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歌与唐五代词晚唐诗歌大中诗坛杜牧,字牧之。
世称杜樊川(居樊川)。
诗体以七律和七绝为工:《早雁》、《泊秦淮》、《山行》诗风俊爽借古讽今的咏史杰作:《赤壁》、《过华清池》三绝句杜牧的咏史七绝最能体现诗人“高绝”的审美趣向。
李商隐,字义山。
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卷入牛、李党争(师令狐楚为牛党,岳父王茂元为李党)诗歌分类(1)政治诗:《行次西郊一百韵》(2)咏怀诗:《安定城楼》(3)咏史诗:《贾生》、《隋宫》、《马嵬》(4)写景咏物诗:《乐游原》、《晚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蝉》、《赠柳》、《忆梅》、《石榴》(5)爱情诗:《无题》、《锦瑟》、《常娥》、《夜雨寄北》诗歌特点及影响(1)“义山多奇趣”(南宋张戒):取材神话传说,想象新奇,妙用比兴和象征等艺术手法。
(2)“李樊南诗深情绵邈”(清刘熙载)(3)情思、意象、意境的朦胧之美,用典的流于生僻晦涩。
(4)李商隐对宋初诗歌(西昆体)和婉约词(义山诗的词化特征)产生了深刻影响。
温庭筠,字飞卿。
与李商隐并称“温李”,《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句尤为传诵。
咸通诗坛晚唐政治讽谕诗人(现实主义、写实派)皮日休,字袭美。
《橡媪叹》陆龟蒙,字鲁望。
《新沙》“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聂夷中,字坦之。
《咏田家》、《田家》“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杜荀鹤,字彦之。
《山中寡妇》、《再经胡城县》——“杜荀鹤体”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杜荀鹤罗隐,字昭谏。
《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司空图著《二十四诗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语(《含蓄》)影响最为深远。
韦庄因长诗《秦妇吟》而得名,世称“秦妇吟秀才”。
第一个大力运用白描手法的作家。
韩偓其诗多写艳情,辞藻华丽,称“香奁体”。
许浑“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名句出其《咸阳城西楼晚眺》一诗。
唐五代词(一)词及其起源和发展1、词:曲子词的简称,又叫诗余、乐府、长短句,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
它与乐府诗有相同之处,二者皆可歌唱,但词是以乐定词(先有词),乐府诗则是选乐以配词(先有乐)。
2、词之起源:一般认为始于隋朝,源于民间,与燕乐的兴起有关,民间的《杨柳枝》和炀帝的《纪辽东》为较早的作品(唐圭璋、夏承焘、叶嘉莹)。
3、敦煌曲子词:现存唐代最早的民间词,大都作于唐玄宗年间至五代时期,20世纪初发现于敦煌藏经洞。
4、“百代词曲之祖”:李白《菩萨蛮》、《忆秦娥》二词(有争议),被宋代黄升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花间集》与花间词派1、《花间集》:我国最早的一部词集,五代后蜀赵崇祚编定,收晚唐五代温庭筠、皇甫松(嵩)、韦庄等十八家词500首,共十卷。
花间词派:因《花间集》而得名,共十八人,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嵩)、孙光宪外皆为西蜀文人。
代表人物是温庭筠和韦庄(并称“温韦”),其中温又有“花间鼻祖”之称。
温庭筠,温八叉,花间鼻祖——第一个大力写词的人《菩萨蛮》、《更漏子》、《梦江南》,词风“香而软”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思帝乡》(春日游)——寓浓于淡,以清丽见长南唐词(词人之词)1、冯延已,“开北宋一代风气”(王国维)——《谒金门》(风乍起)。
2、中主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时残)3、后主李煜:《虞美人》、《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北宋初期婉约词晏欧词派1、晏殊《宋史》:“文章赡丽,应用不穷。
尤工诗,闲雅有情思”。
晏殊的诗文词都是继承晚唐五代的传统,成为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关键人物词集《珠玉集》主要成就在艺术上:温润秀洁、造语工妙《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2、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北宋诗文革新的领袖成就第一是散文,第二是诗题材:恋情居多风格与晏殊相近,“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3、晏几道晏殊之子,与父并称“二晏”黄庭坚《小山词序》称晏几道有“四痴”•总的来说,小山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这两个层面上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到了极致。
4、张先张先词从两方面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1、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词的使用功能:日常交际。
今存20多首2、率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眼前景、身边事165→70多《木兰花》《定风波令》3、词集:《张子野词》(安陆词)4、“张三中”: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5、“张三影”柳永《乐章集》贡献:1、扩充了词的内容含量,提高了词的表达能力2、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一)大量创制慢词,奠定了慢词在词坛上的地位(二)扩大了词的表现内容(三)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铺叙、点染手法的运用(四)雅俗兼备,以俗为主语言通俗,日常口语、俚语:恁、怎;我、你、伊、自家、阿谁;都来、消得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邗沟居士,诗、词、文皆工,而以词著称,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其词集名为《淮海词》。
秦观词的内容,局限于描写男女恋情和抒发个人愁怨,以“情韵兼胜”著称,感伤色彩较为浓重。
