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度老龄办工作总结

2016年度老龄办工作总结

2016年度老龄办工作总结2016年我们老龄办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分管领导的指导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助下,围绕区为老服务考核指标和内容开展老龄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现汇报如下:一、组织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为了推动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有效衔接,促进养老服务公共资源公平分配和有效使用,闵行区自9月底开始全面启动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

我镇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从政策的解释、工作的协调、窗口的受理和评估后的服务分派,都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

至11月15日止,共受理12人,已评估了10人(其中照护等级六级的3人、五级的1人、一级2人、未通过4人),待评估2人。

由于七宝镇没有保基本的养老机构,我们与辖区内民营养老机构---中谊福利院协商,通过政府购买部分床位的方式让其暂定为我镇的保基本养老机构。

二、启动实施“十三五”养老服务设施项目建设1、华爱长者照护之家建设圆满完成。

位于宜山路2271号1-3层的华爱长者照护之家,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设立照护床位49张、日托床位20张,装修、设施设备的添置、服务人员的培训均已完成,近期将择日正式对外营业。

2、七宝养老院建设即将启动。

位于中谊路965号的七宝养老院建设,是我镇今年的重点项目,建筑面积8665.93平方米,拟建保基本养老床位316张。

目前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年底前将启动装修。

该项目将采取委托管理的方式运营,为了确保运营的无缝衔接,我们申请了运营公司的提前招投标,现已启动相关程序,拟于今年底完成。

3、积极推进老年宜居社区建设。

(1)确定养老思路和目标。

人大代表开展七宝镇养老服务调研,了解老年人需求,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和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镇层面制订了《七宝镇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并成立推进养老事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养老机构规划建设事宜。

对现有养老地块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各个地块养老建设功能定位;对可实施养老机构建设的地块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研究养老机构投资主体多元化,福利性与营利性相结合,养老、医疗、社区等功能相融合的建设发展路径。

(2)加大投入补齐短板。

据预测,到2020年我镇户籍人口将达到41655人,按3.5%养老床位建设的要求,我镇需建养老床位1458张。

目前我镇已有养老床位87张,正在着手建设明年投入使用的敬老院设有床位316张,辖区内中谊福利院养老床位798张;已建成4个嵌入式养老机构,提供日间照料床位80张;已建成3张示范型老年助餐点,基本满足了居民就近用餐的需要。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断提升。

机构运营引进社会组织,专业化服务辐射到周边社区,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专业服务。

推进“康乐福”平台建设,让信息技术助推居家养老,为老年人生活带来便捷。

充分发挥老年协会拾遗补缺的作用,通过“老伙伴”项目等开展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的志愿活动,让高龄老人生活得到照料、精神得到慰藉,同时营造了全社会尊老、敬老的氛围。

社区也通过项目化的形式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专业化的设计提升了服务的形式,内容也更加丰富,让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获得他们不同的需求,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三、组织实施老年综合津贴制度1、老年综合津贴受理审定工作圆满完成。

根据上级精神,我们认真组织实施,确保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应保尽保,使该项增进老人福祉的工作圆满完成。

在集中办理阶段共办理、发放敬老卡27105张。

2、养老服务补贴政策执行到位。

积极做好困难老年人救助帮困工作,对入住养老机构困难老人给予补助;居家养老委托闵行区恒研为老服务中心运作,确保了服务的专业化;青年路助餐点和航华助餐点,除了国定假外,全年无休、风雨无阻坚持为老年人送餐上门。

四、在邻里中心合理配置为老服务功能航南路108号邻里中心内设有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集日托、助餐、社区服务为一体,委托社会组运营。

为了使机构能顺利运营,使各种资源利用最大化,给养老带来更大的活力和生机,老龄办积极搭建平台,让中心与社区联动:(1)社区宣传。

利用社区的宣传阵地,通过海报、宣传单页的发放,加强居民的知晓度;借助小区内的居民骨干、楼组、党员协助宣传,提高居民的参与度,避免出现有专业服务和设施,却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2)开展交流、互通信息。

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有专门设施、有专业服务、配备专业服务人员;社区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是最贴近居民的自治组织,双方合作交流,互通信息,共建社区老年人需求档案,营造起良好的社区养老环境。

(3)整合资源,助力社区养老。

社区本身是个大资源库,通过社区挖掘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联系社区商铺提供上门服务,为老年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撑,让整个嵌入式养老服务平台更饱满。

(4)社区文化团队注入,活跃中心气氛。

合唱班、柔力球班、沪剧班、手工编织班等团队的活动,为日托老人带来了文化娱乐的享受和活力。

中心也给社区居民带来了诸多惊喜:(1)日托服务使高龄、半失能老人得到了照顾。

中心设置了丰富的为老服务项目:提供休息椅、每天测量血压1次、每周测量体重1次、每天提供果蔬(杂粮)汁1杯、每月理发1次、每月扦脚1次、每周助浴1-2次、每天做保健操1次,另提供棋牌、阅读、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开展讲座、陪老人谈心、代老人配药等服务,收费300元/月。

(2)中心服务向社区辐射,专业化服务惠及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

目前,受资源的限制,到中心接受日托服务的老人毕竟有限,中心为社区老人上门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给居家养老的老人带来了福音。

