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摘要:目的:了解、解决住院病人最需求的护理项目,从而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求。
方法:对170例自愿接受调查的住院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并进行效果评价。
关键词:住院病人;需求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057-02住院病人需求护理调查表的结果统计与分析张娟*罗小兰*齐小向**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人民医院(722200)2012年7月3日收稿“患者第一”的核心价值观是医疗服务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态度上,更应该是行动上的表现[1],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
2010年5月~2011年4月,对我院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内科17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需求调查,通过统计了解各年龄阶段、文化程度患者的需求,从而从患者最迫切的需求着手,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1年4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及心血管内科的170例住院患者,所有病人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年龄15~72岁,其中男性97例,占57.11%;女性73例,占42.89%。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2例,占42.35%;高中或中专65例,占38.24%;大专及以上33例,占19.41%。
职业:离退休25例,占14.71%;干部29例,占17.05%;工人31例,占18.24%;学生21例,占12.35%;农民64例,占37.65%。
住院时间:16~45(25.56±8.38)天。
2方法2.1成立调查小组:调查小组由2名高年资护士长及1名工作认真踏实并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护理部干事组成。
护理部主任担任组长,主要负责小组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组员在组长的指导下实施计划,并指导患者正确填写调查表内容,不能使用诱导性语言。
2.2问卷发放:采用自制问卷的方式,由小组成员对住院10天以上的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当面填写、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70份,有效回收率100%。
2.3问卷内容:调查项目根据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问题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服务、技能、收费三个方面。
以提问的形式,共有7个条目,包括刚入院您最想知道什么?在住院期间您觉得有哪些不方便?您能否接受护士的帮助?护士做到以下哪些您就认为是满意的护理服务?您选择护理技术还是态度?护士是否影响了您的休息?住院的费用您能接受的程度?每个项目均有4~7条项目,有肯定和否定两个选项,均为单项选择题。
2.4统计方法: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使用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运用X 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3结果170例住院患者对护理的需求调查结果见表1。
表1不同文化程度住院患者需求的比较[n(%)]4讨论4.1对高级业务技术的需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患者就医的目的不再只是要求解除疾病,还要尽可能恢复健康,并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3]。
根据结果显示,各文化程度的患者对技术的要求都比较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护士的操作技能培训。
因此,从2011年5月开始,我院对护士进行了分层次培训。
在季度安排中,确定每月理论和操作的学习内容,注重内容的具体化、实用性。
要求5年以下的护士对每月的学习内容能够理解、背诵、应用,熟练掌握融会贯通,利用班内、班外时间练习操作,使人人能将操作规范、灵活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每月底护理部对百余名青工逐人进行考核,理论采用口述的形式,既达到了熟知内容的目的又锻炼了青工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增加了她们的自信心。
5年以上的人员每季度培训考核一次,做到人人过关并成绩优异。
对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后,每个护士均能结合临床实践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使健康教育内容更有实质性和专科性。
4.2对药物知识的需求:有研究表明,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知识普遍缺乏,尤其对冠心病常用药物的正确服用时间、药物的不良反应等[4]。
因此,从“优质护理示范服务工程”在我院开展以来,作为试点病区之一的心内科,要求心内科的医护人员需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的目的、作用、药物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提高患者对药物重要性的认识,避免自行减药和停药。
护理人员的责任不仅要参与治疗疾病,还参与用药健康教育[5]。
4.3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及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也向更高层次转变[6],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增加。
对此,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工作。
4.3.1强化入院宣教。
重新整理修订入院宣教的内容,要求每位护士掌握其内容并作为月考核项目,先由护士长示范,再督促指导责任护士,使入院宣教规范化、常规化。
护理部督查实施情况,由护士长评估病人对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发现落实是否完善、灵活、有个体针对性,进而对工作进行改进提高,得到了病人的极大肯定。
4.3.2为了更好地对病人实行健康教育,对每位病人制定出了适合自己的“出院健康教育处方”。
