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的作用与功效
(桑寄生) 什么是桑寄生 桑寄生是寄生在桑树上的一种小灌木,有滋补肝肾、降血压的作 用。
性味归经 【性味】苦、甘,平。
【归经】入肝、肾二经。
药理作用 1、镇静作用, 桑寄生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镇静作用。
小鼠腹 腔注射桑寄生酊 2 克/公斤, 能镇静小鼠因咖啡碱所引起的运动性兴 奋,并延长中枢兴奋药戊四氮气引起的小鼠死亡时间两倍以上。
2、降压作用, 桑寄生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和 30%的乙醇 浸出液,均有降低麻醉动物血压的作用。
麻醉狗、猫以毛叶桑寄生茎
叶混合酊剂 0.4~0.5 克/公斤灌胃、或 0.1~0.25 克/公斤静脉注 射,都有降压作用,切断迷走神经或注射阿托品后降压略为减慢或减 弱,但不能消失,重复给药没有发生快速耐受现象。
并可减弱因压迫 颈总动脉,刺激坐骨神经向中端的加压反射,对肾上腺素无拮抗或增 强作用。
亦有报道,麻醉狗静注桑寄生甙 0.05~2 毫克/公斤,血 压呈不同程度下降,但持续时间短,且易产生快速耐受性。
降压原理 初步认为是中枢性的, 即由于中枢镇静作用降低了交感神经及血管运 动中枢的兴奋性所致。
另有认为是作用于内感受器,引起降压反射的 结果。
3、对心血管的作用,在正常转动和颤动的离体豚鼠心脏标本上, 桑寄生(冲剂)有舒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并能对抗垂 体后叶素,对心肌收缩力则先抑制后增强,对正常离体兔血管无直接 扩张作用,但对胆固醇血管硬化的离体兔血管却有明显直接扩张作 用。
浓度在 1:1000 时,可使灌流液流出速度增加一倍以上。
4、利尿作用, 桑寄生有较显著的利尿作用,有效成分为广寄生 甙。
麻醉狗以广寄生甙 0.5 毫克/公斤静注射,可引起利尿,增加剂 量时作用更显著。
5、抗病原微生物,桑寄生煎剂在体外(猴肾单层上皮细胞组织 培养)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
脊髓灰质 炎病毒与药物直接接触一小时,即被抑制,可能是直接灭活作用。
另 外,在试管内能抑制伤寒杆菌及葡萄球菌的生长。
6、其他作用,临床试用初步结果,桑寄生对血清胆固醇的降低 似有一定的作用。
经药理试验证明,其所含槲皮素有祛痰作用,芸香 甙有维生素 P 样作用,能维持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其脆性,临床上 已用作止血药和高血压的辅助治疗药。
加工炮制 1、净制洗净,拣去杂质,除去砂灰,晒干。
2、切制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厚片,干燥。
功效主治 1、补肝肾、益精血伤精、伤血,耗伤阴液,可致肾水不足,肾 阴虚。
肝为刚脏,靠肾水滋养。
肾阴不足,精不化血,肾不养肝,而 出现肝肾阴虚。
桑寄生,补肝肾,益精血,而强筋骨,荣发固齿,生 髓充脑定眩。
故可用于肝肾阴虚所致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发枯齿脱 及眩晕等证。
2、祛风湿、通经络,可用于痹证。
痹证是因人体正虚,风寒湿 之邪合而致病。
《类证治裁· 痹证》日:“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 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 气血凝涩,久而成痹。
”临床症状以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 重着、屈伸不利为主,痹证日久,损及肝、肾,症状加重,经久不愈。
桑寄生所治,为风寒湿痹及久痹。
3、养血脉、安胎元,用于胎漏下血及胎动不安。
妇人孕胎漏下 血或胎动不安是堕胎、小产的先兆。
常见之病因为肾虚、气血素虚或
外伤等损伤冲、任,使冲、任不固,而胎漏下血,影响胎元,而胎动 不安,治宜养血脉,调气血,固冲任而安胎元。
《本草经疏》曰:“桑 寄生,其味苦甘,其气平和,不寒不热,因应无毒。
得其主治,一本 于桑,抽其精类,故功用此桑尤胜。
……益血而发,肾气足。
则齿坚 而发眉长。
血盛则胎自安。
女子崩中及内伤不足,皆血虚内热之故。
产后余疾,皆由血余……此药性能益血,故并主之也。
”以桑寄生补益 气血,养血脉,滋补肝肾,调冲任,而治胎漏下血及胎动不安证。
鉴别应用 续断与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及益血安胎之功效相似,《本革 蒙筌》谓方二者可互为应用。
但续断能宣通百脉而善续筋接骨,且活 血而不动血,故骨伤科及妇科经多崩漏之证亦常应用。
桑寄生尚能祛 风湿,故风湿腰痛,筋骨酸痛属肝肾,用之较续断更好,二药作用相 似,但疗有侧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8 克;入散剂,浸酒或捣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