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材料
自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会议召开之后,
我们认真对团省委书记丁小强在会上的讲话和会议精神进行了贯彻落
实,组织团干部对团省委下发的《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
会组织团的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做好2010年全省企业和新社会组织
团建工作的通知》进行了再次深入的学习和宣传,并与县委组织部、
县委统战部、县民政局联合下发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全县各级党、团
组织进一步落实党建带团建,集中精力做好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的
团组织建设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工作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阳新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增
强,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非公有制企
业54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5家,从业人员38700余人。我们在
加强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团建工作领导。3
月18日,我们借助县委组织部门在非公企业抓党建的契机,依托组织
部门的资源和力量,联合有关部门召开了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
织团建工作动员会,各镇(区)组织书记、组织委员、团委书记,县
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团县委以及县直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团县委对我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立团组织的现状及存
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建立团组织的目标和时间进度进行了安排。
二是统筹安排,明确任务,夯实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基础。根据我
县实际情况,我们将全县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团建工作共
分三大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4月份—6月份调查摸底阶段。这一阶
段内由各级团组织负责对本辖区、系统内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
的相关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准确把握团员青年群体分布的实际情况,
做到“四个摸清”,即摸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数量和具体单
位名称;摸清团员青年的人数;摸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管
理者对建团的态度;摸清部分率先建团的企业共青团工作开展情况和
存在问题。第二阶段是7月份—9月份开展的集中组建阶段。在这一
阶段中,各有关单位团组织要根据不同组织的实际情况,对具备单独
建团的要建立健全团组织,对不具备单独建团的组织,即所在单位团
员不足3名的,要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采取行业联
合组建、行政区域组建、经济区域组建等多种形式做好组建工作,并
将这次团建工作纳入团组织年终考核目标;对于没有团员的非公经济
组织和社会组织,要采取当地团组织委派团建联络员的形式组织其开
展团建工作,一旦条件成熟要及时组建,努力做到应建尽建、建后防
瘫。第三阶段是计划在10月份开展的总结培训阶段,在全县非公经济
组织团建工作结束后,我们将对全年的非公企业团建工作进行认真总
结,对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暴露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反思,对下一
年的工作进行早着手、早规划、早行动。同时,针对新任各非公经济
企业团组织负责人开展集中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工作水平和综
合素质,为更好地开展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加大宣传,扩大影响,营造非公企业团建工作良好氛围。我
们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宣传优势,利用已经成型的“四位一体”宣传模
式对全县的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在网站、电视、广播上进行深入的宣传
报道,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在今年4月—6月份我们开展了首届
“阳新县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评选活动。我们紧紧围绕“走进创业
者、服务创业者、学习创业者、争做创业者”这一主题, 将在阳新经
济社会建设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一批优秀青年企业家进行了全方
位的宣传报道,全面展示了当代阳新青年的风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
效果。与此同时,我们也将这些青年企业家凝聚在了团组织周围,也
使他们亲身体会到了团组织的社会作用,这次当选“十大杰出青年企
业家”的杨业全、张远见率先在自己的企业中成立了团组织,为其他
企业家树立了表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一是企业团组织组建存在阻力。一方面是企业负责人对团建工作
的认识不高,认为团组织的建立对企业的发展帮助不大,开展团活动
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这是导致阻碍团建工作进程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在我县投资的一家台资企业宝加鞋业的负责人明确表示只做生
意,不问政治,不参与党建、团建。另一方面,企业内缺乏熟悉团务
的人员负责团建工作,而且我县大部分乡镇、经贸系统团组织干部多
