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白山奇特的民风民俗

长白山奇特的民风民俗

文化作文 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话题作文分享
长白山奇特的民风民俗

本文是关于民风的话题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山神节:由于长白山盛产人参,虽然清初严设禁令不准人们进山
采挖,但是私采的人还是与年俱增的,特别是康熙后期,山东、河北
农民大量破产,这些破旧产农民为生活计便翻山过海来到长白山老林
子里偷入禁区采挖,络绎不绝。进山采挖人参,俗称“放山”,是一
项十分艰苦危险的劳动。既要躲避官府的缉拿,又要与严酷的大自然
环境作斗争,因此需要由五、七人或十几人组织起来集体行动。领头
的叫“把头”,人多时再设个“二把头”。进山时,先由把头领着大
伙祭拜山神爷(俗称老把头),烧香摆供,磕头许愿,祷词曰:“山神
爷老把头在上,弟子进山取货,请给指路,让我样开眼,拿了大货,
发了大财,回来一定杀鸡宰猪给你还愿。” 放山季节一般是开始
于农历三月清明至白露期间,这时的采参叫作“放芽草市”,也叫
“放扫帚市”,六七月叫“放红榔头市”。由于放山是在农历三月开
始,故而人们将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十,作为山神爷把头节。山里农家,
特别是进山挖参的人都要烧香上供,给山神爷把头过生日,人家做些
好吃的举杯庆祝。祭祀时,还有一套似唱非唱的祷告词,曰:
“家住莱阳本姓孙,翻山跨海来挖参,三天吃了个喇喇蛄,挖不
到人参不甘心!”
人参节:近几年来,长白山区的抚松、浑江、通化等市县,常于
每年七、八月间举行人参节。届时,全城张灯结彩,载歌载舞,展开
文化作文 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话题作文分享
一片以人参为主题的文化娱乐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浓厚的山区
特色和风韵,有许多精彩的地方是外地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因此,
每年节日期间吸引来大量游客,其中有许多外地的以及国外的客商趁
此机会来洽谈生意要,协商各种投资与开发项目。
在人参节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中,最具有地方特色的,莫过于
“摹拟式深山采参活动” 。参加这项旅游活动的人,事先都要穿上
当年放山人的服装,带上蚊帽,背上背筐,分头地拿上剪刀、快斧、
铲子、鹿骨、签子、索宝绲、铜钱、红头绳等器具,然后由把头带领
进山,按照事先设置好的路线进山挖宝。当把头将他们带到预定的地
点后,把头在前面用索宝棍拨开草丛放“头棍”,在他旁边的三把头
放“二棍”,然后一字排开每人相距十米左右,放“三棍”、“四棍”,
最边上的人叫“放边棍”。这样的并排前进寻找,叫作“压趟子”。
按照当年的老规矩,压上趟子后,人们便不准说笑打闹,必须聚精会
神地寻找。有谁发现了人参,便高声喊:“棒槌!”这叫作“喊山”,
别人听见后,立即接问:“几品叶?”这叫作“应山”。喊山人发现
瞅准后,马上回答说,三品叶或者是四品叶、五品叶。
按照当地人的习惯,管人参都叫棒槌;人参鸟叫棒槌鸟。几品叶
是指人参枝几簇对生的叶子而言。品叶越高,人参的生长年限越长,
价钱也就越高。如果发现有数棵人参生长在一起的,便叫“几品是堆”
或“几品叶片”。
喊山过后,大家便赶凑过来,由把头带领挖参。挖之前先用两端
拴铜钱的红头绳将参系住
文化作文 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话题作文分享
(据说是怕人参跑了,实际是取得准确定位的意思),然后用树棍
支个架子将人参罩住,这才能动铲子破土挖参。遇到参须子要特别小
心谨慎,一根也不能挖断。挖断须子的参,便不那么值钱了。等到把
须子周围的土用鹿骨签子都剔除干净后,便由把头将人参起出来,然
后有人剥下附近的桦树皮将它包好。
整个采参过程,规定十分严格,操作十分谨慎,也带有一股神秘
的色彩。摹拟采参活动,也必须完全按照这个规程来做,因此也就倍
感到有味道,而且,由于事先在旅游路线上都栽埋下了人参,所以参
加者一般都能找到人参的,因此操作起来情趣盎然,决不会扫兴而归,
一棵也找不到的。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