居家养老主要针对行动不便、失能或者半失能的老人,实现了让老人在熟悉的家庭氛围中享受到专业、优质的个性化上门服务。

为此中心也是推出了内容丰富的服务菜单,包含了12个大项,31个小项,可以让老人们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选择。

五、养老机构监管1、养老院消防安全管理。

中谊路养老院地属七宝镇,因此我镇对养老院的安全管理也从不放松,节前安全大检查、无障碍设施情况调查、消防设施达标改造等均纳入我镇安全管理中。

历次安全检查,中谊路养老院的各项安全指标均达到很高的水平,得到验收专家的一致好评。

2、食堂安装了视频实时监控系统。

中谊福利院按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增升级,青年路助餐点和航华助餐点也安装了全球眼实时监控系统。

六、持续做好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建设与管理1、新增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的建设。

航华四/3标准化老年活动室按计划完成了装修、设施设备的添置、相关制度的上墙等工作,并投入使用。

2、已建成62家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的建设与管理。

标准化老年活动室标识标牌按规定上墙,活动室记录完整,依托社区学校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活动,不定期各类健康、科普、安全等讲座,合唱、舞蹈、健身操、乒乓、信息交流、书法班、戏曲班、手工制作等,丰富了居民的生活,使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获得教育和快乐;每个居民区的迎春联欢会、纳凉晚会、社区居民运动会、社区合唱展示等,已成为老年人自我展示的载体和舞台。

社区内有专长的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如退休医生主动为老年人测量血压、给予医疗建议;有些居民为老年人维权出谋划策;有些志愿者耐心听取老年人的心声并给予心理疏导……老年活动室俨然已成为老年人的精神家园。

为了使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建设更上一层楼,我们积极参加“达标、星级”评定,虚心接受专家的指导,使其管理运作更规范。

七、独居老人关爱和老年维权工作1、独居老人关爱。

为了应对快速老龄化的现状,使老年困难群体生活得到关注,我镇积极开展对老年人的结对关爱活动。

此项活动以项目化的方式开展,该项目包括二个子项目:一是市政府实事项目“老伙伴”计划;二是我镇老年协会的“低龄服务高龄”一对一结对关爱活动。

为了确保活动有效开展,我们健全了服务网络机制,将全镇社区分四大片区,开展业务培训、召开片区交流会、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等,极大地鼓舞了志愿者士气,确保了志愿活动的可持续性。

目前我镇共有结对对象1097人,志愿者369人,其中274位开展了一对一的结对。

项目的运作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志愿者们对结对对象倾注了家人般的关爱,平时天气变化的关照、一碗馄饨一碗面、一声问候一句叮咛、夏天送清凉冬季送温暖,温暖了老人的心、打开了老人的心结,使心情低落的老人心情重新开朗,生病的老人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许多志愿者也从参与志愿活动中获得快乐。

2、老年人维权。

我们每个居(村)委均设有调解委员会,老年人日常咨询不出社区就能完成;镇老龄办来信来访接待的大门也向老年人开放;镇司法所和镇聘请的律师团队为老年人维权提供专业支撑。

健全的调解网络确保了老年人的维权,一年来共接待来信来访件24件;涉老纠纷349 件,成功调解345件,调处率99%。

3、组织开展各类为老服务活动。

(1)各居民区以项目化的方式引进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显保家电维修服务公司定时到各居民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每个社区每两个月至少轮到一次);万科三委的“半日孙”活动,志愿者们拿出半天时间充当老年人的孙辈,为老年人带来精神慰藉;老小孩、和之园、群益等社会组织进社区,使老年活动更具活力;万科二委的“烘培班”、万科四委的“茶艺班”、华林二委的“蜡染班”等活动,让年轻老人们提高了生活情趣;举办迎春联谊活动、纳凉晚会、社区运动会,已成为每个社区的固定节目。

(2)精心组织“敬老月”及元旦、春节等系列活动。

各居(村)委大张旗鼓地宣传《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社区与物业公司联合开展为老便民服务,志愿者们集中开展上门走访慰问活动,通过这些集中活动,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八、推进科技助老服务工作在目前高速老龄化的形势下,通过“科技信息技术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方便、优质、快捷的生活服务”是必然的趋势。

今年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康乐福”平台的建设。

各居民区积极宣传,主动对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套餐一会员数10138人;餐二已完成安装498台;累计服务40139次,其中紧急援助16次、主动关爱36646 次、信息查询67次、代为挂号2次、家电维修等80次、其他服务3208次。

九、其他为老服务工作1、镇老龄办、老年协会为老服务项目(1)“银发无忧”意外伤害保险的办理:市福彩金赠送困难老人550份、志愿者280份,自行购买的主险822份,附加险190份,并发放了人手一份的宣传资料,知晓率100%。

(3)开展法律知识讲座。

6月16日、10月11日分别邀请上海李东方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张何心律师及上海市国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菊萍律师,为老年人讲授相关法律知识。

(4)开展健身交流比赛。

5月11日上午镇老年协会举办了2016年“舞动七宝”老年健身广场舞展演活动,共有22支队伍参加。

为推动全民健身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

向居(村)委倡议,营造敬老爱老氛围;慰问90岁以上老年;在文化中心举办了2016“迎国庆庆重阳”弘扬无私奉献文艺演出,慰问300余名志愿者;组织开展“爱心助老”慰问活动,向17名困难老人送上慰问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