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典型
经验和做法-经验交流材料-好范文网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抢抓
国家“一带一路”、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全市创建全国
文化旅游养生第一地和陇东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等
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全市突出一个中心,打造三大景区,培育六
条精品旅游线路的发展格局,创新工作思路,广泛宣传推介,突
出项目建设,开发特色商品,多基点发展乡村旅游,深度挖掘文
化旅游资源,全力打造“商周文化名城·针灸养生圣地”品牌,有
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一、我县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明确定位,旅游业发展思路更加明晰。县委、县政府
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把发展旅游产业纳入全县十三五规划“一
二三四五”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国家省市旅游产业发展要求,把
旅游业作为县域首位产业,形成以一大园区为主体、四个景区为
核心、多个景点为辐射的全域文化旅游布局,使全县发展旅游产
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
(二)优化环境,配套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成功创建4A级
旅游景区1处,开发人文旅游景点17处,融入市内外旅游线路
3条,注册旅游有限公司2家,成功创建四星级宾馆1家,随着
交通条件的改善、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游客创
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
(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把乡村旅游
与“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扶贫开发建设相结合,充分挖掘历史
文化和农、林、牧、水等自然资源,指导什字中永、中台康家沟、
邵寨干槐树、百里古城、朝那三里5个村编制了乡村旅游规划,
按照3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成了中台水泉、康家沟旅游示范村,
抓建完成邵寨镇干槐树、什字镇中永、朝那镇三里、百里镇古城
一期建设任务,旅游示范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把建办农
家乐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突破口来抓,以特色景区景点和旅游专
业村为支撑,以发展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为目标,以地
方特色农家小吃为重点,新建农家客栈,培育精品农家乐。止目
前,全县以特色餐饮、采摘体验、田园观光为主的正常经营性农
家乐达到18户,其中三星级2家(东郭人家、曹家大院),二星
级1家,一星级4家。形成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文王画卦山—
东郭人家民俗美食游;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疙瘩庙—水泉旅游
示范村—古密须文化广场乡村休闲怀古游;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
—皇甫谧文化园—朝那皇甫湾乡村民俗养生游三条乡村游线路。
(四)加大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近十年来,
投资3亿多元,建设旅游项目和配套服务工程37个,修建了皇
甫谧文化园,创建了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首个国家A级旅游景
区和灵台宾馆四星级旅游饭店,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服务功能,
旅游要素日趋完善。
(五)广泛宣传,旅游市场层面不断得到拓展。围绕“商周
文化名城·针灸养生圣地”品牌,着力开发皇甫谧文化、古商周文
化、民俗文化资源,皇甫谧文化园作为特色景区被列入全省百个
重点景区之列重点推介,成功举办各种大型节会活动10多次,
通过参会参展、媒体网站、旅游推介、赛事促销、文化交流等多
种方式全方位宣传,进一步提升了灵台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六)提升内涵,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渐趋丰富。编印特色书
画9类,开发西周文物仿制品5种5000多件,皇甫谧针灸、保
健等系列新产品7类13种;着力加大对传统工艺品的包装推介,
灵台牛心杏、刺绣、剪纸、皇甫谧养生药枕及手工面、皇甫养生
宴、中医针灸等特色中医文化、饮食文化先后在中央省市电视台
专题栏目播出,取得较好的声誉,深受多方游客青睐。
二、典型经验和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调整优化了景区管理
体制,对涉及景区管理的相关单位进行了整合,进一步明晰了景
区所有权和管理权,完善了景区服务体系,规范了景区管理运行;
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推进专项小组负责全县旅游产业发展
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和政策制定等工作,谋划全县旅游产业发
展的方向,协调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形成主要领导
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良
好局面,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为全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提
供了强大的力量保障。
(二)加强调查研究,科学编制规划。按照规划先行的要求,
把编制旅游规划当作重中之重,先后编制完成《灵台县文化旅游
示范区建设规划》、“十三五规划”和皇甫谧中医针灸养生产业园
