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摘要:衰老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
中国医药学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延缓衰老方面作了长期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本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总结其抗衰老的作用,旨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抗衰老;中药;研究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6-0049-02抗衰老中药的研究进展刘步芹*黄丽**安阳市中医院(55000)2012年6月18日收稿衰老是生物生命过程中的必然规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所以增强抗病抗衰老药物的研究逐渐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许多学者对祖国传统医学中的抗衰老益寿药物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研究,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中药早在60年代,walford 就根据免疫重要理论提出了自身免疫的衰老学说,认为与自身抗体有关的自身免疫在导致衰老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并指出老年期最主要的特点是免疫系统功能不断丧失,尤其是T 细胞功能欠缺而导致免疫系统紊乱,就已收集到的抗衰老药物研究结果证实:灵芝、山茱萸、枸杞子、何首乌、肉苁蓉、补骨脂、刺五加、海马、桑椹、肉桂、鹿茸、紫河车、山药、茯苓、白术、人参、黄芪等。
其中黄芪、、人参、灵芝、刺五加、五味子等能提高T 细胞转化率,促进T 细胞数量的增加,还能抑制自身抗体引起的免疫疾病;冬虫夏草及其深层培养物(菌丝体及培养液)有保护T 细胞的作用;白术能促进免疫功能,明显提高血清IgG ;海参、猪苓等,可激活包括胸腺在内的中枢性免疫器官;百合、枸杞子等,可提高外周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人参、黄芪、刺五加、白术、蒲公英等,能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转化率;西洋参、柴胡等,能改善B 细胞的功能状态,促进抗体产生;灵芝、甘草等对免疫功*包头市第四医院(014030)2012年6月2日收稿摘要:用简易的性状鉴别特征区别川贝母及其混淆品、类似品、伪品。
收集沈阳地区各主要零售店、中药材市场的样本,用性状定方法及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工具书等加以描述。
现将川贝母及其类似品、混淆品、伪品的外观特征进行简要区别,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亦可供消费者购买川贝母药材时参考。
关键词:川贝母;伪品;鉴别中图分类号:R2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6-0049-01川贝母及常见伪品的鉴别任立波*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 itillar ia cir rhosa D.Don )、暗紫贝母(Fr itillar 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 )、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 )或棱砂贝母(Fr itillar ia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1]。
前3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和炉贝。
川贝母主产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暗紫贝母主产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甘肃贝母主产甘肃、青海、四川等省,棱砂贝母主产云南、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区。
夏、秋二季采挖,西北地区多在积雪融化时采挖。
挖出后洗净,去除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因川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效,且货源紧缺,价格高,加之规格较多,市场上伪劣品较多。
现将川贝母及常见伪品鉴别如下:1正品川贝母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 ,表面类白色。
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底部平或中央微凹入,能直立放稳,习称:观音坐莲,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鳞茎盘。
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
青贝、本品呈类扁球形,高0.4~1.4cm ,直径0.4~1.6cm 。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在顶部形成裂口。
鳞瓣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残茎,底部钝圆。
气微,味微苦。
炉贝:呈长圆锥形,高0.7~2.5cm ,直径0.5~2.5cm 。
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2常见伪品东贝母:百合科植物东贝母Fritillaria thun Drgii Varchekingensis 的干燥鳞茎[2]。
主产浙江东阳等地。
呈扁球形,直径1~2.5cm ,高1~1.5cm 。
表面类白色,外层两枚鳞叶肥厚,对合,中央有皱缩的小鳞叶2~3片及干缩的残茎。
质实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苦。
草贝母(丽江山慈姑):百合科植物益辟坚(丽江山慈姑)Iphi -genia indicd Knuth ex Benth 的球茎[3]。
呈短圆锥形,高1~1.5cm ,直径0.7~2cm 。
顶端渐尖,基部常呈脐状凹入或平截,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光滑。
一侧有自基部伸至顶端的纵沟。
质坚硬,断面粉质或胶质。
臭微弱,味极苦而微麻。
北贝母:百合科植物一轮贝母Fritillaria maximowicziiFreyn 的干燥鳞茎[4],主产河北承德及辽宁等地,鳞茎呈圆锥形,高0.4~1.2cm ,直径在1cm 以下,表面浅黄色或浅黄棕色,顶端渐尖,基部突出多数磷芽,一侧有浅纵沟,质坚硬,难折断,断面胶质,气味微弱。
