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中心大厦分析

上海中心大厦分析

410139平方米。 建筑高度:632米。 建筑层数:地下结构5层,地上部分包括124层塔楼
和7层东西裙房。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架结构。 用钢量:约100000吨。 建筑造价:148亿元。
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
本工程建设单位: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本工程设计单位:美国Gensler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 研究院
几个角度的室内透视
技术原则
(1) 建立建筑和城市环境的友好关系,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营造以人为本、健康高效的高质量微气候环境,室内环境达标 率为100%。
(2) 结合独特的气候环境与建筑本体特征,最大程度地优化 建筑节能设计,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综合节能率大于60%。
绿色建筑作为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正被越来越多的政府 和公众关注并实施。正在施工中的中国第一高楼- - 上海 中心大厦大量采用适合中国国情的超高层绿色建筑的标准, 势将为我国乃至世界超高建筑的" 绿色",谱写新的华章。
绿色建筑定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建筑规划、设 计、施工、物料生产、运营维护及拆除、回收利 用的全过程)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 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 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建筑。
上海中心大厦实施绿色建筑的技术策略
绿色建筑手段
造型设计Βιβλιοθήκη 技术原则技术措施上海中心大厦: 一个直冲云霄的“热水瓶”

采访中,斯特拉巴拉把上海中心大厦戏称为“热水瓶”。这和 整座大楼的设计有关。装有“双层幕墙系统”的大楼以120度 的角度指向天空。这可以帮助它在夏天散热,在冬天隔热。这 就和热水瓶的原理差不多。
Gensler 的设计马歇尔 Strabala 的董事告诉电子上 海塔将代表的建筑的新闻网站“中国的有活力的未来。” 将是中国到这个熙熙攘攘和从来更换的大都市的未来展望 未来的一座让人印象深刻的建筑物,而且到有活力中国精 神的未来。不会有其他在世界上这样独特和好地构思的 塔,”
主要功能
作为一幢综合性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 大厦以办公为主,其他业态有会展、酒店、观 光娱乐、商业等。大厦分为5大功能区域,包 括大众商业娱乐区域,低、中、高、办公区域, 企业会馆区域,精品酒店区域和顶部功能体验 空间。其中“世界之巅”即是功能体验区,有 城市展示观看台,娱乐,VIP小型酒吧、餐饮、 观光会晤等功能。另外,在本项目的裙房中还 设有容纳1200人的多功能活动中心。
6-8区:8根主 柱
1-5区:8根主柱+4 根次柱
在外框柱与核心筒之间设置伸臂桁架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结构侧移。对 于框架——核心筒结构,设置伸臂桁架后侧移显著减少。
外伸臂桁 架位于第2、 4、5、6、 7、8区。
为什么1、3区没有 设置外伸臂桁架?
研究表明,伸臂桁 架数量与减小侧移 并不成正比。高层 结构设计中,伸臂 桁架的位置及数量 应做敏感性分析。
(5) 加强工程施工的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 资源浪费,减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绿色施工。
(3) 通过减少再生资源使用量、减少排放量等设计优化,有 效利用建筑雨污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非传统水源 利用率中办公商场不低于40%、宾馆不低于25%。
(4) 本着因地制宜、本土材料使用最大化和绿色建材最优化 的思路,提高3R建材利用率,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超过10%。
超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上海中心大厦
组员:xx,xxx,xx,xx,陈成
上海中心大厦
1 大厦基本信息 2 大厦功能、平立面分析 3 大厦外形设计分析 4 绿色建筑标准在上海中心大厦的应用与技术策略 5 总结
1994年,东方明珠从浦东平整的 “天际线”上窜了起来。这是上海 陆家嘴的第一个地标。从此以后, 陆家嘴就像是一个十四五岁、吃不 饱的男孩子一样,停不了地疯长了 起来。现在再回头看看这个晚上时 常泛红泛蓝的明珠宝塔,它的光彩 早已经被1999年开张的金茂大厦 和2008年竣工的上海环球金融中 心分去了大半。
两层高 的设备 层
9区:观光 区域
8区:酒店 及精品办 公
2-7区:办 公区
1区:大堂、 商业和餐 饮
上海中心大厦结构 地下5层 地上121层 总建筑面积为 574058m2 地上总建筑面积为 410139m2 建筑总高度 632m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 大楼集商业 办公 酒店 观光于一体
是一座综合性超高摩天大楼
大厦造型来源----------中国传统的图案-----龙
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的造型对比
“上海中心”建筑外观呈螺 旋式上升,建筑表面的开口 由底部旋转贯穿至顶部,与 金茂大厦经典隽永的塔形和 环球金融中心简洁明快的立 体造型形成鲜明对比。从天 空向下俯瞰,“上海中心” 非对称的顶部卷折状造型, 与金茂的点状和环球金融中 心的线状顶部遥相辉应,将 进一步丰富上海的城市天际 线。