总体规划,近来年,多次组织县上“四大家”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
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组团赴外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发展
经验,同时,邀请文化旅游专业团队来我县考察,对我县文化旅
游资源进行梳理和挖掘,利用新农村建设成果,选择交通便利、
有一定客源市场、资源禀赋相对较好、有文化可挖掘可传承的中
台水泉、邵寨干槐树、什字中永、朝那三里、百里古城、独店告
王等村庄发展乡村旅游,科学编制乡村旅游建设规划,集中人财
物抓好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
(三)强化政策引领,优化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抢抓旅
游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根据国家、省、市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
措施,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了《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
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大景区建
设实施意见》,确定了十三五期间全县旅游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目
标任务。
(四)强化宣传推介,拓展客源市场。整合宣传、文化、旅
游等部门资源和各类宣传营销力量,围绕打响“商周文化名城,
针灸养生圣地”旅游品牌,以大媒体、大节会、大场合宣传为抓
手,持续抓好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制作旅游形象宣传片和宣传册,
举办皇甫谧故里拜祖大典等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型旅游节会,积极
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文化旅游节会,向外推介宣传我县的文化旅
游资源,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不断拓展旅游市场。
(五)强化项目带动,积极招商引资。立足资源优势,挖掘
潜在优势,通过积极谋划项目,内引外联,主动出击,使旅游项
目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启动实施了国医养生馆、皇甫谧运动养
生休闲公园、皇甫谧养老服务中心、6个旅游示范村建设等项目,
并通过节会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亲友招商等方式,积极
推荐旅游项目,招引客商投资开发。
三、下步打算
(一)扩大宣传推介效应。拍摄制作高质量的灵台旅游形象
宣传片,精心策划制作宣传资料,形成一个旅游宣传片、一本旅
游画册、一批精美旅游宣传品等“三个一”系列宣传资料,在国内
重点客源城市持续开展形象宣传。高频次举办乡村旅游宣传推介
活动和乡村旅游苹果采摘体验活动,积极组团参加西北旅游营销
大会等大型节会,进行主题宣传和专场推介。围绕“智慧旅游”全
面大力开展旅游市场营销工作,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创新“电商+
旅游发展”模式,实现吃住网上预定,促进旅游产品销售。
(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三
变”改革机遇,坚持把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扶贫
开发相结合,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大水、电、路、网及厕所、
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标识(指示)牌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完善乡村旅游配套服务功能,探索创新开发经营体制机制,盘活
优势资源和存量资产,推动农副土特产品通过旅游渠道销售,充
分发挥旅游助推精准扶贫作用。鼓励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乡村
旅游、农家乐、提供特色农产品等方式增收致富。启动星火王家
庄红色旅游示范村建设,抓好独店告王、百里古城、邵寨干槐树
等专业旅游村基础建设,按照3A级以上标准对中台水泉、康家
沟等有具有发展优势、独具特色的专业旅游村不断完善旅游要
素、提升配套服务功能,开展AA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创建工
作。
(三)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围绕景区建设、乡村旅游发展、
针灸养生产业开发,分别建立旅游项目库,积极谋划一批投资规
模大、体验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带动能力强的旅游项目,
借助县级投融资平台和大型旅游节会,广泛推介招商,采取政府
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及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景
区建设和旅游商品开发。研发一批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系列旅游
商品,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0%以上。
(四)提升行业监管水平。巩固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AAAA
级旅游景区、灵台宾馆四星级创建成果;鼓励有条件的非等级酒
店积极申报评定星级酒店;开展农家乐专项整顿和星级评定活
动,培育星级农家乐3户,保持正常经营性农家乐每年达到15
户以上。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赴外考察学习、
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和旅游行业服务技能比赛。对景区、宾馆、
旅行社、农家乐、旅游专业村进行全面检查,深入开展全域无垃
圾治理,确保旅游健康文明、和谐稳定。
该篇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范文,全文共有3391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