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中考新考点——传统文化知识全解析

2018中考新考点——传统文化知识全解析

《2018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命题实施细则》规定的考试容新增加了一个考点:了解现用教材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

现在我们试卷上的标题也发生了变化,第5题原来叫“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在此次的一模试卷中改为“文学文化常识和名著阅读”。

这一题总分7分没变,但文学常识由3分降为2分,名著阅读也由原来的4分降为3分,而总共降下来的2分给了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

今昔对比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知识呢?解读传统文化知识一、传统文化定义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核,还有墨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二、传统文化有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知识梳理1、《论语》中的年龄、儒家思想(七上,P52)《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论语》包涵的主要思想就是“仁”。

仁:爱人。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

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畴。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畴。

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髫(tiáo)年:女孩七岁。

始龀(chèn)、龆(tiáo)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及笄(jī):女子十五岁。

(《礼记·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

桃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

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mào dié):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2、关于黄河的诗歌、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俗语(七下,P75)一条流淌着千年的河流,流转时间,流转四季,流转变迁。

唯有它依旧静静的流淌着,没有改变着自己的方向,使命!它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l 故事1、《闯王渡黄河》闯王自成带领农民在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

l 故事2、《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

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

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

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顽强拼搏,奋斗不息。

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l 故事3、《夷当河伯的故事》华阴潼乡有个叫夷的人。

成为一名河伯。

l 故事4、《望洋兴叹》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称河伯。

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那才真叫大呢。

“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

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

”l 故事5、《鲁班修造将军柱》桑园峡黄河水流湍急,激流中却有一个屹立的大石,称为将军柱。

l 故事6、《黄河的民间故事》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得一表人才,骑得烈马,拉得硬弓,百步穿。

l 故事7、《黄河与长江的传说》远古时,在须弥山外的青涧洞里,住着青黄二条孪生龙,它们嫉恶如仇,常常与那作恶人间的东海之滨的“魍魉”(wǎng liǎng)作战。

直到今天,长江和黄河两岸的炎黄子,仍靠两条大江大河养育生生不息地繁衍着。

l 故事8、《河伯授图》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

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跳到黄河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百川灌河】河:黄河。

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

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长江大河】指长江和黄河。

形容气势磅礴,奔腾不息。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

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

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砥柱中流】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负石赴河】河:指黄河。

背着石头跳进黄河。

比喻人以死明志。

【河不出图】河:指黄河。

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

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

因此黄河不出河图则不是圣明之世。

指时当乱世。

【河清海竭】黄河水清,大海干涸。

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关于黄河的谚语(俗语):1)黄河百害,惟富一套;2)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3)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4)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5)河走温县城,仓头猛一穷;跳进黄河洗不清;6)黄河富,最富是;7)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8)天下黄河富;9)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3、戏曲(生旦净丑)(七下,P152)中国戏曲主要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中国的戏曲、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戏曲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

生:指男子;旦:指女子;净:指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丑:指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称小丑、小花脸等。

4、马的世界:“马”的汉字演变过程、关于马的成语、马的历史传说(七下,P230)“马”字的演化过程大致为: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简体。

l 赤兔马:三国时期吕布的坐骑。

l 的卢马:备的坐骑。

l 昭陵六骏:唐太宗世民南征北战驰骋沙场统一全国的六匹战马。

千金买骨:燕昭王,郭隗。

膑赛马:齐国使者到大梁来,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

齐国将军田忌。

老马识途: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齐桓公和丞相管仲讨伐孤竹国。

伯乐相马: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

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家,人称伯乐。

指鹿为马:始皇死后,高和斯专政,高做了宰相高职。

王亥驯马: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驯养动物的能手王亥。

5、颜体书法(七下,P261)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颜真卿是唐代与欧阳询、褚遂良和柳公权齐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

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麻姑山仙坛记》等。

6、建筑(桥、园林)(八上,P92)石拱桥是中国传统的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州桥和卢沟桥突出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州桥,又名安济桥,也叫大石拱桥,坐落在省县城南五里的清水河上。

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也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座石拱桥,已历时1400年。

唐代文人赞美桥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建于隋朝公元605年至618年,由一名普通的石匠春所建。

卢沟桥雄踞在湍流奔突的永定河上,也经历了近700年,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的胜景之一。

7、黄发垂髫(八上,P166)指老人与儿童。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指老人;垂髫tiáo:垂下来的头发,指小孩。

8、莲文化(关于莲的别称、成语、诗句)、白丁(平民)(八上,P170)莲:又称荷、芙蕖、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

【步步莲花】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步步生莲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姿。

【莲花步步生】【并头莲蒂】花或瓜果跟茎连接的部分。

并排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

比喻恩爱的夫妻。

【火中生莲】火里生长出来的莲花。

比喻稀有或难得。

后指深陷火炕,遭到不幸,但能洁己不毁。

莲花:【莲耦同根】比喻有血肉亲缘关系。

【柳腰莲脸】腰如柳,脸似莲。

形容女性之美。

亦代指美女。

【三寸金莲】金莲:旧指女子缠过的小脚。

封建时代美誉妇女小脚的用语。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比喻人才能出众也须大家的支持。

【荷橐持筹】荷橐,带着装文具的小袋;持筹,拿着记数的算筹。

谓参预筹画设计,出谋献策。

【菊老荷枯】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藕断丝不断】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实际上仍有牵连。

【藕断丝连】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

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

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藕丝难杀】比喻感情缠绵,难以割断。

【舌灿莲花】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有如莲花般地美妙。

白丁古义项有:原指平民百姓,也指没学问的人。

9、更定(晚上八点左右,古时的纪时法)(八上,P201)更(gēng)定:更,古代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定,完了,结束。

更定是指晚上八点左右。

10、中秋节等节日习俗(八上,P213)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中秋节的习俗有: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燃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灯、烧塔等。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

重阳节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的习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