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价值评估作业

企业价值评估作业

a.EVA法评估企业价值的步骤是什么?
EVA法评估企业价值大体可以分为三步:
1.计算历史EVA
(1)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计算
计算税后经营业利润一般涉及到研究与开发费用、商誉、各种准备金、递延所得税、利息支出、在建工程等的调整,一般来说税后净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所得税)×(1-税率)+少数股东损益+本年商誉摊销+递延税款贷方余额的增加额-递延税款借方余额的增加额+各种准备金余额的增加+研发支出费用-研发支出费用在本年的摊销
(2)资本总额
根据上述调整科目的选择可知资本总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总额=债务资本+股权资本-投资资本调整额-在建工程净值
=短期借款+—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普通股权益+少数股东权益+各种减值准备金+递延税款贷方余额-递延税款借方余额+累计商誉摊销+研发支出费用-在建工程净值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公式: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债权资本比例×债务资本成本率×(1-所得税税率)+权益资本比例×权益资本成本率
包括计算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成本的计算是通过每年年基准利率的调整加权平均来完成的。

计算权益资本成本最普遍的放大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其计算公式是R=Rf +β⨯(Rm +Rf ) ,涉及到三个要素分别是市场无风险收益率、市场的风险溢价、系统风险。

无风险收益率通常采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

市场风险溢价反映整个股票市场收益率相对于无风险收益率的溢价,一般会采用国内各年GDP 增长率作为各年的市场风险溢价。

贝塔系数的计算基于回归分析的方法根据每个会计年度内股票收益率和上证指数每月收益率做一元线性回归计算得出,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4)计算历史EVA
根据公式:经济增加值(EVA)=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资本总额(TC)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计算得历史EVA值。

2.预测未来各期EVA
(1)营业收入预测
通过历史经营数据,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的历年比较计算出各指标的增长率进行分析,并分产品对其收入、成本、毛利及其增长率进行计算分析,以此为基础对之后年度的营业收入进行预测。

营业收入预测一般是结合国家政策,通过主营业务的营业收入的预测完成对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预测,主要的预测方法是比例分析法和假定分析法,最终得出税后营业净利润和资本总额的预测值。

(2)利用EVA公式计算出预测各年的EVA值。

(3)预测稳定增长期的EVA值
3.经济增加值企业价值评估
一般以各历史年度加权资本成本的平均值作为折现率。

基于上述历史EVA和预测EVA的计算,通过EVA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公式,计算出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 =期初投入资本+变化期EVA 折现值+稳定期EVA 折现值
b.基于EVA评估企业价值,会计调整项目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EVA 评估法需要针对企业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会计科目进行调整。

S.戴维斯和F.奥伯恩在《EVA与价值管理:实用指南》中指出EVA中的会计调整应该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I.该项调整是否基于一个正确的财务理论
II.该项调整是否对激励性薪酬计划中采用的EVA衡量标准产生重大影响III.该项调整是否显著提高了EVA对回报和市值的诠释能力
IV.该项调整是否会对经营决策的制定产生重大影响
此后国内研究者对其进行了补充,认为在遵循上述四条原则的基础上,应该还遵循利弊权衡原则、便于理解可操控、一致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投入资本”和“税后净利润”的经济和会计的意义不同,EVA采用经济意义。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将研发支出、重组、并购支出、营销、员工培训支出等费用化,而EVA把这些费用资本化。

对于折旧计算放大的调整采用偿债资金法。

还有对递延所得税项目、商誉、对各项资产计提的准备金、对不参与营业价值创造的项目如:营业外收支、在建工程、非营业现金的调整等。

c.如何合理预测企业未来期各项财务数据?
在预测企业未来期的财务数据时要考虑到一下问题:
1.确定在预测期内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

以确保财务预测与公司的总体任务、长期任务、面临的机会和环境约束等保持一致。

2.分析预测期间公司可能面临的商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基本假设
3.确定公司各个主要部门的现有业务以及在预测期内可能新增的业务,以便正确进行销售预测、成本估计和每一业务的资产需求预测。

