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施工”
摘要: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因而可持
续发展问题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年来,人们提出了绿色建筑的理念。
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体现,也是我国建
筑工程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绿色施工”概念的推出,每一个建筑施工人员
都必须去了解它的内涵。所谓的绿色施工指的是:绿色施工就是在工程建设中,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
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保(节材、节水、节能、
节地和环境保护)。
关键词:绿色施工;现状及趋势;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
1 绿色施工的目的及意义
建筑业是一个能源和资源消耗巨大的产业,而改变当前我国建筑业普遍存在
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发展绿色施工是今后的趋势所向。
绿色施工指的是在建筑工程中,在保证安全以及质量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
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的方式,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污染的施工
活动,实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以及环境保护。我国正在处于经济快速发展
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发展绿色建筑,实施绿色施工从而达
到改变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责任和义务是未来建筑也发展趋势所向。同时“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
优先为原则”的指导思想,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
环保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绿色施工模式。
2 绿色施工现状及趋势
2.1 绿色施工现状
建立绿色建筑建设的意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目前公众认为保护环境仅仅是
政府的责任,无论观念还是行为上都不认为自己也是保护环境的主体,这是绿色
建筑施工意识不足的体现。此外,由于有关绿色施工的宣传、教育不足,大众不
知道什么是绿色施工,缺乏理解。例如,许多承包商都认为采用绿色建筑施工技
术会增加有关费用,但是在实际上并非如此。绿色建筑施工的应用,同样能够节
约成本。比如说通过减少土石方的挖运、施工现场的破坏和人工系统的安装,降
低清理现场的费用等途径都能起到节约的效果。我国的绿色建筑施工起步较晚,
而且相关的的政策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相关管理部门对绿色施工概念不清晰,
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系统制度来进行规范。此外国家对缺少有效的引导以
及政策来扶植绿色建筑施工的发展,缺少对节约能源进行相关的奖惩机制。我国
现有的法律法规如《绿色施工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绿色
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等指导性文
件虽然体现了政府对节能环保的重视,但是却没有得到真正的贯穿落实,执行力
度不足。因此,我国的绿色建筑施工缺少法律的有效制约。建筑单位施工的目的
都是为了能够利益最大化,因此许多施工单位出于对成本以及利益的考虑,不愿
做与绿色建筑相关的工作。由于绿色建筑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资高,并且投资回
报周期长,因此,施工方即使知道绿色建筑的潜在收益大,但出于对风险的考虑,
建筑单位缺乏对绿色建筑施工的积极性。建筑单位没有将绿色施工能力作为未来
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没能充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实际的行动做到保
护环境和节约能源。
2.2 绿色施工趋势
虽然在我国,由于人们对绿色建筑施工没有充分的认识,导致了绿色建筑施
工推广较为困难,其实,只有在工程建设的各个单位以及广大人们群众都提高了
绿色建筑施工意识的前提下,绿色行为模式和绿色价值标准才能被广泛的推广,
从各个方面促进人们意识的提高是势在必行的。要想提高绿色建筑施工意识,就
离不开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绿色环保意识,使其充分
认识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建筑企业职工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建筑单位
进行有利于可持续的行为方面的教育活动,使其从中受益。健全绿色建筑施工制
度体系科学全面的的法规、完善的制度体系有利于推动绿色建筑施工及其技术的
发展。让我国绿色建筑施工的评价和标识工作走向规范化,为绿色建筑的示范、
推广和奖励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将来通过政府部门的参与和引导,出台科学
实际的法律法规,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强大的推动力,引起公众的积极响应,才
能不断完善绿色建筑施工制度体系,为促进我国的绿色建筑施工的应用做出积极
的贡献。
3 绿色施工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施工技术对于工程施工而言,并不是很新的思维途径,降低施工噪音、
减少施工扰民、减少材料的损耗等在大多数施工现场都会引起重视。而可持续发
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重点在于将“绿色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到工程施工
中去,实施绿色施工,以便在建造过程中对环境、资源造成尽可能小的影响。绿
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
应用。绿色施工并不仅仅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封闭施工,没有尘土飞扬,没有
噪声扰民,在工地四周栽花、种草,实施定时洒水等这些内容,还包括了其它大
量的内容。它同绿色设计一样,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
护、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实现四节一保(节材、节水、节能、
节地和环境保护)。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
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形成潜在效益。企业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有利于取得社会支
持,保证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绿色施工的主要途径
4.1提高绿色施工意识
政府引导,相关人员参与完善法律法规及评估体系。针对目前全社会还没有
广泛形成对绿色施工的基本认识和主动意识,应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的绿色施工意
识,提供相关教育平台,挖掘民众对绿色施工的积极性,使其充分认识到绿色施
工的重要意义。引导建筑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发展绿色建筑的行
政监管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健全发展绿色施工技术的标准支撑体系,制定绿色
建筑施工的评估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4.2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管理体系。企业管理水平低是导致当前我国绿色施
工推行进度缓慢、绿色施工经济性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企业应该认识到,绿
色施工的推行不仅仅在于为了社会公众利益和环境保护,实际上它也关系到施工
企业自身的发展。项目管理科学化,可以提高管理质量,减少管理投入,提高项
目生产质量。为使企业实施绿色施工制度化、规范化,企业应积极参与ISO14000
环境管理标准体系认证。作为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ISO14000的基本思想是污
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它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在自身的基础上不断改进,
使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的环境影响最小化。
4.3节能减排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绿色施工强调绿色环保意识,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
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成本、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
地减少施工废弃物。例如施工现场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和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仓
库,仓库地面和墙面要做防渗漏的特殊处理,使用和保管须专人负责,防止油料
污染水体和土壤;此外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可回收资源的利用。对已经形成的固体建筑垃圾,通过改善管理、分类,并
加以回收循环利用和再加工综合利用等措施来实施对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有效
控制污染,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绿色施工以确保建筑物在投
入使用后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前提,以提高工程质量、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
源、提高效益为目标,对节材、节水、节能、节地赋以实质性的措施。
5 结束语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施工还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建筑必然要求绿色施工,在
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国家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引导,努力完善绿色
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提高公众的绿色建筑施工意识,建立绿色建筑
施工示范工程,使绿色建筑施工得到更好的推广,有利于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
保护,不仅要在节能方面达到相关标准,而且要在污染方面严格控制,为我国的
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燕林.绿色施工常见问题研究[J].山西建筑,2009,(28):130-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