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第四章 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1、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怎样正确理解遗传学上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解:生物体的基因型是发育的内因,而环境条件是发育的外因。

表形即性状是发育的结果,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在血型遗传中,现把双亲的基因型写出来,问他们子女的基因型应该如何?
(1) i I i I B A ⨯; (2) i I I I B B A ⨯; (3) i I i I B B ⨯
解: ABO 血型为孟德尔式遗传的复等位基因系列,
以上述各种婚配方式之子女的血型是:
(1)

1AB 型: 1A 型: 1B 型: 1O 型
(2)

1AB 型: 1A 型: 2B 型
(3)

3B 型: 1O 型
3、如果父亲的血型是B 型,母亲是O 型,有一个孩子是O 型,问第二个孩子是O 型的机会是多少?是B 型的机会是多少?是A 型或AB 型的机会是多少?
解:根据题意,父亲的基因型应为i I B
,母亲的基因型为ii ,其子女的基因型为:
↓ 1B 型: 1O 型
第二个孩子是O 型的机会是05,是B 型的机会也是0.5,是A 型或AB 型的机会是0。

4、分析图4-15的家系,请根据分析结果注明家系中各成员的有关基因型。

解:
5、当母亲的表型是ORh -MN ,子女的表型是ORh +MN 时,问在下列组合中,哪一个或哪几个组合不可能是子女的父亲的表型,可以被排除?
ABRh +M , ARh +MN , BRh -MN , ORh -N 。

解:ABO 、MN 和Rh 为平行的血型系统,皆遵循孟德尔遗传法则;ABO 血型是复等位基因系列,MN 血型是并显性,Rh 血型显性完全。

可见,血型为ABRh+M,BRh-MN和ORh-N者不可能是ORh+MN血型孩子的父亲,应予排除。

6、某个女人和某个男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有下列的基因型:
iiRRL M L N,I A iRrL N L N,iiRRL N L N,I B irrL M L M,他们父母亲的基因型是什么?
解:他们父母亲的基因型是:
I A iRrL M L N,I B iRrL M L N
7.兔子有一种病,叫做Pelger异常(白血细胞核异常)。

有这种病的兔子,并没有什么严重的症伏,就是某些白细胞的核不分叶。

如果把患有典型Pelger异常的兔子与纯质正常的兔子杂交,下代有217只显示Pelger异常,237只是正常的。

你看Pelger异常的遗传基础怎样?
解:从271:237数据分析,近似1:1。

作χ2检验:
当df = 1时,查表:0.10<p<0.50。

根据0.05的概率水准,认为差异不显著。

可见,符合理论的1:1。

现在,某类型与纯质合子杂交得1:1的子代分离比,断定该未知类型为一对基因差异的杂合子。

8、当有Pelger异常的兔子相互交配时,得到的下一代中,223只正常,439只显示Pelger异常,39只极度病变。

极度病变的个体除了有不正常的白细胞外,还显示骨骼系统畸形,几乎生后不久就全部死亡。

这些极度病变的个体的基因型应该怎样?为什么只有39只,你怎样解释?
解:根据上题分析,pelger异常为杂合子。

这里,正常:异常=223:439 ≅ 1:2。

依此,极度病变类型(39)应属于病变纯合子:
Pp ⨯Pp

223 正常439
异常
39
极度病变
又,因39只极度病变类型生后不久死亡,可以推断,病变基因为隐性致死基因,但有显性效应。

如果这样,不仅39只的生后死亡不必费解,而且,病变纯合子比数这样低也是可以理解的。

原因是部分死于胚胎发育过程中。

9、在小鼠中,有一复等位基因系列,其中三个基因列在下面:A Y = 黄色,纯质致死;A = 鼠色,野生型;a = 非鼠色(黑色)。

这一复等位基因系列位于常染色体上,列在前面的基因对列在后面的基因是显性。

A Y A Y个体在胚胎期死亡。

现在有下列5个杂交组合,问它们子代的表型如何?
a、A Y a(黄)×A Y a(黄)
b、A Y a(黄)×A Y A(黄)
c、A Y a(黄)×aa(黑)
d、A Y a(黄)×AA(鼠色)
e、A Y a(黄)×Aa(鼠色)
10、假定进行很多A Y a×Aa的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

问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很多A Y a×A Y a杂交,你预期每窝平均生几只小鼠?
11、一只黄色雄鼠(A Y_)跟几只非鼠色雌鼠(aa)杂交,你能不能在子代中同时得到鼠色和非鼠色小鼠?为什么?
解:不能。

因为黄色雄鼠只能提A或a中的一种配子,两者不能兼具。

12、鸡冠的种类很多,我们在图4-13中介绍过4种。

假定你最初用的是纯种豌豆冠和纯种玫瑰冠,问从什
么样的交配中可以获得单冠?
因此,
13、Nilsson-Ehle用两种燕麦杂交,一种是白颖,一种是黑颖,两者杂交,F1是黑颖。

F2(F1×F1)共得560株,其中黑颖418,灰颖106,白颖36。

(1)说明颖壳颜色的遗传方式。

(2)写出F2中白颖和灰颖植株的基因型。

(3)进行χ2测验。

实得结果符合你的理论假定吗?
解:(1)从题目给定的数据来看,F2分离为3种类型,其比例为:
黑颖:灰颖:白颖=418:106:36 ≅ 12:3:1。

即9:3:3:1的变形。

可见,颜色是两对基因控制的,在表型关系上,呈显性上位。

(2)假定B
(3) 根据上述假定进行χ检验:
当df =2时,查表:0.95<p<0.99。

认为差异不显著,即符合理论比率。

因此,上述假定是正确的。

14、在家蚕中,一个结白茧的个体与另一结白茧的个体杂交,子代中结白茧的个体与结黄茧的个体的比率是3:1,问两个亲体的基因型怎样?
解:在家蚕中,黄茧与白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Y—黄色,y—白色,Y对y显性。

但是,有一与其不等位的抑制基因I,当I存在时,基因型Y_表现白茧。

根据题目所示,白:黄=3:1,表明在子代中,呈3:1分离。

于是推论,就I—i而言,二亲本皆为杂合子Ii;就Y—y而言,则皆表现黄色的遗传基础只是3/4被抑制。

所以,双亲的基因型(交配类型)应该是:
IiYY ⨯ IiYY
IiYY ⨯ IiYy
IiYY ⨯ Iiyy
IiYy ⨯ iiyy
15、在小鼠中,我们已知道黄鼠基因A Y对正常的野生型基因A是显性,另外还有一短尾基因T,对正常野生型基因t也是显性。

这两对基因在纯合态时都是胚胎期致死,它们相互之间是独立地分配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