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打算报考2015政法干警考试的考生,从现在开始就要抓紧时间备考了,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的掌握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科目知识点,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特此为大家带来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的详细介绍,以期各位考生对政法干警专业综合有一个更好的复习。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的合法行为。

这是法律对于民事法律行为所下的定义,其含义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按当事人意思发生变动权利义务关系效果的合法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1.民事法律行为是私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由自然人、法人等私主体作出的行为,与政府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作出的国家行为、法院依审判权作出的裁判行为相区别。

民事法律行为是由自然人、法人依意思作出的变动民事关系的行为,而不是利用公权力作出的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
所谓合法,就是说它所追求的效果“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这说明自由是有边界的,任何人的行为不得以损害他人的权利或破坏公共秩序为代价。

这也是法律行为与违法行为的区别。

3.民事法律行为是表示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

所谓意思表示,是当事人想要实现一定效果的内心意思对外表示。

任何民事法律行为都必须具备意思表示这一要素,不具备意思表示,就不称其为民事法律行为。

4.民事法律行为是由意思决定效果的行为
民法的基本理念是意思自治,它主张人们在民事生活中自己做主,自己负责。

只要意思表示中所要实现的效果是合法的,法律就听任其依照内容发生法律效果,设定权利,负担义务,或使权利义务变更、终止。

更多信息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