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力量的源泉

中国力量的源泉

中国力量的源泉
————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内容提要:怎样认识新世纪党的领导的大趋势,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益格局盘根错节,发展时期必然带来的各类矛盾逐渐凸显出来。

在这场伟大的改革中,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适应改革深化的新形势,提高自身执政能力,更新领导观念,转变领导职能,改进领导作风,提升领导效能。

从严治党,从我做起。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

以人为本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创设管理环境的和谐氛围;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伦理观念,使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入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中,领导应高瞻远瞩,要为培养人、提高人、发展人创造条件。

不能实用观点,用人如器,而要使人的价值实现增值化和人本化相结合。

关键词:中国力量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在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和深刻阐述,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语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理论。

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无限丰富伟大的中国力量,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一、怎样认识新世纪领导的大趋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已经走过九十三年的历史长河,其曲折复杂性、艰巨性是古今中外政党史上所罕见的伟大历史创举。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付出的革命代价所取得的历史教训和成功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能忘记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一条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子,使中国的历史走上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非常辉煌的发展阶段。

社会转型体制转变,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适应新的形势,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百炼成钢,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更新领导观念,转变领导职能,改进领导作风,提升领导效能。

我们党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多元结构的社会,多种所有制,使社会的经济利益有多种的分配方式,人民群众也有多种选择取得自己的经济利益,制度建设、法制建设、思想建设的不完善,造成经济建设中有许多漏洞,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一方面是轰轰烈烈的伟大工程,是史无前例的,使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显示出中国力量无与伦比的优势;一方面是在伟大工程的背后“硕鼠”们鲸吞人民利益不可容忍的罪行,我们党如果不能净化自己,任凭他们的胡作非为,就要失去人民的信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对我们执政党是一个无比严峻的考验,是关系到亡党亡国的大事。

多种经济结构,也是阶层之间、地区之间在收益上的差距拉大,怎样使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广大群众达到小康水平,怎样使不合理的行业差距取得平衡,这是我们党所要面对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二、从严治党从我做起
十八大报告对于执政党的建设作出了非常科学、严密的顶层设计,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以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包括五项建设,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所谓思想建设,就是从思想上树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行为的最高标准。

我们党的一切决策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什么时候脱离了群众,不去关心群众的疾苦,不去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遇事先考虑自己的升迁、荣誉政绩、个人的财富、亲友的利益、小集团的利益,为此不惜违背党章违反组织纪律,甚至党纪国法,必然走向犯罪的道路。

所以从严治党,党员干部必须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家属,时刻不忘党的纪律,警钟长鸣。

三、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
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善于学习、服务人民、锐意创新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共同特征,而把这几个特点集中到一点就突出的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也是党取得和巩固指正地位的根本保障。

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和具体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也就是所谓“与时俱进”。

正如党的十七大四中全会所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现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因此,要想不被历史淘汰,不被人民抛弃,就必须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要走在人民的前列,吧不断学习作为自觉的政治追求,把服务人民作为应尽的义务,把改革创新作为前进的不洁动力。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落伍,始终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懈怠,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不动摇。

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时刻不忘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我们党员干部是从群众中来的,但不能等同于一般群众,要既做群众的学生,又做群众的先生,不能做尾巴主义,我们的决策要代表根本的、长远的的利益,要引导群众,以大局为重,放眼未来,妥善处理好落后群众的问题,用自己先进性的实际行动,带动群众前进,在群众还没有认识到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时候,要耐心说服,发挥领导艺术,当好楷模、当好领路人,像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那样,全局在胸,敢于担当,勇于牺牲,带领群众打出一片新局面。

四、以人为本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在社会转型、体制转变的新世纪领导的大趋势是什么?进入新世纪以后,由于在现代社会,员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明显增强,他们对领导者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许多被领导者不仅能参与决策,而且能代替领导者直接地去做许多具体的业务上的决策。

对于领导者而言,领导活动呈现的是简约化趋势,对于被领导者来言,领导活动呈现的是自主化趋势,这是刘峰教授对于新世纪领导科学的新观点。

我认为形成这种新趋势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因为知识不等于责任心,物质不等于精神,要达到领导的简约化,和领导自主,领导者的作用不是降低,而是在质量上要求更高了,领导的艺术更强了,为适应这种新趋势应在以下几点上做好工作:
1、领导工作简化和领导自主化的基础,是群众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群
发积极性,党的领导要因势利导,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在管理中体现人的主体性,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创设管理环境的和谐氛围,形成伦理化的组织文化。

厉以宁教授曾指出:效率有两个基础,一个是物质基础,一个是道德基础。

具备效率的物质基础,只能产生常规效率。

有了效率的道德基础,就能产生超常规的效率,一个单位有了这种道德基础,就会在竞争中具有一种团队精神。

被领导者就会有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积极的心态和负责的精神。

领导者应该是这个团队的道德楷模,是带头人。

而不是属于群众之上的
贵族,这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先锋精神和牺牲精神,是每一个党的领导者的本色。

2、领导简约化和领导自主,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公正的评价体系,在市场经济中,
竞争和交换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社会利益单元的个体化,使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学校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桃源,在职称评定、晋职晋级、奖金发放、荣誉称号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现象。

领导在关键时刻成为被架在竞争烈火之上的难受脚色,要走出这种困境有两条途径,一是未雨绸缪,日常有一套科学的、公平的得到大多数群众赞成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具有可操作性、数字化的标准,到总结和评价时,可以达到自评和众评的科学性;二是领导要处以公心,一碗水端平,不要搞小圈子,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评级时,如果在这个决定下属命运的关键时期,徇私舞弊,那就是与群众离心离德的开始,也是团体精神崩溃的根源,此为当权者戒。

反之,领导者应抓住这一绝好机会,在执行评价的过程中,保障、创造和激发教职员工中的“士气”“正气”,将组织伦理观念、基本态度、忠诚道德灌输到组织和协作体系中,引入到客观权威的体系中。

这样就使得个人利益和个人规范从属于整个协作体系的利益。

在一个具有很强的组织伦理集体中,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里,工作着是快乐的。

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为创造这样的团队而努力。

3、具有了能凝聚在事业上的团体精神,就能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优秀集体,这
是一个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先进集体,领导的简约化和自主性,就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领导者应高瞻远瞩,做到更深层次的人性化管理,不能“用人如器”,要为培养人、发展人创造条件,使人的价值实现增值化和人本化相结合,使领导工作更上一层楼。

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我们深入的学习领会、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各条战线的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内化为一种新的思想观念,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再立新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