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到 中外比较文学史课后答案

知到 中外比较文学史课后答案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跨文化研究应该既要注意它的文化之间的差异,但是更多的要注意差异下面之间能够沟通不同文化之间一些__的方面。 选项: A:本土性 B:政治性 C:共同性 D:社会性 答案: 【共同性 】 2、 问题:要使一个文学经典成为世界上流通的文学经典,要采用__的语言。 选项: A:世界范围内流通的 B:使用人数最多的 C:历史最为悠久的 D:书写最为简便的 答案: 【世界范围内流通的 】 3、 问题:比较文学从19世纪到20世纪,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当前都还是一个以西方为中心的一个学科,而__是当代的学者非常重要的一个认识。 选项: A:超越西方中心主义 B:超越东方中心主义 C:继续西方中心主义 D:形成东方中心主义 答案: 【超越西方中心主义 】 4、 问题:17、18世纪以及近代所有西方人都认为自己的文化非常发达,他们是文明的代表,非西方则是落后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5、 问题:世界文学是一个固定的概念。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6、 问题:哈佛大学的大卫·丹穆若什在他的《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认为,超出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在世界上更广泛的范围内流通的作品,才是世界文学的作品。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7、 问题:做一个好的比较文学学者,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8、 问题:差异是使一个文化具备其独特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没有文化差异就没有独特的文化。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9、 问题:哈佛大学的大卫·丹穆若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中认为世界文学是 __。 选项: A:世界各国文学的总和 B:世界范围内流通的文学 C:西方经典文学 D:非西方经典文学 答案: 【世界范围内流通的文学】 10、 问题:___是使文学作品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通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选项: A:翻译 B:文学批评 C:学术著作 D:原著出版 答案: 【翻译 】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 爱默生所引领的_____,是一场思想与文化的解放运动,被誉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选项: A:浪漫主义运动 B:超验主义运动 C:垮掉派运动 D:反文化运动 答案: 【超验主义运动】 2、 问题: _____被美国林肯总统称为“美国精神的先知”、“美国的孔子”。 选项: A:白璧德 B:爱默生 C:惠特曼 D:庞德 答案: 【爱默生】 3、 问题: 儒家的道德理想和生活方式与超验主义_____的主张是不谋而合的。 选项: A:重物质轻精神 B:重物质轻文化 C:重文化轻物质 D:重精神轻物质 答案: 【重精神轻物质】 4、 问题: 爱默生认为个人是从_____所赋予的独特体验中,获得智慧与真理,从而实现内在神性。 选项: A:直觉 B:感觉 C:本能 D:理性 答案: 【直觉】 5、 问题: 超验主义的主要思想包括__。 选项: A:强调精神,或超灵 B:强调个人的重要性 C:主张回归自然 D:主张科技进步 答案: 【强调精神,或超灵 ,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主张回归自然】 6、 问题: 爱默生思想和孔子学说上的契合点有__。 选项: A:“天人观” B:“人生观” C:“人性观” D:“道德观” 答案: 【“天人观”,“人性观” ,“道德观”】 7、 问题: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和禅宗都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哪些途径来实现自我的完善? 选项: A:依赖自己 B:信赖直觉 C:回归自然 D:借助科技 答案: 【依赖自己,信赖直觉,回归自然】 8、 问题: 唯一神教是基督教派的一种,强调“三位一体”说。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9、 问题: 爱默生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青睐,只是因为儒家思想与爱默生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0、 问题: 爱默生和中国的禅宗都认为人是可以自我完善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庞德从费诺罗萨的手稿中挑选出19首诗歌将其译成英文,于1915年出版 _____。 选项: A:《华夏集》 B:《诗章》 C:《仪式》 D:《面具》 答案: 【《华夏集》 】 * 本部分为付费内容,您已获得阅读权限 2、 问题:庞德积极倡导诗歌革新运动,发起了漩涡派运动以及_____。 