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财务会计概念框架XXXX.pptx
第三章财务会计概念框架XXXX.pptx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例1:现销业务。假设A公司于5月8日向B公司销售一批甲 产品,价款共计5000元,货物已发出,款项已收到。
销售与收取货款是同时发生的,也就是收款权利的取得与 实际收款是同时发生的。
例2:赊销业务。假设A公司于5月10日向C公司销售乙产品 一批,价款共计20000元,货物已发出,款项尚未收到。
基础会计学
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1
第三章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一、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观点 二、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观点
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环节
确认:确认是将某一项目正式记入或计入一个主 体财务报表的程序。要解决:1)是否有项目应 作为要素进入会计系统正式记录;2)何种要素 应当记录;3)何时应予记录。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的划分有利于及时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分期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进而产
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重要的会计分期包括:年度、半年度、季度、
月度。其中短于一年的会计期间称为中期,相 应的会计报告称为中期会计报告 我国采用日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
货币计量
对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 记录和报告时,采用具有综合性特征的货币作 为计量单位
收付实现制:以款项是否实际收到和付出 为标准,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制度, 又称现金制。
为什么会选择以权责发生制为主确认收入 费用:收入费用发生时间与现金收付时间 的分离。
权责发生制原则
用银行存款支付 两年的财产保险 费用48 000元。
虽然支付了货币资金,但受 益期是24个月,应分24期分 摊,每期分摊2 000元。
销售与收取货款是分离的,也就是收款权利的取得在先, 而实际收款在后。
例3:预收款销售。假设A公司于3月15日与D公司签订一 份合同,将销售一批甲产品,并于当日预收货款5000元。 5月15日,A公司如期履行合同,向D公司发出甲产品共计 5000元。
销售与收取货款是分离的,也就是收款权利的取得在后, 而实际收款却在先。
持续经营
只有设定持续经营,一些正常的会计 处理才能有意义,如:
长期性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的确认
长期性负债(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的确认
资产的摊销(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 形资产进行摊销)
会计分期
是指将会计主体的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人 为地分为若干较短的、等间距的“区间”, 按划分的阶段核算和监督经营活动和财务 成果,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例1:房租按月支付。某企业租用办公用房一套,按月 支付房租100元。
租金的实际支付和支付责任的发生是同时的。
例2:房租预先支付。某企业租用办公用房一套,按合 同规定,于年初支付本年度房屋租金1200元。
租金的实际支付与支付责任的发生是分离的,且支付在 先,责任发生在后。会计上通常称为“先支付,后受 益”。
即依据本制度,不管钱是否收到或支付, 只要企业在本期已取得了收取货款的权利, 就应确认为本期的收入;只要本期应当承 担付款的义务,就应当确认为本期的费用。
收付实现制
也称现收现付制、现金制,指各会计期间 以实际收款和付款的金额作为确认本期收 入和费用标准的一种记账制度。
三种情况: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集 团母公司、集团子公司、某学校、某医院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大企业内部独立核算部 门、分厂、分公司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集团公司的合并会计报 表(母公司+子公司)
持续经营
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未来, 将按当前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 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即会计主体在可 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清算,它所拥有的资产, 将按既定的目标投入正常的营运,所承担的 债务责任,将如期履行。
计量:是指以货币为标准确定应记入会计核算系 统的金额。会计事项的特点就是能用货币计量并 符合制度规定。
记录:是指将会计事项以会计专业的技术在会计 特有的载体上登记下来的过程。
报告或披露:是会计工作进行的最终结果,它将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的真实资料汇总、加工, 编制出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的报告 文件,提供给报告的使用者。
例3:房租后付。某企业租用办公用房一套,按合同规 定,于每季度末支付该季度房屋租金300元。
租金的实际支付与支付责任是分离的,且责任发生在先, 而实际付款在后。会计上通常称为“先受益,后支付”。
权责发生制
权:收取货款的权利;责:付款责任;
各会计期间以收款权利的取得和付款责任 的发生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确认标准的一 种记账制度。
假定货币的币值保持不变
但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货币单位时,应选择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 位币,将其他币种转化为记账本位币进行综合 反映。通常,企业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凡是应归属于本期的收入和 支出,无论本期是否实际收到,均应记入 本期,又称应计制。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观点
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做
的合理设定。
会计主体
日常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基础,若已 有足够的反证证明该前提不存在,日
持续经营
常会计核算程序就应该随之改变,否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则就会歪曲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果。如:企业清发生制原则
计量属性及其选择
修订性惯例原则
谨慎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反映的特定单位,即会计 所服务的空间领域或空间范围,这个主体必须是 拥有一定经济资源,并在经济上具有独立性或相 对而言独立性的单位。
作用: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经济业 务范围。
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
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 开来
会计主体
作用:
表现形式
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 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如分公司、分厂、车间、
班组 企业集团中,有集团公司、母公司、子公司
会计主体
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