秦观的词风和婉雅丽,情韵兼胜,是非常纯正的词艺高手,被目为最能体现当行本色的“词手”。
《鹊桥仙》咏七夕名作秦观贡献:1、内容无创新,但妙在情韵兼胜,2、以小令作法来弥补慢词不足3、身世之感打入艳情(周济)4、直接影响周邦彦(丽)和李清照(清)贺铸词风格多样:少豪放多婉约宋词史上第一次表现英雄豪侠的精神个性和悲壮情怀。
(《六州歌头》、《行路难》(缚虎手))从唐诗中吸取精华,影响到了南宋吴文英等人的词作。
另一方面贺铸沿着苏轼抒情自我化的道路,写自我的英雄豪侠气概,开启了辛弃疾豪气词的先声。
黄庭坚以诗闻名,词上与秦观齐名,称“秦七黄九”深婉有理致(《清平乐》)显浅明快,不避俚俗多《定风波》周敦颐北宋后期词代表,大晟词派《清真集》失传,仅剩《片玉词》南宋中后期婉约词派姜夔、吴文英、张炎姜夔以他为代表的清雅诗派,在南宋诗坛上与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立咏梅的《暗香》、《疏影》吴文英《梦窗词》有340余首,在数量上除辛弃疾外无人与之抗衡善用典故,体物入微,想象奇特、意象跳跃大,风格密丽,然一向被人称为晦涩堆垛难以把握题旨的词作张炎《词源》:我国最早的词话体的词论专著《山中白云词》宋代亡后,词基本上是对亡国的哀歌1、史达祖:《梅溪词》,长写景,工咏物:《双双燕》《绮罗香》2、王沂孙:《碧山乐府》(《花外集》)咏物唱和,重寄托比兴,与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联系,有时过于隐晦3、周密:《草窗词》多亡国之痛,格律严谨,字句精美清丽豪放词派苏轼一、提出诗词同源,提高词品位。
理论上破除诗尊词卑观念二、苏轼词风,突破婉约,开创豪放三、推进词的体制南宋爱国词派爱国词人:张元干、张孝祥、朱敦儒、陆游、辛弃疾1、张元干有《芦川词》;代表作:两首《贺新郎》,是其词集的压卷之作。
词的内容以干预社会生活,反映现实斗争,词多慷慨悲凉2、张孝祥,有于湖词。
代表作《六州歌头》《水调歌头》辛弃疾辛弃疾,号稼轩。
有《稼轩词》,南宋词坛第一大家“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主导风格:豪放悲壮内容:1.坚决抗金的爱国思想与战斗精神,壮志难酬悲愤,抨击主和派(最具价值)2、反映农村生活辛派词人陆游、陈亮、刘过、杨炎正、韩元吉陆游词风格多样,主体风格特征不明显1、复国大业的爱国词《汉宫秋》、《诉衷情》2、婉媚缠绵的词作:《钗头凤》陈亮:《龙川集》,以议论入词:《念奴娇·登多景楼》刘过:《龙洲集》,主动学习辛词宋诗北宋初期诗歌:白体,晚唐体,西昆体白体王禹偁,《小畜集》推崇杜甫、白居易议论化、散文化特征初现晚唐派诗人学习贾岛、姚合2、代表诗人:林逋、魏野、惠崇、寇准3、以遁世隐逸为乐4、诗歌主题:山水景物及闲静生活5、艺术特点:白描、不用典,风格高远林逋、代表作:《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成功地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三、西昆派诗人1、代表诗人:杨亿、刘筠、钱惟演2、《西昆酬唱集》3、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
追求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4、学李商隐诗之隐晦,用典频繁北宋中期梅尧臣、苏舜钦首先反对“西昆体”,开创北宋诗风梅尧臣1、作诗勤奋,布袋记灵感,存诗2800多首2、生于农家,沉沦下僚,关心时政主张:作诗“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梅尧臣文学地位梅诗的题材走向和风格倾向都具有宋诗风气之先的意义。
苏舜钦与梅尧臣合称“苏、梅”;性格豪迈,诗风豪放雄肆,超迈横绝欧阳修1、以社会现实为题材,如《食糟民》2、抒发个人生活情趣及写景,常带有很深的人生感慨二、取法韩愈散文手法、以议论入诗,然议论能与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三、欧诗风格语言平易疏畅,以文为诗王安石后期创作心情渐趋平淡,诗风趋于含蓄深沉,多写咏物抒情、登山临水、酬答赠别。
如《登飞来峰》、《梅花》、《北陂杏花》荆公体:或称“半山诗”、“半山绝句”,为江西诗派的先驱苏轼主张“有为而作”黄庭坚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山谷体”“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江西诗派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诗派成员多学杜甫2、“一祖三宗”:杜甫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方回)3、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
4、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主要代表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南宋诗歌江西诗派的影响与流变:黄庭坚、陈师道:作品主要描写个人生活经历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内容较狭隘,尚瘦硬奇拗吕本中、曾几、陈与义:经历了“靖康之变”,则反映当时的民族斗争的爱国主义诗歌,风格各具特色•1、吕本中(1)江西诗派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之一理论:继承孔子诗论观,创作主张“活法”(2)创作:早年学黄、陈,然能“清醒轻松”,不艰涩;南渡后, 时有悲慨时事之作, 诗风也更为浑厚,代表作《兵乱后杂诗》作《江西诗社宗派图》•2、曾几(1)诗宗杜、黄,又吸收吕本中“活法论”,并转传给陆游。
是江西诗派向南宋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陈与义(1)诗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期:A、前期诗歌多为书写闲情逸致的流连光景之作,风格简洁清淡。
B、后期写亡国离乱之痛,愤慨统治者软弱,赞扬忠勇抗敌者。
诗风一变而为雄阔慷慨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一、范成大田园诗:成就最高《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杨万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诚斋体”陆游今存9300余首,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诗集《剑南诗稿》文集《渭南文集》古今律诗第一尤袤•一生的成就在于诗歌创作和图书收藏,有尤书橱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