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立足生态宜居 建设美丽村镇

立足生态宜居 建设美丽村镇

立足生态宜居 建设美丽村镇
立足生态宜居
建设美丽村镇
**镇位于**市的中部,东望涢河水,西靠白兆山,有国土面积
110.8平方公里,生态林3万余亩,森林覆盖率38%。镇党委政府牢
固树立生态建设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宜居行动,生态建设取得明
显成效。全镇已完成生态林面积6500亩,通道绿化28公里,建设
生态示范村33个,并努力在“生态、宜居、美丽”上作文章,以特
色产业发展为抓手,完善生态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总纲领,改
善人居环境;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村镇。
一、发展现状
**镇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特色产业发展如
火如荼,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庄环境不断优化,美丽村镇魅
力四射。
(一)
特色产业发展完善生态基础
一是流转土地,提高效率。通过抓董桥村朴泥生态产业园扩建和冯
庙村芡实种植项目,推动农田集中流转,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农业
生产效益,改善地力环境,促进生态环保提档升级,并带动附近村
民就业,发展地方经济。二是集中回收,发挥效益。通过抓中涢环
保项目,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附属物秸秆、畜禽养殖过程中产
生的粪便进行回收处理,制造清洁能源及发电,极大地改善村镇环
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三是创新模式,协同发展。通过
发展稻虾共养等新型农业项目,促进种养业绿色协同发展,激发农
业活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通过这些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村组面
貌的进一步改观,形成一道靓丽的产业风景线,完善了美丽村镇生
态产业基础。
(二)
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对全镇18座大小水库、2条市级河流、
4条支流全面落实河库长责任,签订河道水库保洁协议69份,设立
公示牌44块,河道界牌23块,强化日常巡查管护,彻底整治乱排
放、乱倾倒、乱采挖等突出问题。二是全力配合污水处理厂建设。
加快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开挖主管沟槽并安装污水管道,接
入集镇居民生活污水,多次接受省住建厅、孝感市建委的检查。三
是加强秸秆禁烧巡查工作。在夏收、秋收的重要时间节点,组建秸
秆禁烧巡查宣传专班,不间断、全覆盖地进行宣传和巡查,秸秆露
天焚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改善了美丽村镇人居环境。
(三)
村庄环境整治营造宜居环境。
一是推进村镇垃圾集中清运。农村垃圾治理一体化PPP项目已在**
镇率先实施,启迪桑德公司已正式进驻**,集镇和主干道垃圾转运
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每村有2人纳入公益性岗位作为公共卫生保洁
员,全镇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果。二是推进畜禽粪
肥综合利用。对全镇57家规模养殖场实施了粪肥资源综合利用,畜
禽污染治理工作顺利推进,使得粪肥变废为宝,改善了生态环境。
三是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制定了《**镇“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工作
实施方案》,2018年计划总投资528.8万元,完成3240座农村户
厕、20座农村公厕建改任务,截止目前已完成农村户厕1807座、
集镇公厕2座、农村公厕10座的改建任务。通过这些环境整治,进
一步优化了村庄环境,营造了美丽村镇宜居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生态宜居环保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从深层次来看,还存
在不少问题,影响了美丽村镇发展。一是宣传不足,参与不够积极。
生态宜居建设离不开广大群众,离不开宣传引导,群众思想上不重
视,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意识不强,存在着政府不断加强生
态环保建设,但是有的群众却漠不关心,对环保建设不支持。二是
人员不足,经费保障缺乏。乡镇目前仍然是一无机构二无人员,
“头重脚轻”的问题比较突出。乡镇环保工作事务繁重,但人手严
重不足,而企业多如牛毛,对其监管的难度比较大,并且乡镇没有
环保工作执法权,同时,部门配套服务比较欠缺。三是管护不足、
机制尚未建立。生态环保项目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如:
村庄环境整治后续管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行维护等长效机制尚
未有效建立,后续管护不到位,成了一时的面子工程。
三、对策建议
要不断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围绕生态宜居
目标,努力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村镇。
(一)注重深入研究,突出环保特色
要牢牢把握生态宜居发展思路,深入研究村庄自然地理条件、
经济发展状况、人文历史特点等因素,充分挖掘自然景观、历史遗
存、乡村文化、产业特点等乡村元素,彰显乡镇地域特征和文化魅
力,突出村庄生态环保特色。
(二)注重维护管理,健全环保机制
要注重对建设项目设施的维护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保
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等一系列长效管护机制。明确
牵头部门,厘清部门和村职责,强化责任意识,落实专人,用好管
好相关设施和装备,及时维修,达到经久耐用,发挥生态环保长效
机制。
(三)注重共管共享,提高环保自觉
按照“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倡导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维护、
自我管理的民主治理机制,制订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自治,群众主
体作用,引导村民自觉维护运行好村内环境卫生、村庄建设、污水
治理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要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利用多种载体,
引导村民广泛参与村庄事务管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
与权和监督权,共同珍惜和维护自己的美好家园,提高群众生态环
保自觉性。
(四)
注重监督考核,加强环保管理
要把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美丽村镇建
设管理等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纳入各部门和村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提高部门、村工作积极性。建立督查、通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
各部门、村工作进行明查暗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限期整
改,对工作机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的部门和村进行
约谈,切实形成责任清晰、制度完善、运行高效的工作模式,加强
环保管理能力。
(五)注重政策引导,发展环保产业
要紧紧围绕生态宜居主题定位,强化环保产业项目招商,推进环保
产业化。首先,通过鼓励、引导各种经济形式参与环境保护,将环保
产业纳入政策性贷款范围,给予支持。同时,要利用财税政策,支持环
保产业发展,如投资优先、低税率、减免税收,以鼓励环保产业发展。
其次,依靠市场力量,实现环保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环保产业可持续
发展,共同建设美丽村镇。
生态宜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
丽村镇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生态
工程、民心工程。**镇将一如既往地把环保当作目前和今后的一件
大事来抓,立足生态宜居,为建设美丽村镇而不懈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