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管道泄漏的检测与监测管道泄漏的检测方法管线泄漏的监测系统检漏
管道泄漏的检测与监测管道泄漏的检测方法管线泄漏的监测系统检漏
站间试压
• 站间管道试压用常温水作介质,管道试压采用在 一个或两个站间管段静止憋压的方法。 • 试压分强度性试压和严密性试压 2 个阶段。严密 性试压取管道允许的最大工作压力;强度性试压 取管道工作压力的 1.25倍。试压压力控制,均以 泵站出站压力为准,但要求管道最低点的压力不 得超过管道出厂的试验压力。对于地形起伏大的 管道,站间试压前必须进行分段试压合格,确保 处于高点位置管段的承压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6
(3)全线联合试运
输油干管的清扫 • 输油管道在站间试压和预热前,必须将管 内杂物清扫干净,以免损坏站内设备和影 响油品的输送。输油干管多采用输水通球 扫线和排出管内空气。 • 输水通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发球泵站的 压力和压力变化,记录管道的输水量,用 以判断球在管内的运行情况和运行位置。
7
(3)全线联合试运
14
凝管事故的处理
• 管道出现凝管苗头,处于初凝阶段,可采 取升温加压的方法顶挤。启动所有可以启 动的泵站和加热站,在管道条件允许的最 高压力和最高温度下,用升温加压的热油 (或其它低粘、低凝液体,如水)顶挤和 置换凝结冷油。当在最高允许顶挤压力下 管道流量仍继续下降,应在管道下游若干 位置顺序开孔泄流,提高管内油温,排除 凝管事故。
据统计,美国输气管道所发生的事故原因, 即各类事故占事故总量的百分比如下:
管材金属缺陷和工厂焊缝缺陷占18.6%; 施工及安装不合格占4.1%; 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占48.8%;
15
凝管事故的处理
• 当管道开孔泄流后,管内输量仍继续下降, 管道将进入凝结阶段。对这种情况,可采 用在沿线干管上开孔,分段顶挤方法,排 出管内凝油。分段顶挤时,在开孔处接加 压泵(有时用水泥车)或风压机。顶挤流 体可用低凝固点的油品或其它介质,如轻 柴油、水或空气等。
16
二、输气管道的安全管理
5
(2)泵站和加热站的试运投产
• 站内管道试压:站内高、低压管道系统均 要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压。并应将管段试 压和站内整体试压分开,避免因阀门不严 影响管道试压稳定要求。 • 各类设备的单体试运:泵机组、加热炉、 油罐、消防系统。 • 站内联合试运:联合试运前,先进行各系 统的试运。各系统试运完成后,进行全站 联合试运。
• 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
• 管道试运投产的安全措施 • 管道通球清管的安全措施 • 管道运行的安全措施
17
1. 输气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
• 制管质量不良:据资料统计,某部门10年 中,因螺旋焊缝质量差的爆管事故占爆管 总数的82.5% 。 • 管道内、外腐蚀引起天然气泄漏、爆炸: 由H2S引起的管道内腐蚀事故占很大比例, 在低洼积水处,特别在水浸线附近,会产 生快速的坑点腐蚀,腐蚀速度达每年8~ 10mm。
1
主要内容
• 输油管道的安全管理
• 输气管道的安全管理
• 管道检测技术
• 管道泄漏的检测与监测
2
一、输油管道的安全管理
• 管道投产的安全措施
• 管道运行安全管理 • 管道的安全保护措施 • 管道维护和抢修的安全措施
3
1. 管道投产的安全措施
• 准备工作
• 泵站和加热站的试运投产 • 全线联合试运
在线带压焊接技术 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 带压粘接修复技术 非开挖修复技术
13
凝管事故的处理
高凝固点原油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有时因
输油流速大幅度低于正常运行参数,油品性 质突然变化(如改变热处理或化学处理、输 送工艺的交替过程),正、反输交替过程, 停输时间过长等原因,都可能造成凝管事故。 凝管事故是管道最严重的恶性事故。
8
(3)全线联合试运
管道预热
• 对于加热输送高粘度、高凝固点原油的管道,投 油前需采用热水预热方式来提高管道周围的环境 温度,使其满足管道输油的温度条件 。 • 热水预热方式有2种:短距离管道可采用单向预 热,长距离 • 管道可采用正、反输交替输热水预热。目前使用 沥青防腐的管道,热水出站温度最高不超过70℃, 热水排量根据供水和加热炉的允许热负荷确定。
4
(1)准备工作
长输管道的试运投产应在全线管道安装、 检查合格,所有设备安装调试完毕,通讯、 测试系统安全可靠,联络畅通,电力等能 源供应和油品产销有保证的基础上进行。 投产试运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组织准备-指挥机构、工作人员 技术准备-制定投产方案、操作规程 物质准备-燃料油、机具、水源等 抢修准备-队伍、装备等。
10
2. 管道运行安全管理
• 主要工艺参数控制
•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 输油设备定期检修与维护
• 做到管理规范和制度化
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管道的保护安全措施
• 自然地貌的保护
• 穿、跨越管段的保护
• 防腐系统保护
• 管道检测与安全评价
12
4. 管道维护和抢修的安全措施
• 建立管道维护抢修应急反应系统 • 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计划预案 • 采用维护和抢修的新技术
18
1. 输气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
•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某输气站管道投产时, 清管站内收发球筒的防松楔块未上紧,在 气流冲击下逐渐松脱,高压气流使快速盲 板飞出,造成人员伤亡。1986年12月,某 管线清管时,因夜间能见度低,误将排出 的凝析油当做污水,轻烃在排污池中迅速 挥发,弥漫站区内,遇火源后起火爆炸, 酿成重大火灾,造成多人伤亡。
19
1. 输气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
• 外界原因如洪水、滑坡、地震或附近施工 等使管线遭到破坏:
中青输气线的涪江穿越段,1978年就因洪水猛 烈而冲断过。 中开输气管线1984年投产,黄河穿越段因河水 冲刷使管道产生偏移,1986年引进定向钻技术 重新布设了新管道。
20
1. 输气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
9
(3)全线联合试运
热油管道的投油 • 根据投产实践经验,在预热过程中,当前面两、 三个站间管段的总传热系数降至3.6W/m2· K,正 输水头到达下游加热站的最低温度高于原油凝固 点时,管道已具备了投油条件。投油时,一般要 求投油排量大于预热时输水排量1倍左右。 • 油品到达各站后,要严密观察“油头”温度的变 化,一旦发现油温接近或低于原油凝固点,应通 知上游泵站迅速采取升温、升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