健康教育处方内容是一病一方,针对某种疾病,明确告诉患者应如何科学地做好自我保健,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学习和掌握自身疾病预防、康复知识与功能锻炼的时间和具体方法,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在处方下方提供有医生填写的出院医嘱部分,不仅可对不同病人的病情留下针对性医嘱,也可为患者提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5对费用方面5.1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时间增加,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使护士对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整体护理,要求将健康教育融入到工作中,在进行基础护理各项治疗前、中、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可以使患者更多地理解疾病相关知识,能自觉配合治疗、护理,从而更具体、更实在、更全面地满足患者健康的需要。
医生能随时得到护士关于患者的准确信息,减少不必要的治疗,从而减少了病人的住院费用。
5.2自从进行住院患者需求调查以后,每日为病人打印住院费用清单,由责任护士发放至病人,对于有疑问的项目,由护士长亲自解释费用的去向和用途,提高了病人的知情权,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5.3“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实现了“不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明显降低了陪护率”。
此举可以减轻住院患者的护理支出和家属的负担。
同时,也使护理人员对护理内涵重新审视,从观念上转变,认识到基础护理是护理的根本。
由于重视护士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再加上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到位,使陪护率降低,病区秩序、修养环境明显好转,节约了科室的支出成本,也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
项目例数(n )初中以下高中或中专大专或以上人数比率人数比率人数比率服务17078(45.88%)56(32.94%)36(21.18%)技能17057(33.53%)55(32.35%)58(34.12%)收费高17089(52.35%)49(28.82%)32(18.83%)P 值<0.05<0.05<0.0557内蒙古中医药*银川市西夏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750000)2012年7月10日收稿摘要:目的:为了了解本辖区已婚育龄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以便科学地指导乳腺保健工作,制定相应干预措施。
方法:在2006年10月~2010年9月间,对西夏区两镇、六个街道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三查”的同时,应用红外乳腺检查仪免费进行乳房透查。
结果:检查35628例,查出患乳腺疾病的人数为12384例,总体患病率为34.76%。
其中,乳腺增生症患病率33.39%,乳腺纤维瘤患病率0.95%,乳腺炎患病率0.21%,溢乳症患病率0.03%,乳腺肿瘤患病率0.08%。
乳腺增生症患病率较高,其患病率以30~49岁年龄组较高,乳腺纤维瘤患病率20~29岁年龄组较高,乳腺癌患病率以40岁以上年龄组较高,经对照分析有显著的差异(P <0.01)。
结论:坚持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普治工作,可以降低乳腺疾病发病率,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关键词:育龄妇女;乳腺疾病;红外乳腺检查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058-0235628例育龄妇女乳腺疾病普查结果分析王秀梅*金桃花*近年来,妇女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
因此,育龄妇女是乳腺疾病的重点防治对象。
为了解本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的乳腺疾病患病情况,在2006年10月~2010年9月间,对西夏区两镇、六个街道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三查”的同时,应用红外乳腺检查仪免费进行乳房透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普查对象:普查对象为西夏区两镇、六个街道的已婚育龄妇女,共计35628例,年龄为20~49岁之间。
1.2普查方法及诊断标准:参照第六版外科学诊断方法及标准[2]。
1.检查仪器:徐州雷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产的L —EO1200红外乳腺检查仪。
1.3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2.1乳腺疾病患病率:共普查了35628例,查出各种乳腺疾病12384例,其患病情况见表1。
乳腺增生症位居首位,患病率最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 <0.01)。
表12006~2010年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2.2乳腺疾病与年龄的关系:将年龄分为三个组,12384例乳腺疾病患者中,乳腺增生症患病率为30~39岁年龄组较高,乳腺纤维腺瘤患病率为20~29岁年龄组较高,乳腺肿瘤以40岁以上年龄较高,详见表2。
可见各年龄段乳腺增生症的患病率有一定的差异性,并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表2不同年龄段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2.3乳腺疾病与职业的关系:普查结果显示,乳腺增生症的患病率以干部、教(职)工为首(P >0.0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表3乳腺疾病患者的职业分布情况3讨论本次普查结果显示,乳腺各类疾病中,乳腺增生症的患病率居于首位,患病率达33.39%。
乳腺疾病的患病率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
乳腺增生症患病年龄以20~49岁多见,但以30~49岁为患病高峰。
这说明该病与性腺和内分泌旺盛或紊乱有关。
女性在性成熟期(18~45岁)黄体酮水平降低,雌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升高。
机体雌激素过度刺激而缺乏孕酮的保护作用,是导致乳腺增生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资料显示,典型增生性病变,15年累计癌变率为1~4%,所以,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应定期复查、服药治疗、跟踪随访,预防癌变[3]。
普查结果:乳腺纤维腺瘤的患病率20~29岁年龄组为1.85%,大大高于30岁以上年龄组,表明纤维腺瘤与雌激素作用活跃密切相关,好发于性功能旺盛的年龄(18~25岁)[4]。
本次普查共查出75例乳腺炎患者都处于哺乳期,系产后免疫力低下,乳汁淤积或有乳头损伤,细菌趁机侵入所致。
因此,这组年龄的妇女正是生育及哺乳期要加强乳房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她们掌握母乳喂养及哺乳体位乳房护理等知识、避免乳房疾病的发生。
乳腺癌在40岁以后患病率逐渐增高,故40岁以上的妇女属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