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微波通信系统设计实战培训讲义V1.0
微波通信系统设计实战培训讲义V1.0
4
系统干扰考虑
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必须要考虑好系统内、外的干扰问题,才能保证系统的通信质量。微波通 信是无线通信方式之一,在微波工程设计阶段首先应对周围的电磁环境做详细的调查了解。 初步确定微波频率配置方案,并报请当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审批。 在微波频段划分时,各级标准化组织已经充分考虑了不同频段之间的影响,基本排除了相互 之间的干扰问题。目前微波设备的技术水平和抗干扰的能力均满足电磁兼容的标准要求。 对于同波段微波传输干扰问题,首先考虑充分利用地形、线路转折角、分支角、极化方式来 避免同频干扰问题(这是微波工程设计工程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其次是充分利用同一波段 内的不同波道来避免系统内干扰。
2013-7-14
15
三、天线系统配置原则
微波天线的主要电气参数
• 天线增益(dBi)
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 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的功率密度之比。
它定量地描述一个天线把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
增益显然与天线方向图有密切的关系,方向图主瓣越 窄,副瓣越小,增益越高。 天线最直接的参数
传播方向
30dB
60dB
2013-7-14
17
三、天线系统配置原则
微波天线的主要电气参数
•半功率角
天线半功率角就是指天线覆盖范围中功率下降一半这 个范围的天线角度。半功率角可以可以看成天线主要的覆 盖角度。 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H-Plane Half Power beamwidth):(45°,60°,90°等)定义了天线水平平面的波 束宽度。角度越大,在扇区交界处的覆盖越好。 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V-Plane Half Power beamwidth): (48°, 33°,15°,8°)定义了天线垂直平面的波束宽度。 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越小,偏离主波束方向时信号衰减越 快,在越容易通过调整天线倾角准确控制覆盖范围。
2013-7-14 18
三、天线系统配置原则
微波天线的主要电气参数
•驻波比
驻波比全称为电压驻波比。 在无线电通信中,天线与馈线的阻抗不匹配或天线与发信 机的阻抗不匹配,高频能量就会产生反射折回,并与前进 的部分干扰汇合发生驻波。 SWR=R/r=(1+K)/(1-K) 反射系数K=(R-r)/(R+r) 驻波比总是大于1的。
通信工程 数字微波设计
2009年7月
提纲
一、数字微波传输产品结构
二、微波工程建设应考虑的系统问题
提 纲
三、天线系统配置原则 四、微波频率规划 五、勘察设计实例
2013-7-14
2
一、数字微波传输产品结构 一、数字微波传输产品结构
1.频段覆盖范围
2.可选传输容量
3.机械结构
2013-7-14
3
一、数字微波传输产品结构
2013-7-14
25
5.2计算和预测链路的通道、 配置设备 1、电路通道技术条件表 (站距、经纬度、反射点位置、安装高度、断 面情况等) 2、电路质量指标预测表
(按距离、频点,配置增益天线,考量瞬断率 指标和传输信号储备)
2013-7-14
26
5.2计算和预测链路的通道、 配置设备
注意反射点位置是 否为湖泊、海面, 若是的话通过调整 天线的高低解决, 或采用空间分集。
2013-7-14
27
5.2计算和预测链路的通道、 配置设备
配置的瞬断率必须 小于系统分配的指 标
2013-7-14
28
微波传输剖面图
这两条线不能经过水面
2013-7-14
29
5.3预算、配置
表三预算应该 包含的安装内 容; 如果厂家交钥 匙方式需注明
2013-7-14
5
一、数字微波传输产品结构
3
机械结构
考虑到微波设备的安装及运行维护的方便,微波产品分为三种类型的机械结构: a、全室内(Full-Indoor)型 一般应用在低频段、长距离、高可靠、固定使用的通信传输干线/次干线的永久微波通信电路。 b、 室内/室外(Indoor/Outdoor)型 一般应用在高频段、短距离、区域接入网通信传输微波电路。具有安装简单、搬迁方便等特 点,最适合移动通信网基站之间的通信通道链接。 c、 全室外(Full-Outdoor)型 一般应用在高频段、短距离、单点接入的通信传输微波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简 单、搬迁方便、毋需通信机房、节省工程投资等特点,最适合移动通信网微蜂窝基站扩容的 通信电路。
15/18GHz频段(14.50--15.35GHz; 17.7--19.7GHz)
23/26/38GHz频段(21.2--23.6GHz; 24.5--26.5GHz; 37.0--39.5GHz)
