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卷第3期 2013年5月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Edition) http://www.journals.zjU.edu.cn/sci
神经元电生理学等效电路模型及参数特性研究 周 霆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从考虑神经元轴突朗飞结的电缆模型入手,根据脑磁图和电磁场理论的“场路一致性”原理,讨论了应该从 著名的Hodgkin—Huxley一阶静态等效电路扩展为二阶动态电路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具体的计算实例进一 步研究电生理学材料参数膜电容C和电感L的频率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有髓神经元纤维轴向信号传递速度越快, 其电容和电感值就越小.
关键词:朗飞结;场路一致性;动态电路;电生理学材料参数 中图分类号:()44;R 3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497(2013)03-285—06
ZHOU Ting(College of Physics and In formation Engineering,F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Research on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and parameter characteristics of neuro-electrophysiology.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Edition),2013,40(3):285—290 Abstract:By taking neuraxon Ranvier node circuit model,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and consistency princi— pie of fields and electronic circuits theory into account,the rationality and necessity of extending famous Hodgkin- Huxley first—order static equivalent circuit to two—order dynamical circuit are discussed.Furthermore,the frequency property of membranous capacitance C and inductance L Of electrophysiology material parameters are also studied with a detail calculating cas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icker the myelinated nerve fiber transmits the signal,the smaller the membranous capacitance and inductance values are.
Key Words:neuraxon Ranvier node;consistency principle of fields and circuit;dynamic circuit;electrophysiology materia1 parameters
0 引 言 对神经元电学模型的等效电路中,是否存在电 生理学参数电感L的问题,学术界目前有2种截然 不同的观点,以文献[1]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在 Hodgkin—Huxley电路中(见图1),只有电阻和电 容,电感参数L是不存在的,理由是该电路中的电 荷不能发生突变,实际神经元细胞动作电位复杂的 时相过程,能不断自动适应外界刺激并做出反应,其 自主调控机制不会产生惯性,因而使用图1的一阶 静态电路(只包含电阻和电容)已经足够,国内学者 中尤以熟悉上述HH模型,并受该模型曾获诺贝尔 奖的影响,使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数居多.另一部分如 文献[2,3]介绍(见图2),在神经元模型中不但有生 理学材料参数电感L,而且在复杂的能量计算过程 中,电感L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理由是“在静态 电位下,磁场强度很弱可以忽略,而神经元刺激下有 动作电位时,离子电荷的剧烈运动产生的磁场要大 得多,因而必须用电感L来表示”,这一结论与文献 [4]中“哺乳动物大脑皮层中神经信号的传递是一个 代价昂贵的能量支出过程”是不谋而合的.究竟哪一 种观点比较正确和符合实际是本文研究的主要 问题.
收稿日期:2012-01—18.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AO8OO6);福州大学校科研资助项目(022240). 作者简介:周霆(1973一),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非平稳信号分析与信息处理研究 286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第4O卷 图1 HH模型等效电路 ] Fig.1 Equivalent circuit of H H model
