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塑模具内滑块设计要点

注塑模具内滑块设计要点


S: 為中板的行程(S建議值為10~~20mm)
a: 為內滑塊的斜角(a建議值為15~~22度)
B
設計要點—行程及間距
A slider
slider
A
lifter
floating insert


lifter
設計時需保證內滑塊有足夠的后退行程,如圖所示即B>2*A(A為內滑塊后退行程,B為兩滑 塊復位后的間距)
另外還需保證滑塊內縮后不會干涉到斜銷頂針等其他機構的頂出
設計要點-模具結構分析
成品頂出狀態
slider
slider
斜銷1
內滑塊4
斜銷4
內滑塊1
內滑塊3
slider
內抽芯入子
slider
斜銷2
內滑塊2
斜銷3
模具平面結構圖
開合模過程﹕
1﹑公模跳中板﹐內抽芯入子帶動內滑塊水平向后退出倒勾 2﹑公母模開模﹐產品外圍滑塊退出倒勾 3﹑斜銷頂出成品﹐四角退出倒勾
設計要點-產品分析
D D
A A
B B
C C
T SEC: A-A
產品內側為整圈倒勾﹐T為產 品內側倒勾尺寸
T SEC: C-Cຫໍສະໝຸດ T SEC: B-BT SEC: D-D
設計要點-內滑塊角度和中板行程
B A
B
A



α程
S

內滑塊后退行程T


耐磨板

S
T=S * tanα T﹕內滑塊后退行程(T=產品倒勾 + 1.5mm)
滑進導軌
將四個組裝治具鎖在 內抽芯入子上
第四步
將四個內滑塊滑進內抽芯 入子﹐放在治具上
第三步
將四個治具取出
將公模框從上往下裝
設計要點-內滑塊組裝1
第一步
第二步
將兩邊的內滑塊組裝到抽芯入子上 第四步
將公模框慢慢往下組裝 第三步
內滑塊組裝進模框
將另兩邊的內滑塊組裝到抽芯入子上
設計要點-模具結構分析
加工方式選擇:
1:因為抽芯入子及內滑塊配合部分都為直通燕尾槽結構,所以模具加工方面可以 使用精度較高的線切割的加工方式,可以很好的保證配合面精度,避免卡死及開模 不順暢 2:抽芯入子及內滑塊成品面采用單獨放電加工,可以保證產品放電花紋一致
設計要點-內滑塊組裝1
第一步
第二步
滑進導軌
內滑塊
內抽芯入子
內滑塊工作原理
第一步:油壓缸或彈簧推 動中板后退,抽芯入子在 后退的同時利用燕尾槽結 構帶動內滑塊內縮平行退 出倒鉤
第二步:公母模開模,外 滑塊平行退出外側倒鉤
第三步:斜銷及頂針頂出, 產品角落退出倒鉤
設計要點-產品分析
手機類零件 平板電腦類零件
產品內側為整圈倒勾﹐模具采用四面內縮式滑塊﹐四角斜梢頂出的方式成型
注塑模具內滑塊設計要點
主要內容
內滑塊定義 內滑塊工作原理 內滑塊的設計要點
當塑膠產品上有與模具開模方向不同的側孔或無法從開模方向脫模的結構時﹐必
須輔內助機滑構塊使模定具義成型此處的型腔從側方向脫離產品﹐以保証產品的順利脫模﹐
此種機構稱之為側向抽芯機構,而在產品內側進行抽芯的機構叫內抽芯機構,即 內滑塊機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