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课件《经济政治与社会》第5课
课件《经济政治与社会》第5课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
第五课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学习目标
(一)认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实现 现代化“三步走”和“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意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容、构建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理解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 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等。 (二)情感态度观念:认同党和国家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针政策,增强节约和忧患意识,树立环 保意识,爱护环境资源,养成环保习惯,拥护党和国家发展 经济的方针政策。 (三)运用: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经济发展 提出合理化建议,能初步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自己职业生涯 与发展的实际问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经济的方针 政策。
2、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 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
筹兼顾。
材料一: 工业化还 有多远?
材料二:据统计,中国平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6.8%。 但是,中国也为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数据显示,2006年中 国GDP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是中国为此消耗的 标准煤、钢材和水泥,分别约占全世界消耗量的15%、30%和 54%。与此同时,松花江水污染,淮河污染,太湖蓝藻事件, 越来越多的环境危机为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
邓小平的“三步走”和新“三步走”战略 “三步走”战略的内容:
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 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比1990 年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达到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 代化。 新“三步走”战略的内容: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再经过 10年的努力,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什么是新型工业化包括哪些内容? (2)新型工业化的含义是什么?
新型工业化的内容包括工业化、城 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社会化和信息 化等内容。 新型工业化的含义就是坚持一条技 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 展的工业化道路。
(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P43
中国工业化面临严峻的资源约束
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一些沿
海地区的人均耕地不足0.8亩。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 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 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在2004年的国内需求中,约有50%的铁矿石和铜 矿、33%的铝土矿、40%的原油和44%的木材依 靠进口满足。
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 就
微观表现
宏观表现
“三步走”发展战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 略 小康 “新三步走”发展战 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奋斗目标和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我国工业化的历程 新型工业化的内容 新型工业化的含义
走中国特色的现 代化发展之路
推动经济又 好又快发展
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 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 如何做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如何做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 要求
(一)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P42
洋务运动时期的湖北兵工厂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
鸦片战争后 改革开放以来
新中国成立后
迅速发展的我国航天工业
进入新世纪
树立科学发展观
1、必要性
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忽视社会 的全面进步,会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资料链接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据统计,中国平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为 16.8%。但是,中国也为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到世界总量 的5.5%左右,但是中国为此消耗的标准煤、钢 材和水泥,分别约占全世界消耗量的15%、 30%和54%。与此同时,松花江水污染,淮河 污染,太湖蓝藻事件,越来越多的环境危机为 人力、物力投入的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实 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的转变。
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反映了客观规律,顺应了时代 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 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东部继续发展
西部大开发
(3)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三)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P46
日本每年要用掉250亿双一次性筷子,其 中90%以上是从中国进口的。需要采伐数万 平方公里的森林,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 65%,他们很珍惜自己的森林,很少用自己 的森林生产一次性筷子,中国森林覆盖率仅 仅18%,却成了日本一次性筷子的最大出口 国。2006年3月,中国政府加强了对一次性 木筷子的生产限制,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 价格上升了50%,日本餐饮业面临着“筷子 荒”。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对消费的要求: 在保证人民群众过上舒适的小康生活的 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浪费; 要在全社会形成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 的文化氛围,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 消费习惯。
课堂小结:
坚 持 科 学 发 展 观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38
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P38
综合国力由弱到强,GDP从占世界1.8%升至 6%,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超过6倍,实现从温饱 不足到总体小康; 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城镇化率从不足18%上升 到45%左右; 外贸规模从世界第29位上升到第三位,外汇储 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1.95万亿美元; 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国家平均水平,科学技 术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探究活动之一: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变化, 说说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新发展。
探究活动之四:说说我未来的理想生活。
2.全面小康的特点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P42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 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 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 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 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 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 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 社会永续发展。——《十七大报告》
资料链接
全球四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和三分之一的数码相机 是我国苏州生产的,然而每销售一台电脑我们要给英 特尔几十美元,微软几十美元,中国人自己赚的大概 只剩10个苹果的钱,生产一台DVD,我们的利润只有 1~2美元;生产一件MP3,我们的利润只有一美元多。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24 %,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我 国彩电、手机、计算机、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 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 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 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 生产上的“集约” 源 节 约 型 消费上的“节省” 社 会
建立以节约使用土地和水资源 为中心的农业生产体系; 建立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为 中心的工业生产体系;
建立以杜绝浪费和资源循环使 用为中心的消费体系;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形态,其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 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环境保护关键词
内蒙古辉腾锡勒风力发电基地
绿色GDP 节能减排
退耕还林 低碳社会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 路;
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完善产业政策,加强市场监督,建立落 后产能退出机制,推动新技术、新工艺、 新设备、新材料的开发和推广。
年份 比重 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8.1 48.2 23.7 18 49.2 32.8 11.3 48.6 40.1 1978 1998 2008
(2)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保持东部继续发展;
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振兴东北部老工业基地;
开发西部地区。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总体小康的实现 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 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 住用行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有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远远 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目前,人均GDP最高为上海市,已经突破4000 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00多美元。 我国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 的满足。据2004年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300万失学儿童。社会保障还 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安徽凤阳小岗村
深圳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