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8--环境生物学第八章 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8--环境生物学第八章 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在短期内有效,但会对环境造 成不同程度的破坏(Jeong,2000)
方 法
生 微生物法
物 方
利用生物间的拮抗作 种间拮抗 用抑制赤潮生物的生长 效应 利用海洋滤食性动物
竞争有限的营 养盐或光照
对环境无 二次污染
法 去除赤潮生物法
分泌种间克生
物质
1. 物理方法
➢ 过滤:效果不理想 ➢ 去除表层水 ➢ 超声波 ➢ 紫外辐射 :high-tech method,
✓指植物将污染物吸收到体内 后又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 释放到大气中。
✓该法只适用于挥发性污染物。
3)植物吸收
指利用能耐受并可过量积累金属 的植物吸收环境中的金属离子, 将它们输送并贮存在植物体的地 上部分。
需要选择能耐受并可过量积累金 属的植物种类。
2、环境中有机物的降解与去除
去除机理: 1) 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直接 吸收作用 2) 植物释放分泌物和酶 3) 强化根区的矿化作用
❖挖掘堆置处理
污染土壤
挖掘
运输到工 程准备的 地点进行 堆放处理
进行生物 修复
运回原位
➢特点:可在受污染初期限制污染物的扩散和迁移, 减少受污染范围,但运输、挖掘费用较高,运输过 程中可能引发新的污染或因挖掘造成土壤生态结构 的破坏。
❖反应器处理
污染土壤
挖掘与 水混合
接种微生物在 反应器内处理
➢特点:此法类似于污水生物处理,受污染的土壤挖 出与水混合后在接种了微生物的反应器内进行处理, 处理速度较快,但工程复杂,费用较高。
二、环境污 染的植物修
复
❖概念:利用绿色植物清除环境中 的污染物,使其去除降低或消失 称作植物修复。
❖植物修复的特点
可同时去除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 放射性核素,适用于大面积、低污 染的位点。
1、环境中金
属污染的去 除
已有方案:场外修复, 先将土壤挖掘、转移, 再去除金属离子;
微生物修复:生物量 小,从而吸收量小, 同时生物体过小难以 进行后处理;
expense.
2. 化学方法
✓ 硫酸铜:速效性,毒性
✓ 表面活性剂:絮凝作用
✓ 絮凝剂:最具应用潜质的赤潮化学 治理 方法:天然矿物
第二节 生物修复工程技术
8.2.1 生物 修复工程技 术可行性研 究
数据调查 技术查询 选择技术路线 可处理性试验 实际工程设计
8.2.2 地表 水生物修复
技术
第一节 生 物修复的 概念及其原理8.1源自1 生物修复的基本原理 和特点
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 指利用生物将土壤、地表 及地下水或海洋中的危险 性污染物现场去除或降解 的工程技术系统。相同的 表达有:
生物再生(Bioreclamation)、 生物恢复(Biorestoration)、 生物消除(Bioelimination)。
2、植物有哪些修 复金属污染的方 式?
养化水体的
水质净化中 的应用
1、富营养化水体
➢水华和赤潮 ➢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对策:
• 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的输入; • 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的负荷。
➢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
• 工程性措施:挖走底泥、水 底深层曝气等;
• 化学法:凝聚沉降、化学药 剂杀藻等;
• 生物法:即生物修复,利用 水生生物吸收氮、磷进行代 谢活动从而除去水体中的营 养物质。(植物必须及时回 收,否则腐烂,二次污染)
3、环境中放
射性核素的 去除
已有的方法:将土壤从污染位点 搬移,然后用分散剂或鳌合剂进 行处理。
植物可从污染的土壤中吸收并累 积大量的放射性核素,因此植物 去除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法。
植物对放射性核素的吸收与植物 种类及土壤的性质有关。土壤的 粒子交换能力越强,植物吸收放 射性核素的能力越大。
植物在富营
8.2.3 土壤生 物修复技术
❖原位处理
• 特点:原地进行,无需挖出土 壤和运输,采用土著微生物或 经驯化的微生物处理。
• 包括两方面内容:
• 对受油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
• 对矿山废弃地进行植被恢复
1989 年,Exxon 公司的Valdez 号油轮在阿拉斯加的 Willam 王子湾触礁,泄露出3. 55 万t 原油,污染了1750 km 的海岸线。Exxon 公司和美国环保局(EPA) 的科学家 采用亲油性肥料Inipol EAP 22 清除沙滩表面鹅卵石上粘 附的油污,采用胶囊状的缓释肥料Customblen 清除滩体 下部的石油。 泄露事故发生后16个月的定量分析表明, 60%~70%的石油被降解,并且未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与生物处理的区别:两者原理一致,但