4.预计财务报表中的各个项目可根据预测期公司各种财务预算和财务政策确定。

5.确定资金需求与筹集计划。

即根据预计财务报表等有关资料,确定公司在预测期内各项投资及经营所需的资金数量及时间安排,包括需追加的营运资本数量。

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的股利政策、目标资本结构和债务方针等财务政策,比较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之间的差异,确定资金来源计划。

6.分析各种因素对预计财务报告和财务计划的敏感程度,确保计划与公司战略、经营和财务目标一致,确保财务计划实施的可行性。

d.预测折现率的方法有哪些?
1.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WACC)
公式:WACC=
存在的假设条件:企业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公式:Ke=Rf+β(Km+Rf)
资本资产模型强调对权益现金流量进行折现时,应当考虑企业特定的风险。

3.风险叠加模型
风险叠加模型主要认为折现率应该反映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投资所承担的风险,另一方面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的时间价值表现为无风险利率,投资承担的风险表现为投资所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的回报。

4.股息增长模型
公式:PV=
本模型认为如果公司的股息预计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以某一稳定的速度增长,则可以采用该模型。

5.套利定价模型
套利模型被认为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一种替代方法。

本模型认为资产的预
期回报率必须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各因子与该因子所要求的风险溢价的乘积之和,否则就存在套利机会。

e.透过本案例分析,如何看待企业价值,怎样评价评估结果,你对钢铁行业的吸收合并有什么新的认识?
本案例进行的背景分析综合分析了我国的钢铁工业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并指出我国近几年产能总体过剩的问题,根据统计34佳钢铁公司的主要财务数据发现钢铁主业的盈利能力在钢价低迷与成本高的情况下迅速弱化。

但通过行业短期和长期负债比例的分析以及钢铁本身需求的分析说明钢铁行业依旧是常青产业,并给出了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然后针对宝钢和武钢两个公司进行了企业分析,之后通过EVA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对宝钢并购武钢的企业价值进行了评估,最终得出武钢股份的企业价值为61833662986.96,每股内在价值为4.56元。

武钢的企业价值超过600亿,每股内在价值在合理的范围内,在我国钢铁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属于相对平稳发展,与宝钢的合并,相信是强强联合。

企业的价值是该企业预期自由现金流量以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贴现率折现的现值,它与企业的财务决策密切相关,体现了企业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以及持续发展能力。

一般来讲,企业价值决定了企业的股票价值,而股票价值又决定股票价格,针对本案例而言,两家合并的公式都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对于股价的看重程度不言而喻。

影响企业价值的主要因素有投入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增长率和存续期。

投入资本回报率越大,企业价值越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越小,企业价值越大;企业存续期越长,企业价值越大;增长率越大,企业价值越大。

企业价值从投资者、会计、经济等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为各个视角的关注点不同。

本案例结合了国家具体政策,钢铁业的发展历程,并针对案例企业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考虑背景和具体企业情况比较全面。

在运用EVA企业价值评估法时重要会计调整项目选择了经常涉及到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其中β系数采用回归分析法,并采用历史年限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平均值。

考虑因素、方法、取值等都比较科学,得出企业价值评估值较为合理。

钢铁行业的吸收合并是大势所趋,在我国目前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一方面将我国产能打开国际的市场,另一方面就是我国企业要更加具有竞争力。

让企业具有竞争力的一个快速的方法就是企业合并,形成一个合作的、更大国莫的企业,
而合并又分横向合并和纵向合并,本案例属于横向合并,即合并同类型企业,这样可以达到的效果一是市场上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二是可以通过整合以后,资源优化,各自发挥自己优势部分,将企业做的更好。

本案例宝钢并购武钢极具行业发展的代表性,我国钢铁业在本国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想要走出国门,就必须提升竞争力,而并购是一条相对快捷的提升竞争力的道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