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压力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工作压力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制80后工作压力调查一、前言:社会转型期, 20 岁至30 岁人群压力最大, 在中国, 处于这个时代的青年正是80 后,他们是即将步入社会或步入社会不久的新生代群体。

当80后员工走进职场成为员工队伍中的主流, 如何解决好80后员工的压力问题, 不但关系到员工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了加强对组织行为学学科的理解、应用及体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老师布置了80后工作压力的调查。

二、调查目的:获得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了解80后的工作压力状况,查找压力来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帮助降低80后工作压力,提高其工作绩效,促进企业发展。

三、概况描网络有效问卷28张。

四、问题分析我在设计问卷时,对工作压力按来源进行了分类,分类如下:工作负荷、人际关系、工作环境、职业发展、角色压力、组织系统。

针对每一个来源,都设计了一道相应的题目,以测试受访者是否受到该压力来源的影响而产生压力。

I.80工作压力概况描述1.80后普遍表示工作压力大图表1工作压力状况饼状图由图表1可知,80后工作压力状况略显严峻,表示工作压力大和非常大的受访者共计超过60%,只有6.4%受访者表示轻松。

工作压力过大对身体健康有显著影响,工作压力大的员工工作绩效相对较低,降低企业效率。

同时,个人与企业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如何有效降低员工的工作压力,对个人、企业、社会都有重大意义。

2.婚姻、性别对工作压力没有明显的影响图表3工作压力-性别折线图由图表2、3可看出,已婚工作压力大小的曲线与未婚工作压力大小的曲线基近重合,男性工作压力大小曲线与女性工作压力曲线也接近相等,说明工作压力与性别,婚否关系不大。

3.生产部门员工工作压力水平居首位,而财务部门只有少数受访者表示压力难以承受工作压力很大大一般没有压力部门人事10.3% 55.2% 31.0% 3.4%财务 5.4% 56.8% 29.7% 8.1%研发16.7% 41.7% 33.3% 8.3%市场12.5% 47.5% 32.5% 7.5%生产19.2% 46.2% 26.9% 7.7%合计15.3% 48.4% 29.9% 6.4%图表5工作压力-部门柱状图由图表4、5可得:各个部门表示压力大(包括非常大)的受访者所占比例差别不大,均为百分之六十二左右,分别为人事(65.5%)、生产(65.4%)、财务(62.2%)、市场(60%)、研发(58.4%)。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生产部门中65.4%的受访者表示压力大的同时,高工作压力达19.2%的受访者表示压力很大,难以承受,高出平均值接近4个百分点,生产部门工作压力水平位居各部门首位。

另一方面财务部门虽然有62.2%受访者表示压力大,但56.8%表示压力可以承受,表示工作压力无法承受的仅占5.4%,低于平均水平接近10个百分点。

4.工作压力大的80后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和高等学历人群图表6工作压力-学历折线图表格1工作压力与学历交叉制表综合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学历在大专以下,与工作工作压力呈负相关,在大专以上,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

工作压力最大的群体为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高达百分之一百,虽然数据可能有偏差,但足以说明低学历人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其次是研究生及以上人群,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压力大。

相比之下,中等学历人群表现出比较乐观的压力状况,感觉轻松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十二,同时,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受访者表示压力大。

初中及以下学历群体,是以农民工为主要代表的群体。

由于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大都比较艰辛,加上自身能力的不足,很容易受到各种压力来源的影响,如职业发展不明朗,薪酬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工作难度大,与同事及领导沟通不顺畅等。

而对于高学历人群来讲,出色的才能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可以获得更多机会,但随之要承担更大责任和压力,常常因竞争激烈、知识技能的储备更新、个人发展空间等方面的问题而产生压力感。

5.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员工压力水平位居首位图表7工作压力-工作时间柱状图由于工作时间在10年以上的受访者人数极少,为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我们在此选择10年以内的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图表7,我们可以得知,工作时间为0-2年的员工有78.4%表示压力大,工作时间为3-5年和6-9年的员工中分别有55.2%和63.5%表示压力大。

由此可以看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员工所受的压力最大,但这也并不意味着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工作压力会有所降低。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刚进入工作的受访者工作经验不足,二是随着职业年龄的增长,所需的工作要求也不断提升,员工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跟得上职业发展。

II.工作压力来源分析1.月收入——与工作压力总体上呈负相关图表8工作压力-月收入折线图在我们采访的人群中,月收入10000以上的人数也相当少,所以,为排除偶然因素影响,我们选取月收入10000以下的数据进行分析。

由图表8我们可以看出,表示压力大和压力很大的受访者比例均随着月收入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

2.工作负荷——负荷越大,工作压力越大问卷原题如下:2.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加班赶时间才能完成()A.完全不同意B.不同意C.中间程度D.同意E.完全同意图表9工作压力-工作负荷折线图在分析此题时,我们认为同意程度越高,工作负荷越大。

