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桃良种基地规划书

核桃良种基地规划书

浙江农林大学林木育种学核桃良种基地规划书规划人员:集贤12级林学班2组同学丁巧林马晶晶戚田田龚科铭1.1项目名称 (4)1.2项目建设单位 (4)1.3建设地点 (4)1.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4)1.5建设期限 (4)1.6运行费用 (4)2 初步设计说明 (5)2.1 初步设计编制依 (5)2.1.1 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5)2.1.2 水、电、气、燃料、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5)2.1.3 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5)2.2 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6)2.2.1环境保护、防火安全、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综合利用、抗震设防等主要措施 (6)2.2.2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 (6)3 项目功能分区 (6)3.1采穗圃 (6)3.1.1营建方法 (6)3.1.2工艺流程 (6)3.2良种繁育区 (7)3.2.1营建方法 (7)3.2.2工艺流程 (7)3.3示范林 (8)3.3.1来源 (8)3.3.2方法 (8)3.3.3工艺流程 (8)3.5试验林与良种繁育区间作 (8)3.5.1来源 (9)3.5.2方法 (9)3.5.3工艺流程 (9)3.6其他设施 (9)4 良种繁育工程技术措施 (10)5.1地区选择 (10)5.2穗条质量 (10)5.3栽植处理 (10)5.4嫁接操作方法 (10)5.4.1方块芽接 (10)5.4.2 T字形芽接 (11)5.4.3劈接法 (11)5.4.4插皮舍接法 (12)5.5.5修剪 (14)5.5.6病虫害防治 (14)5.5.7档案建立 (14)附:参考文献 18总论1.1项目名称山西省汾阳市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1.2项目建设单位集贤12级林学班2组1.3建设地点山西省汾阳市1.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基地总面积现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采穗圃、良种繁育区、收集区、示范林、试验林。

其中:采穗圃面积 2公顷,主要品种包括晋龙一号、晋龙二号、辽核系列、中林系列,每年可采集穗条3万条左右。

良种繁育区面积7公顷,每年育苗2.3公顷,每年可出圃两年生优质嫁接苗15万株。

收集区面积1公顷,预计收集收集25个品种。

示范林区面积18公顷,包括晋龙优质高产示范区、晚实核桃示范区、早实核桃示范区。

试验林区与良种繁育区间作。

良种培育12.3公顷(采穗圃3公顷,基因库2公顷,试验区4公顷,良繁区3.3公顷);土壤改良10.48公顷,库房200平方米;购置运苗车1辆、拖拉机及配套机具1套、喷药机具1套、旋耕机1套、高压杀虫网1套;配套给排水1000米、电网改造1000米、采暖设施1套、机井1眼、圃路1000米等建设。

1.5建设期限建设期限为2015~2018年1.6运行费用项目总投资209万元。

2 初步设计说明2.1 初步设计编制依2.1.1 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气象条件:汾阳市核桃良繁殖试验园位于市区西北方向15公里处的峪道河镇下池家庄村西,属于黄土丘陵地貌,土壤以粗骨褐土和黄绵土为主,地表黄土覆盖,平均海拔约998米,地形呈缓坡台垣梯田地。

汾阳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降水很少;夏季秋雨水集中,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少雪,大风天气多。

据气象资料记载,本区年平均气温10.1℃,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27.4℃,无霜期185.8天,高寒地区13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38.4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796.6毫米,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该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良好,适合工程建设使用。

2.1.2 水、电、气、燃料、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项目区基础条件较好,引汉灌区渠道贯穿项目区,灌区总干渠紧邻项目区相邻,水源丰富;农村电网遍布项目区;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公司加油站位于项目区内;省道皂毛公路南北向纵贯整个项目区,通乡、通村公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

2.1.3 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仓库、晒场建设在健康村集体场地,考挂室建设在农技推广中心院内,属公益性建设,为公共设施,均不涉及征地。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农户的承包田内。

排灌渠道,田间道路,塘堰建设等,主要是改造完善,占用耕地极少,不涉及征地问题。

田间工程建设不涉及林地,对环境无破坏。

建设时的水土保持由天门市农业环保站现场监测、管理。

建设中工地的卫生、保健工作由建设单位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2.2 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2.2.1环境保护、防火安全、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综合利用、抗震设防等主要措施对生产废水、生活污水采取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对生产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对施工和运输机械的噪声安装声控装置。

对田间工程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尽量维持现有规模,少占耕地,对拆除或开挖的利用料尽量重新利用。

2.2.2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项目区的总体布局是根据项目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确定的,建设核桃良种繁育基地1万亩。

包括采穗圃、良种繁育区、收集区、示范林、试验林5大功能区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内容。

通过平整土地、方格布局、疏挖田间排灌沟渠,完善田间灌排设施、配套田间林网与道路等工程措施,改良土壤等来改造提高农田基本设施条件,达到“田成方、地平整、土肥沃、水畅流、路相通、树成行”的目的。

灌溉标准: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5%。

排涝标准:控制沟渠按二十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完3 项目功能分区3.1采穗圃3.1.1营建方法利用原来的实生低产核桃园进此法建圃,由于砧木根系大,嫁接后生长旺盛,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优质接穗[1]。

3.1.2工艺流程修剪促萌 嫁接3.2良种繁育区 3.2.1营建方法将经过引种、试验选择出的各项性状指标均优良的新品种或已经鉴定并推广种植的核桃优良品种,先利用壳厚、夹仁、晚实核桃种子进行播种苗培育定砧,而后经过无性嫁接繁殖的方法以保证母本优良性状,从而大量繁育成优良嫁接苗木以供生产利用[1]。

