,民间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企业财务公司不断成立,放宽民间自由借贷。农村信用社恢复了名义上的合作经济组织地位,农业银行管理业务运营,增加了债券、股票、票据贴现、信托、租赁等多种信用方式。2007 年以来,农业银行按照“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原则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稳步推进三农经济事业改革试点工作和“三农”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拓展县及县以下地区的经济业务。2009 年 1 月,农业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改造后的中国农业银行,为“三农”服务,城乡联动,综合经营。2003 年以来,为化解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充分发挥其支农作用,中央提出“花钱买机制”改革思路,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思路启动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国家大力扶持农村信用社,通过国家财政解决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推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并推广全国,此外更是扩大了贷款利率浮动范围。2007 年 8 月11 日,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即全国最后一家省级联社,挂牌成立,至此农村信用社一个暂新的管理体制框架全面建立起来。全国绝大部分县(市)的农村信用社具备了一定的商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村信用社通过自身经营化解历史包袱的能力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时期的农村经济监管放在了整顿农村经济市场秩序上,依法规范农村经济机构的经营运行,完善经济法制建设,并依法规范农村经济机构的经营运行,取消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的地下非法经济组织,1997 年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离了行政隶属关系。违法设立、越权批设的经济机构得到一定的调整清理,维持了经济秩序的良性发展,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经营越来越步入正规。
2007 年 3 月,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继续发挥其贴近农村、网点众多的优势,不断拓展涉农业务,在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零售业务的同时,逐步探索向农村地区经济机构批发贷款和开展银团贷款等模式加大支农力度,对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我国农村经济服务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时期民营经济像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兴组织也不断发展起来。
三、主要参考文献(外文大于2项,中文大于8项)
(期刊:[序号]作者.题目.刊名.卷(期).页码;图书:[序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页码;报纸、学位论文等格式参照学生毕业论文手册)
参考文献:
[1] McKinnon,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Growth:Views and Agenda,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5(2,June):688-726
[2]Stieglitz,J.E.Credit Markets and the control of Capital. Journal of money,Credit,banking,1985,17(2):100-130
[3] Olivier Mahul.Optimal Insurance Against Climatic Experience. American Agriculture Economics,(August)2001:130-140
[4] 张杰.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0-55
[5] 刘民权主编.中国农村经济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4-50
[6] 熊学萍.中国农户融资制度变迁与征信体系建设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58-68
[7] 何广文主编.农户信贷、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与农村经济市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9:23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