是兼职,自身的能力和精力都十分有限,部分基层团干的业务水平和
综合素质又亟待提高,基层一线缺乏有能力、有魄力的人来直接推动
非公企业团建工作。乡镇、经贸系统团组织在非公企业团建中居于龙
头地位,没有一个坚强、成熟的基层团组织引导、督促,非公团建的
运作困难重重。
二是团活动与青年的需求、企业的发展脱节。当今,青年群体的
知识层次、价值观念、需求爱好等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比如有从事科
研和管理的青年骨干,也有一线生产工人;有本地青年,也有从外地
引进的青年人才,他们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但是团活动往往是
简单地用一项或一类活动来涵盖整个青年群体,即使团组织组建了起
来,团员队伍壮大了起来,大部分团员也将不热衷于参加活动,离组
织越来越远,最终会导致团建名存实亡。
三是青年团员流失严重。我县35岁以下青年群体大约为20万人,
其中有一半选择了外出务工,尤其是农村基层,团员青年流失现象最
为严重,村级团组织“空壳”现象普遍存在。我县辖区内企业大多数
规模较小,多属家族式管理企业,对青年人没有足够的吸引力,青年
人数少,团员比例低。大部分非公企业在乡镇,企业类型以冶金、开
采居多,据统计,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多数企业仅有个
别35岁以下青年,大部分的乡镇小型企业团员数量为0,并且流动性
大,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四、对今后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非公企业团建是一个长期的过
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部分团干部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存在畏
难情绪,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团组织对非公企业团建工作仍然存在思
想不统一、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状况。因此我们建议非公企业
团建工作必须要科学规划,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为此我县非公企业
团建工作将采取一个“先大后小、先城后乡、先易后难”的方式推进,
即率先完成规模以上企业、城区企业、与共青团工作有联系的企业的
团建工作,待非公团建工作在全县形成一定的基础和影响之后再全力
做好规模以下企业、乡镇企业、团建难度较大的企业的团建工作。
二是要务求实效,不能贪大求全。团建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
作,是当前共青团加强自身建设,扩大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一条必
由之路,因此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就必须做到“建一个、成一个、活一
个”。 目前,根据前期摸底调查,全县仍在经营的非公经济组织有549
家,要完成团建任务可谓任重道远,因此必须分清这次非公团建工作
的轻重主次,学会抓重点,不要贪大求全、一哄而上,要集中精力做
好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和已建立党组织企业的团建工作,不能因为任务
过重、战线过长而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
三是要协同作战,不能单打独斗。就目前看来,我们无论从人力、
财力、物力上来说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要做好非公企业团建工作仅
仅依靠团组织自身力量是不现实的。比如,涉及到兴国镇的163家非
公经济组织的团建工作仅靠镇团委的两三个兼职团干去完成那是不可
能的,要依靠和发挥组织、工会、经济、科技、商务等部门的联动作
用,充分利用企业党支部、工会、行业协会的阵地和资源,推进团组
织工作的全面展开,整合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推行“党、工、团、
行共建一体化”模式,即从企业实际出发,以党组织、工会组织为载
体,建立健全党工团组织网络,积极开展团组织的工作,做到党组织、
工会、共青团、行业协会人员相互协助,工作形成合力,弥补工作经
费、场所、人际网络不充足的劣势。
五、其他工作进展
一是返乡青年农民工培训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我们以 “服务
青年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为宗旨,以“寻找就业信息,挖掘用工岗
位”为重点,先后与有关部门举办青工技能培训班24期,培训人员
5000余人次,先后提供工作岗位3000余个, 为1758名青年解决了
工作问题,为缓解我县就业压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
二是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不断深入。在扶持农村青年创业
方面,我们针对部分创业青年面临的资金难题,与阳新县农村信用合
作社正式签署《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协议》,共同实施农村青年
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手续等方面给予优惠
政策。截至目前,各镇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共为19名经营信誉度较高、
创业前景较好、社会辐射作用较广的农村创业青年提供了95万元的创
业贷款。
三是扎实做好“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岗位对接工作。6月份
是大中专毕业生职业生涯起步阶段,也是在校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大
好时期。为帮助这些大中专的学生就业创业见习,我们积极响应上级
团组织的号召,组织本县“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阳新富尔宝农牧
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提供青年就业见习岗位60余个,先后走进
湖北师范学院、黄石理工学院等大中专校园,与需要就业见习的学生
进行面对面的“岗位对接”。截止目前,已经达成见习意向协议的33
人,已帮助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上岗就业22人。岗位对接
活动在用人单位和大中专毕业生间架起了“招工就业快车道”,受到大
学生们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