3.2.2工艺流程制穗储藏待用苗圃育苗3.3示范林定株行距为4mx3m,并运用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栽培管理模式,将示范区建成质优高效、安全无公害的样板地,将其打造成现代农业试验示范的窗口和技术报务、培训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3.3.1来源本良种基地采穗圃、良繁圃、试验区及外购优良核桃接穗及种苗。

3.3.2方法不同管理技术、不同株行距、不同嫁接方法、修剪技术、化控技术等。

3.5试验林与良种繁育区间作对引入本的的核桃不同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观察研究其适应性以及结实性状和生物学特性,探究其先进有效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寻求其快繁技术。

3.5.1来源本良种基地各功能区或引进的核桃新品种3.5.2方法不同品种分片进行定植,对比选择。

3.5.3工艺流程3.6其他设施办公区面积0.5公顷,苗圃道路2000米,拖拉机2台,配套打坑机、挖沟机、旋耕机,变压器1台,深井1眼,水泵1台,地下管灌3000米,简易温室大栅400平米,晒场300平米。

5 良种繁育工程技术措施5.1地区选择应选择在地势较平缓的坡地上营建。

要求土层深厚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微酸性或中性的沙壤或壤质土地土层厚度应在100厘米以上[2]。

最好灌溉条件良好且交通方便,位于生产用穗的中心地区[3]。

5.2穗条质量宜采用根系发达、嫁接口愈合良好、无病虫害、无冻害风干、无机械损伤的优质嫁接苗,其规格为苗高80厘米以上,地径1厘米以上,主根长不低于25厘米,≥5厘米长Ⅰ级侧根数不少于20条[4]。

5.3栽植处理株行距为1.0m×1.0m即666 株/667m2。

一般砧木在进入旺盛生长期后,易离皮、伤流较少或没有伤流,形成层活跃,生理活动旺盛,因而有利于伤口愈合[5]。

在汾阳嫁接时间一般为5月下旬到6月中旬,如选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正值高温,影响核桃愈伤组织的产生,核桃成活率低。

苗木当年生长量大,早实苗高可达50厘米以上,晚实苗高可达30厘米以上。

5.4嫁接操作方法5.4.1方块芽接在提供的优质穗条上选芽子饱满的,在芽的上方和芽的下方各1厘米处横切一刀,在叶柄两盘各竖切一刀,在砧木上切取比芽片稍大的皮,将芽片贴在砧木上,用0.014毫米的地膜将接芽密封,绑扎紧即可。

汾阳地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嫁接的芽接苗,二年生砧木小成品苗可生长50厘米以上,有的可达1米,6月中旬至7月上旬嫁接的小成品苗可生长20-40厘米。

小成品苗嫁接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嫁接成活率最高,这时细胞最活跃愈合最快。

7月份嫁接因进入雨季,温度高,愈合慢成活低。

嫁接后的苗一般在砧木苗上留2-3片叶子,6-10天时,在接芽上1.5厘米处,将砧木全部剪掉,并及时抹掉杂芽。

一般接芽两周后开始萌动,萌动的迟早取决于芽饱满程度,小芽一般出牙迟,有的甚至四周后才萌动。

嫁接半月后要观察叶柄的情况,如叶柄开始腐烂,可将叶柄上的膜挑开放风,蒸发掉叶柄过多的水份,以免影响接芽。

接芽生长到3~6厘米时,即可解绑。

一般接芽不够3厘米不能解绑,解绑过早影响生长,解绑过迟因绑扎条绞缢,易被风刮折。

7月中旬嫁接的苗可长成嫁接半成品(萌芽)苗,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可嫁接到8月上旬。

此后嫁接的苗因嫁接时间晚、温度低、愈合慢,只能成为半成品。

越冬要培土,嫁接部位要低点,半成品苗当年不剪砧。

5.4.2 T字形芽接T字形芽接法适用于2-3年生苗木。

砧木直径1.5厘米,接穗须用当年生、充实,木质化程度高、生长健壮的枝条,饱满的中下部芽,接穗最好是主枝上的萌生枝条。

其操作方法是:先在砧木上选平直微凸起的光滑处切“T”字形切口深达木质部,但不可切伤木质;再削取芽片,削取办法是将接芽下方的叶柄从基部削平以利绑扎。

芽片切取方法,即在芽的上下方各一厘米处横切一刀,在芽的两侧各纵切一刀,使之为一个“口”形,而后掀起砧木上的“T”字形的皮层,推入芽片,同时再把“T”字形上的砧木皮撕去三分之二,用塑料条绑紧,叶柄部位要以手指按实多扎几圈。

5.4.3劈接法适用于3-4年生的苗木,砧木粗2-3厘米,接穗须在清明后展叶前剪取或上一年落叶后剪取,及时把接穗用接蜡封严,放入湿砂内备用。

嫁接方法与插皮舌接法相同。

嫁接时,首先把砧木在离地面10厘米处平剪,用剪或刀在砧木上选择与接穗同宽处劈入2-3厘米,然后再把削成长楔形接穗插入,使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对齐再用绑扎带绑紧,用接蜡把接口封严即可。

5.4.4插皮舍接法适用于较粗的砧木或高接换优。

在展叶前一周进行。

操作方法如下:选好砧木,在通直处剪断砧木,然后在平直处由下向上削去外层老皮,削面长5-6厘米,接穗宜15厘米长保留2-3个芽,下端削成马耳形,削面长5-6厘米,将接穗下端皮层剥离木质部,将马耳形的木质接穗插入砧木皮层与木质部之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