2013-7-14
4
一、数字微波传输产品结构
2
可选传输容量
PDH:1E1(2.048Mb/s)、2E1(2 x 2.048Mb/s)、4E1(4 x 2.048Mb/s)、 8E1(8 x 2.048Mb/s)、16E1(16 x 2.048Mb/s)、 E3+2E1(34.368Mb/s + 2 x 2.048Mb/s)。 SDH:STM-1(155.52Mb/s或63 x 2.048Mb/s)、N x STM-1(N x 155.52Mb/s)。 LAN:10BASE-T、100BASE-T
2013-7-14
16
三、天线系统配置原则
微波天线的主要电气参数
• 前后比
前后比即天线后向(180 °± 30 °的
范围内)的副瓣电平与前向最大波束电平 之差.它表明了天线对后瓣抑制的能力.前 后比低的天线,天线后瓣有可能产生越区 覆盖,导致切换关系混乱,产生掉话.一般来 说,前后比在18~45dB之间,工程中一般应 选用前后比为30dB的天线。
2013-7-14
22
I视图:表示天线安装在 哪个平台,离地高度, 对准的方向,馈线的布 放路由等
2013-7-14
23
俯视图:表示天线安装 在塔上哪个支撑脚、朝 向的方位、馈线路由等。
2013-7-14
24
山丘
拍照:把天线方向上 的环境拍下来; 如果是山或大建筑物, 需把视线上的大约距 离、山或楼的高度, 记录下来 民宅
2013-7-14 19
四、微波频率规划
1
微波频率规划
微波频段的选择应根据系统传输容量、通信网规划(近期、远期),并结合已建通信线路的 现状和当地实际条件综合考虑。比如目前在GSM系统中使用最多的微波频段为13GHz、 15GHz;在频率资源比较拥挤的地区(如北京市区)已经使用18GHz、23GHz;在市郊、农 村或山区,由于传输距离比较长,因此应考虑使用7GHz、8GHz。 在实际的通信网络中,射频波道的配置及极化设置原则上应尽可能降低系统可能出现的射频 干扰,减少射频波道的使用数量及种类,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该部分工作由网络设计工 程师结合实际电路的路由转折角等因素提出规划方案,请当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审批确定。
2013-7-14
11
二、微波工程建设应考虑的系统问题
2
微波设备类型的选择
微波设备类型的选择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传输容量:不同传输段的容量是根据通信网络结构及业务需求和长远发展来考虑确定的: 4/8/16E1: 简易小微波 N x STM-1:大微波 微波频率:微波频率的选择应根据当地频率资源的使用情况由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确定。频率 申请原则如下: A.传输距离大于20公里的我国南方地区或传输距离大于30公里的我国北方地区应选择10GHz 以下微波频段,如:2G、4G、5G、6G、7G、8G等频段。 B.传输距离在5 - 20公里的我国南方地区或传输距离在5 - 30公里的我国北方地区宜选择10GHz 以上微波频段,如:11G、13G、15G、18G等频段。 C.传输距离在0 - 5公里宜选择23GHz以上微波频段,如:23G、26G、38G等频段。 在微波频率资源非常拥挤且申请频率困难的地区,或用于应急通信系统、临时过度通信系统 可选用扩频微波设备,微波频率为2.4G、5.8G频段。 安装方式:安装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微波传输电路的通信质量等级及现场的安装条件。 全室内(Full-Indoor)型 室内/室外(Indoor/Outdoor)型 全室外(Full-Outdoor)型
3
机械结构
SDH室内系统 •155M复用接口 •中频电缆及接头 •电源逆变器
PDH微波的室内单元是直接的系统问题
1
微波传输应用环境
实现微波通信最基本的要求是具备良好的视通条件,即在A、B两个通信站微波天线之间不能 存在障碍物或地形凸起阻挡(特殊应用除外)。因此确定最佳的微波天线挂高对微波传输系 统通信质量非常重要。 数字微波通信线路传输段的断面类型可根据地形、气候等电波传播条件,可分为四种类型, 其主要划分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2013-7-14
6
一、数字微波传输产品结构
3
机械结构
室外系统
•直径1.2米,含天线的室 外单元; •直径110mm抱杆式安装
2013-7-14
7
一、数字微波传输产品结构
3
机械结构
天线在塔上安装示意图
直径大于1.2米的天线一 般尽量安装在较低的位 置,并且需要做好斜撑
2013-7-14
8
一、数字微波传输产品结构
2013-7-14
20
五、勘察设计实例
1、实地勘察、测量、拍照
2、计算和预测链路的通道、配置相关的设备
3、画图、预算、编制说明
2013-7-14
21
5.1勘察
1、常规勘察内容:机房平面图、设备安装 立面图、馈线路由图、铁塔示意图、天线安 装位置、主设备安装位置、取电端子、接地 端子、时钟端子;
2、其它图:整体府视图、I视图、微波路由 图、天线挂高图、频率分配图、剖面图、系 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