7-8区十字形 布置
5-6区切角方 形布置
1-4区方形布 置
巨型柱构造分析:
巨型柱断面示意图
上海中心钢管混凝土巨柱构造
巨型框架柱由8根钢骨混凝土主柱、4根次柱。 主柱截面尺寸最大为3.7X5.3米。
主巨柱设于核心筒内 隔墙对应位置,通过 伸臂桁架协同抗侧力, 可获得相对较大的力 臂。
次巨柱主要作用是减 小环带桁架跨度,故 不设伸臂桁架与核心 筒连接,避免伸臂与 核心筒角部连接构造 的困难。
本场地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核心地段,为陆家嘴金融区最重 要的标志性功能性建筑区,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成“品”字型分 布。塔楼建筑高度为632m,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第一高楼。拟建场地理 地位置详见图1。
开工时间:2008年11月29日。 竣工时间:2014年。 占地面积:30368平方米。 建筑面积:574058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约
“热水瓶你小时候用过吧?这就是双层幕墙系统的工作原 理。” 斯特拉巴拉解释道。
“对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来说,保温性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在冬天,如果我有办法穿衣服保暖,就不会开暖气了;如果我 在家的时候,可以脱掉衬衫穿T恤,就不会把空调温度调到太 低。所以如果我能像只是穿衣服或者脱衣服那样来控制大楼温 度,我就可以建造一个能源可持续的大楼了。但问题是这套系 统成本很大。”
建筑体量生成:
两个立方体的 内圆外方
外皮做成旋转 收缩上升的样 式,让大楼更 加具有动感。 将尖角改为圆 弧状,以减小 风压的影响。 圆润的角度能 包容硬朗的环 球和金茂。而 最终玻璃的消 耗仅增加18%。
内圆外三角
方案的敲定
陆家嘴集团曾安排该项目进行 过三次招标,其中一次招标吸 引了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 (英语:Skidmore, Owings and Merrill)、美国KPF建筑 师事务所(英语:Kohn Pedersen Fox)及上海现代建 筑设计集团等多家国内外设计 单位提交设计方案。于最后一 次招标,两个设计方案获得入 围资格,分别为美国Gensler 建筑设计事务所(英语: Gensler)的“龙型”方案及 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英语: Foster & Partners)“尖顶型” 方案。经过评选,“龙型”方 案中标,大厦细部深化设计将 以“龙型”方案作为蓝本
本工程核心筒在立面上共分为9个区 域,墙体厚度随高度上升而递减,其厚 度从1200mm变化至500mm。其中在 4区、5区避难及设备层墙厚发生突变。
核心筒截面在1区至4区呈正方形九宫 格筒体。到第5区后,四个角部的墙体 开始向两边收缩,形成切角方形布置。 至第7区时,原有的九宫格变为十字型 五宫格筒体。
Zone9:2110
平面功能分区:
商务休闲层中庭功能排 布,中庭悬挑近14米。
各区域平 面轮廓:
由三段圆弧构 成曲边三角形 (其中一边切 角)作为上海 中心外围几何 的基本构形, 旋转上升并均 匀缩小,演进 为一个平滑光 顺的非线性扭 曲面,形成了 大厦独特的立 面造型。
这种圆润三角形的结构,在照顾造型的 前提下,极大的减少了建筑物的表面积, 从而减少了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和能量损 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内外双层幕墙
同等面积的不同形状 平面围合的建筑物的 表面积变化。
这种圆润三角形的结 构,在照顾造型的前 提下,极大的减少了 建筑物的表面积,从 而减少了与外界的能 量交换和能量损失, 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 段。
相对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 的近似正方形的 平面布局,这样的布局少了视线和光线死角,不 仅可以让办公人员能在更多的角度欣赏大厦周围 的美景,而且在冬季阳光可以更多的进入建筑内 部 ,减少了建筑的能耗。
二 大厦功能、平立面分析 大厦平、立面分析
Zone1:6432
Zone3:5643
Zone5:4750
Zone7:2056
相对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 的近似正方形的平 面布局,这样的布局少了视线和光线死角,不仅可以 让办公人员能在更多的角度欣赏大厦周围的美景,而 且在冬季阳光可以更多的进入建筑内部 ,减少了建 筑的能耗。
(6) 设置能源和环境信息综合监管平台,提高运营管理和物 业管理智能化的水平,最终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目标。
据悉,在大楼最高区域的几层内,已经规划设计 了一个巨大的“王冠”。“王冠”内有一个精致 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最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的 利用率。
外伸臂桁架贯穿核心筒腹 墙
三 大厦外形设计分析
在经过多番投标及筛选后, 上海中心的建筑设计方案 最终被确定为“龙型”方 案,该方案由美国 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 提供。从外观上看,“上 海中心”像一条盘旋上升 的巨龙,“龙尾”在大厦 顶部盘旋上翘,580米的 “身高”将成为上海新高 度。
结构体系:
上海中心大厦为钢筋混凝土 和钢结构组合而成的混合结 构体系,竖向结构包括核心 筒和巨型柱,水平结构包括 楼层钢梁、楼面桁架、带状 桁架、伸臂桁架和组合楼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