土贝母:葫芦科植物假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 )Franquet 的块茎[4]。
块茎肉质,白色,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达3cm ,外面暗棕色至透明的红棕色,凹凸不平,多直裂纹,顶端有一突起芽状物,质坚,断面角质,约有焦糊味,味微咸而苦。
光慈姑:百合科植物老鸦瓣Tulipa edulis Baker 的干燥鳞茎[5]。
鳞茎呈类圆锥形,高1~2cm ,直径0.7~1.5cm ,顶端渐尖基部圆平有根痕,表面类白色、黄白色、或浅棕色,光滑,一侧有凹沟,质硬而脆,有粉性,气微,味淡。
搜山黄:鸢尾科植物唐菖蒲Gladiolus gandavensis VanHoultte 的干燥球茎[6]。
不规则块状,较扁,大小不等,两端有凹窝,无粉性,断面角质,无臭,味淡。
3小结正品川贝母与伪品从药材形状,顶端是否开裂、底部是否凹凸、表面颜色、质地是否坚硬、断面粉性强弱、苦味的程度等可加以辨别,以便保证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1]国家药典委员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7-28.[2]潘莉,等.川贝母的真伪鉴别[J].中国药业,2008,17(20):57.[3]任仁安,等.中药鉴定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15-218.[4]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83-225.[5]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中药材标准[S].1987.49.[6]中华本草编写组.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65.49内蒙古中医药摘要:当前市场上所用的各种钙制剂数目繁多、品种多样,给临床医生选择用药及患者用药带来诸多不便。
通过对钙制剂的药理作用、应用标准、人类适宜补充钙制剂的各个时期、对钙制剂吸收的影响因素作深入分析,为合理应用钙制剂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临床应用钙制剂安全、合理、有效。
关键词:钙;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77.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6-0050-02钙制剂的应用探讨幸云霞**山西同煤集团二医院药剂科(037031)2012年6月26日收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补钙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
但是人们却对钙的认识不足,面对市场上品种繁杂的钙剂无从下手,盲目补钙的情况也就屡见不鲜。
现就钙制剂对人体的作用、人体利用钙的影响因素、目前钙制剂的特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钙制剂选用作一探讨。
1钙对人体的作用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成分,主要以羟基磷灰石晶体形式存在于骨组织,少量存在于软组织及细胞外液中,血清钙含量在2.2~2.7mmol/L 范围内。
人体内血清钙浓度的维持由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 和降钙素以及血液PH 值共同控制。
细胞外液和血液中存在的生理性解离钙,可以和骨组织中的钙离子交换,使钙离子的分布代谢处于平衡的体系中[1]。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钙的给量标准是:成年男子平均钙摄入量为800mg/d ,成年人及1岁以上儿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mg/d 。
由于我国传统饮食习惯,对钙的摄入量水平较低,因此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较易发生。
2人体利用钙的影响因素钙已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影响人体组织的兴奋性,可导致人体组织兴奋性过高,发生肌肉抽搐、痉挛。
长期的缺钙能使牙齿、骨骼发育不良。
尤其是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处于迅速发育阶段的青少年、老年人补充钙剂非常有必要。
人们已经意识到缺钙潜在的危害性,所以除了将钙制剂用于治疗疾病外,还将钙制剂用于缺钙人群的钙补充。
2.1老年人因肠胃机能减退,活动量减少导致的日晒不足引起皮肤自身合成的维生素D 不足等因素,使得钙摄入量不足。
原发性骨质疏松对于绝经期后的女性妇女,究其根源是女性激素的合成减少致使钙的吸收能力下降而患病。
对于这些类型的老年人,我们给予适量的钙剂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是非常有利于健康的。
2.2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
此阶段缺钙易导致佝偻病的发生、机体免疫调节功能下降,导致缺钙而引起其它相关的疾病。
2.3孕妇怀孕的阶段,钙剂的摄入不足能引起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给孕妇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损害,此阶段要注重给予合理的补钙。
2.4哺乳期妇女,此期间机体需要的钙量仅靠膳食的补充是难以维持身体钙的需求,应适量地给予补充钙制剂。
2.5某些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减退、骨质疏松症、骨肿瘤、糖尿病等疾病,适量给予钙制剂作辅助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康复也大有裨益。
3钙制剂的特点3.1钙制剂所含的钙元素量。
目前市场所用的钙制剂均为化合物。
各种钙制剂的钙元素含量不一,均取决于与钙离子结合酸根分子量的大小,酸根分子量小的钙元素结合含量高,反之则钙元素的含量低。
3.2钙制剂吸收率的高低。
钙大部分在小肠的空肠部位吸收,酸性环境中更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其吸收的多少与钙盐的溶解度直接相关。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钙制剂的吸收率基本相同,其中枸橼酸钙是最易吸收的一种。
但是,影响钙吸收因素很多,如维生素D 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
蛋白质能被消化成氨基酸,氨基酸能与钙盐结合成可溶性氨基酸螯合钙,可促进钙的吸收。
植物酸、草酸、脂肪能与钙结合成不溶性化合物,能影响钙的吸收。
过多乙醇的摄入、过多吸烟、喝茶也可干扰钙的吸收利用。
3.3钙制剂的酸碱性。
大多数钙制剂的酸碱性为中性,有些钙制剂能有双向调节作用;肉桂、益智仁等均可影响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