工作负荷的增加对工作压力的增加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由图表9可知,随着工作负荷的增加,表示压力大(包括非常大)的所占比例快速增大,相关性非常明显。

而且,工作负荷在超过中间程度以后,相当一部分原来能够承受住压力的人表示压力变得难以承受。

3.同事间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越差,工作压力越大问卷原题如下3.难以得到同事的理解和支持()A.完全不同意B.不同意C.中间程度D.同意E.完全同意图表10工作压力-同事间人际关系柱状图在分析此题时,我们认为同意程度越高,同事间人际关系越差。

通过分析图表10,我们可以发现,随着人际关系变差,表示工作压力大(包括非常大)的比例明显增加。

同时,我们还发现,在人际关系最差的时候,仍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工作没有压力,较之前有很大的上升。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有可能是在人群中存在某些性格比较内向,喜欢独处的人,人际关系的变化对其没有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数据不足造成分析结果产生误差,因为受访者中只有六个人表示完全同意难以得到同事的理解,而其中二人表示没有压力。

4.工作环境——工作环境越差,压力越大问卷原题如下4.在外抱怨工作环境很差()A.完全不同意B.不同意C.中间程度D.同意E.完全同意图表11工作压力-工作环境柱状图在分析此题时,我们认为同意程度越高,受访者所处工作环境越差由上表可知,随着工作环境变差,表示压力大(包括非常大)所占的比例总体呈增加趋势,选择“完全同意”的受访者中,高达百分之七十五表示压力大(包括非常大)。

5.职业发展——职业发展状况与工作压力之间无显著关联原题如下5.感觉升迁的机会很小,希望不大()A.完全不同意B.不同意C.中间程度D.同意E.完全同意在分析此题时,我们认为同意程度越高,职业发展前景越差。

由图标12我们可以看出,随着职业发展前景变得更差,工作压力水平只有微小的波动,无显著变化。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人们对社会环境的接受能力较强:在中国现行的各企业、单位任人唯亲,“拼爹”的社会条件下,关系是职业发展中几乎起决定因素,而当人们习惯并接受了这一现实的情况下,即使发展前景黯淡,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因为无法“拼爹”的人不会对升职抱太多的希望,没有过高的期望,也就不会有失望。

图表12工作压力-职业发展折线图6.公司制度评价图表13公司制度评价表图表14工作压力-公司制度评价交叉制图由图表13、14可知,公司制度方面存在的三个较严重的问题分别是:上级干预过多、组织结构僵化、公司薪酬制度不合理,分别有20%、31%、23%的受访者提出了该问题。

五、对策建议: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80后员工普遍表示压力大2.相比于其他部门,生产部门员工压力水平最高3.低等学历(初中及以下)和高等学历人群(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压力较大,中等学历(高中/中专、大专)人群压力状况比较乐观4.月收入、工作负荷、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四个因素对工作压力有显著影响5.公司制度方面存在的三个较严重的问题分别是组织结构僵化、上级干预过多、公司薪酬制度不合理。

现在,我将分别针对以上部分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1.关于如何解决生产部门员工的工作压力。

生产部门压力来源主要是工作负荷,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中国的企业文化。

中国的企业中,可能根本找不到有几家企业将“员工压力管理”写进企业文化宣言或企业文化手册之中,在数以千计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与规划中,“员工压力管理”依然没有列入。

中国的企业普遍把员工特别是生产部门员工当干活工具,不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超时加班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中国员工特别是生产部门员工的集体压抑。

员工压力是企业中最为真实存在的企业文化,但同时也是许多中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与表达时极力避开的字眼,并且在企业文化理论框架中从来不被关注、从未表述的重要一环。

我们希望领先的企业,将员工压力管理列在企业文化的核心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员工压力不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而是企业自己的责任,企业也必须为员工们的人生意义、理想与梦想承担起责任。

每一个员工都是一个创造体,他们不是干活的工具,更不是廉价劳动力,企业文化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员工的创造性,企业的发展是无数个鲜活的创造体被连接起来所爆发的强大集体能量。

2.关于如何解决高等学历和低等学历人群的压力问题。

a.低等学历人群:在个人层面员工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增强抗压能力;在组织层面,社会、企业要增加压力排减的渠道,合理制定工作制度、改善工作环境等措施来减少低学历员工的压力,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

b.高等学历人群:及时总结,妥善计划对所有的出色工作都记录在案,并不时查阅,一是总结经验,二是为自己寻找自信。

为将要进行的工作,制定一些短期计划,做尽可能细致的准备。

另外,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单位,特别是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的目的和作用是在于持续地提升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尽快地适应和满足各项新工作的要求。

3. 月收入,人际关系,工作环境问题a.月收入:完善薪酬制度(详见4.c)。

中国的税收很重是个公认的事实,政府从公民手中收取的税收过多,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当滞后。

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缓解中国员工工作压力的重要措施。

减轻员工经济负担,能够有效缓解员工因收入而产生的工作压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