图2第m个神经元等效电路模型[ ] Fig.2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of the ruth neuron[ ]
脑磁图与场路一致性原理 人体磁场产生的原因有2个:其一是生物电流 产生的磁场,遵从比奥沙伐定律,电场的去极化或复 极化过程引起磁场极性的变化.其二是源于磁性物 质在人体内的滞留,但严格说来后者不能称作生物磁 场.人体心磁强度大约在1O G(或lO 。T),而脑磁 强度大约在10 ~10 G.脑磁频率为0.5~3O Hz. 目前,商用SQUID技术发达国家美、英等完全可以测 出这种强度和变化梯度在1O G・Hz ,2・cm 的微弱人体磁场.但脑磁实用仪器和技术真正临床 是在1975年以后,比脑电图的应用迟了40年,由于 它无需安装电极、测量简单、方便快捷、定位精确、可 单独或与脑电图配合应用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 注.与脑电图对应的各种脑磁 、G、 节律都已测出 并经相互比较表明:两者之间特征规律大致相同,除 睡眠外,位相之间的相关性较好,但二者在偶极子 定位方向的敏感程度上有很大不同:脑电在头部 球状模型的径向上比较敏感,而脑磁则对切向变 化比较敏感.时至今日,有一点已经完全可以肯 定:脑电和脑磁的共同存在及其相互关系符合电 磁场理论的Maxwell方程和Biot-Savart定律.这 就是 r J r r ×H dA一旱I(叫 +∞ )dr+I aE dr,(1)
J d£J r J
式中E、H分别为电场和磁场矢量场,oo 、03 、 E 分 别为磁能密度、电能密度和损耗功率.式(1)表明对 封闭曲面A面积分所表达的进入该曲面内的总功 率等于每秒内电场和磁场能量的增加以及体积内损 耗功率之代数和. 电磁场理论中的场路一致性原理指出,在电磁 行波方程中,将电场E 换成电压,磁场H 换成电 流,介电常数e换成单位长度的电容C,磁导率 换 成单位长度的电感L,就可以得到传输线的相应方 程式,二者完全对应的等价关系列于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相位系数I8(电磁波或传输 电流沿Z向传播单位距离时相位的改变)和电路的 特性阻抗都含有电感参数L,因此,把神经元电路模 型简单等效为“静态”时不变系统、传输相位不变、与 电感L无关的一阶方程并不符合实际. 首先,考察最原始的HH方程(见图1): J1厂 c 一一gN m h(v-EN )一gKn (V--EK)一 J— gI (V--EI )+Ioxt uIl—d )(1一 )一 ( ) 一 ( , ,^), (2) r"( ) 式中膜电容C 一1 F・em,V为动作电位,g , g ,gt 为3种离子通道的最大电导,E ,E ,EI 为 阈值(静态电位), ,m,h为通道门打开的概率,r , r ,r 为各通道的特征时间(弛豫时间,延迟时间), I 为边界上其他神经元的输入电流.很明显这是一 个最简单的一阶Kirchhof{电流平衡KCL表达式, 它反映的只是电流的连续性要求,以Na 通道为 例,方程的右端各项可改写为 dV, Namah, 一"Nam3gN m hv gN hE—N . 一一 一,z一 'z 一 a. (3) 式(3)所表示的膜电阻伏安特性 一i关系如图 3所示.图3中,当I i I< 时,至少有一段膜电阻具 有“负电阻”特性:即随着电流减小,电压反而会加 大,即电阻不消耗能量,反而向电路提供能量,使神 经元活动加快,从而改变电路的工作状态.笔者重点 关心的是Q ~Q 4个状态点的运动.由于电容C> JT, 0,由式(3),在任何时间t,当i<0, >0,即图中下 U£ 半平面上的动态点随时间向右移动,相反,上半平面 动态点向左移动,分别移至A、C 2点后便不能再 JT, 动,但A、c 2点的电流均不为零且 ≠0,因此A、c 2点均不是最终平衡点或稳态点,这就与非线性动 力学中要求动态点移动的最终结果必须是平衡点或 稳态点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的根本原因就是文献
●●●●I、),,●●J●l 第3期 周 霆:神经元电生理学等效电路模型及参数特性研究 287 [1]中等效电路(图1)没有考虑电感参数L的结果, 因此难以反映真实神经元的工作情况. 表1 场路一致性的完全对应关系表 Table 1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netic fields and circuits
注E 和u 的上标士号表示波分别沿着 轴的正向或反向传输,具有交变振荡特性;对具有复介电常数的损耗媒质,电导率 为介电 常数的虚数,即Ef=e—j /e=s 一j ,说明损耗主要表现为电场作用下介质被极化时产生的阻尼抗拒,且与谐波振荡频率有关,即 — e。.
一 。
f, Q/
\ Q /。 /Q 一f
图3 HH方程的膜电阻伏安特性瞌线 Fig.3 Volt—ampere curve of membranous resistance in H H function 其次,脑电/N磁的交变振荡特性,可从脑电图/ 脑磁图的实测信号中直接判断出来,而交变振荡频 率 直接与阻、容、抗三者有关,只有在电阻、电容 和电感组成的二阶动态电路中,当外施激励为电压 后其响应状态变量为电容电压“ (或电感电流i ), 可以表达为:
( g e&'--Pl e&t)一 e a,sin(cot ,
—Uo e-at sin £,U1.一一—Uocoo e-at sin(cot--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