生物修复侧重于受污区域的原位生物处 理。
8.1.2 生物修复种主要生物种类 及其修复原理
一、环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 有机污染物经过微生物的降解和转化,转
化为无害的小分子化合物、CO2和H2O。
微生物修复 的生物类型
土著微生物:环境 中固有的微生物
外来微生物:需大 量接种的高效菌
❖微生物修复 ➢针对流动的河道水体,可采用 直接曝气、生物膜法等;
➢对于浅水湖泊,可添加营养盐、 采用曝气机搅拌混合等法;
8.2.2 地表水生物修复技术
❖大型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
喜水
进水 旱 莲菱
凤
凤 出水
眼菱 眼
子
莲
莲
草鳖
4m 5m 6m
6m
15m
4m
实验开始的第5d,与进水相比较,出水的总氮下降53%, 氨态氮下降70%,总磷下降76%。同时,藻类生物量急 剧下降,出水比进水的生物量下降58%,叶绿素含量大 大的降低。
生物修复的基本指导思想
生物修复技 术的特点
优点:投资费用省,对环境影响小,能
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适用于在其他技 术难以应用的场地,而且能同时处理受 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
局限性:需对具体地点的状况和污染物
进行详细而昂贵的考察,微生物活性受 温度和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某些情况 下,生物修复不能去除全部的污染物。
基因工程菌 (GEM)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及其相应的降解转化微生物
微生物修复 的影响因素
1. 营养盐 :需添加氮、磷营养元素 2. 电子受体:可通过对土壤鼓气或添加产
氧剂的方式来提供DO作为有机物降解的 电子受体;此外,硝酸根、硫酸根、铁 离子也可作为有机物降解的电子受体。 3. 共代谢基质:微生物共代谢作用 4. 污染现场和土壤特性:土壤特性影响污 染物和微生物的相对活性,最终影响生 物修复的速度和程度。 5. 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如: 淋失与吸附、挥发、生物降解和化学反应
植物修复特点:生物 量大,从而吸收量大, 同时易于进行后处理。
植物修复金
属污染的方 式
1)植物固定 2)植物挥发 3)植物吸收
1)植物固定
指利用植物和其他一些添加物使 环境中的金属流动性降低,生物 可利用性下降,降低金属对生物 的毒性。
该法只是暂时将金属固定,并没 有彻底去除环境中的金属。
2)植物挥发
8.2.4 地下水 生物修复工 程技术
原位处理
• 特点:与土壤原位处理基本相同。
物理拦阻
• 指使用暂时的物理屏障以减缓并阻滞 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进一步迁移。
地上处理
• 又称抽取-处理技术,将受污染的地下 水从地下水层中抽取出来,在地面上 用一种或多种工艺处理之后,再将水 注入地层。
思考题:
1、什么是生物修 复?微生物修复的 影响因素有哪些?
生物修复的主要类型
• 原位生物修复 • 异位生物修复
指受污染的土壤不做搬运或输送而在原位 污染地进行的生物修复处理,其恢复过程 主要依赖于被污染地自身微生物的自然降 解能力和人为创造的合适降解条件。
指将受污染的土壤,搬动或输送到它处进 行的生 物修复处理,这里的搬动和输送 是有一定限度的, 而且更强调人为控制 和创造更加优化的降解环境。
环境生物学
第八章 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教学目标和重点
• 重 点:生物修复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生物修复的常用技术方法。 • 教学目标: • 掌握生物修复技术,环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原位处理,挖掘堆
置处理反应器处理等概念; • 熟悉生物修复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生物修复的常用技术方法。 • 了解生物修复技术的理论基础和生物修复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发展过程
单一的杀藻剂研究
只追求除藻效果 实验室技术
无二次污染 成本低 使用方便
化学、物理、生物 多学科研究
生态环境效应 现场推广应用价值
治理技术的 基本要求
国内外有害赤潮防治的现状
有
物 理 方
粘土法 超声波法 过滤法 网箱沉降法
害 法 气幕法
赤
潮 的 治 理
化 学 方 法
直接灭杀法 凝聚剂沉淀法 天然矿物絮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