选项: A:表现主义运动 B:象征主义文学运动 C:意象主义运动 D:现代主义文学运动 答案: 【意象主义运动 】 3、 问题:庞德推崇《大学》在于它所宣扬的_____。 选项: A:“道德观” B:“秩序观” C:“天命观” D:“人生观” 答案: 【“秩序观” 】 4、 问题:庞德不仅对中国古诗感兴趣,也对中国佛教很感兴趣。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5、 问题:庞德极具语言天赋,他的法语、意大利语和中文都是非常娴熟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6、 问题:庞德的代表作《诗章》体现了儒家经典带给庞德的影响。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7、 问题:庞德的经济主张过于偏激。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8、 问题:庞德翻译中国经典诗歌时,受到了钱钟书先生的不少帮助。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9、 问题:庞德翻译出版的儒家经典有哪些? 选项: A:《论语》 B:《诗经》 C:《中庸》 D:《大学》 答案: 【《论语》,《诗经》 ,《中庸》,《大学》】 10、 问题:1912年,庞德与几位意象主义运动的创始人提出意象主义的三原则是 __。 选项: A:对于所写之“物”,要用直接处理的方法 B:决不使用任何对表达没有作用的字 C:按照一架节拍器的节拍来写诗 D:按照富有音乐性的词句的先后关联来写诗 答案: 【对于所写之“物”,要用直接处理的方法,决不使用任何对表达没有作用的字,按照富有音乐性的词句的先后关联来写诗】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汉诗百首》中,雷克思罗斯选译了35首_____的诗。 选项: A:李白 B:李清照 C:白居易 D:杜甫 答案: 【杜甫】 2、 问题:雷克思罗斯将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译成了_____。 选项: A:two golden orioles B:two yellow orioles C:a pair of golden orioles D:a Pair of yellow orioles 答案: 【a pair of golden orioles】 3、 问题:雷克思罗斯的诗中常借中国古诗中__这一意象来表示离别和思念。 选项: A:海岸 B:蟋蟀 C:落叶 D:月亮 答案: 【蟋蟀】 4、 问题: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是美国著名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被称为“垮掉派之父”。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5、 问题:雷克思罗斯在翻译中国古诗时,有时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原诗进行改译。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6、 问题: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结构单位,它们是一些具象性的词语,具有相对稳定性。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7、 问题:雷克思罗斯所谓的“诗境”,与朱光潜所说的 “诗的境界”不同。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8、 问题:雷克思罗斯的《心之苑,苑之心》与中国古诗_中所传递的情感信息非常相似。 选项: A:《迢迢牵牛星》 B:《咏怀》 C:《静夜思》 D:《悼亡妻》 答案: 【《迢迢牵牛星》】 9、 问题:雷克思罗斯认为__是中国古诗的一种基本技巧。 选项: A:意境 B:意象 C:诗境 D:诗意 答案: 【诗境】 10、 问题:雷克思罗斯与中国学者钟玲合译的诗有__。 选项: A:《汉诗百首》 B:《爱与流年:续汉诗百首》 C:《兰舟:中国女诗人诗选》 D:《李清照诗词全集》 答案: 【《兰舟:中国女诗人诗选》 ,《李清照诗词全集》】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 问题:《在战争时期》共有( )首十四行诗。 选项: A:26 B:27 C:28 D:29 答案: 【27】 2、 问题:奥德获得国的奖项有: 选项: A:普利策奖 B:美国博林根诗歌奖 C:美国全国图书奖 D:诺贝尔文学奖 答案: 【普利策奖,美国博林根诗歌奖,美国全国图书奖】 3、 问题:奥登和小说家衣修伍德来到中国的原因是: 选项: A:探望好友 B:参与战争 C:受约写旅行杂记 D:传教 答案: 【受约写旅行杂记】 4、 问题:奥德和好友横穿中国,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残酷。战争指的是: 选项: 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B:中法战争 C:鸦片战争 D:军阀混战 答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5、 问题:《在战争时期》有( )部分组成。 选项: A:1 B:2 C:3 D:4 答案: 【2】 6、 问题:奥登在《战争时期》的组诗中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强烈控诉。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