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创作开题报告范文油画风景创作开题报告写论文写作得再美,也是没有科学价值的。
钱学森教授认为:“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国家的需要。
……在研究方法上要防止钻牛角尖,搞烦琐哲学。
不会写找我就行,擅长实验结果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
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
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
应该这样开展步骤吧,我也只是个建议:1、挖掘当今油画的京剧题材作品,最好吧国外的画家的这方面的作品挖掘出来。
2、进一步说明中国元素在世界画坛或者世界艺术界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重点点提出来京剧题材从很早时期就开始得到重视(拿些早期到现代作品举例)。
这个是是为什么呢?因为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京剧在中国以及世界的作用。
等等。
3、最后说明艺术发展也是和中国国力发展相互联系的,说一说中国现在在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中国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
等等。
这个是相辅相成滴。
本人的问题:本来我看我这个3个步骤没有问题,问题是你这个题目又是落寞花旦。
这个这个可以说一下京剧在中国的艺术上的这个这个地位还不够高,(本人相当的有意见,现在这个国人不行。
不懂艺术,把娱乐当艺术,娱乐和艺术界限不够分明。
很容易误导当代年轻人。
)。
既然您是做研究,语言方面应该不错。
我就不多言了。
美术学油画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已发送,注意查收。
更多追问追答追问有书籍类插画的没有有的话一起发会追加分的谢谢什么书席慕容的诗集毕业设计要求是20张图想用20首短诗来画查收三分钟下面的是给你的成品论文,满意加分论文选择关键字:1.乡土油画题材在中国的地位、发展现状。
2.油画语言的表达特点及独特规律。
3.美术创作中怎样体现人文精神、民族。
4.浅析中国经济与艺术发展关系。
摘要:创作设计指导方向 1、版画 2、油画 3、平面设计论文指导方向:1、美术创作中的人性化运用。
2、油画创作的色彩运用3、书籍封面的构成。
4、文学作品插图的艺术性。
5、美术创作中的人性化运用中国版画研究:1.试析设计中绘画元素的运用。
2.试论黑白木刻中点、线、面的运用。
3.试析绘画中的形式与精神的关系。
4.浅析黑白木刻中灰色的组织及表现。
5.我看当代艺术理想的演变。
6.绘画创作中的个性表现——谈谈我的毕业创作。
7.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
8.浅析中国画人物的形神论。
9.传承、创新、流行——浅谈中国画艺术的现状。
10当代西方绘画 ___绘画的影响。
11当代室内设计的观点与发展。
12装饰设计表现形态的多样性。
13浅谈现代重色彩画中色彩的运用。
14浅论谢赫的“六法论” ___画的影响。
古代园林与现代环艺设计。
15传统因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比如中国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等因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16浅论《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地位以及影响。
17现代流行文化对绘画的影响。
18绘画(或设计)中的个人风格。
19设计中的人性化问题。
20论新具像绘画的兴起与其体现的时代特征。
21论色彩的分寸及其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22论线条在绘画语言中的表现力。
23装饰设计表现形态的多样性。
24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25绘画创作的技法与形式语言的研究。
26少数民族服饰、用具图案的研究。
27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形式及表现因素。
28室内装饰的精神的个性化。
29广告发展中国际化与本土化。
30论色彩的分寸及其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31造型基础训练与创作及设计的关系。
32艺术中的民族精神体现。
33造型艺术中的个性化特征及寓于形式的“趣、奇、情、理”。
34论绘画的再现与表现及写真与变实。
35民间美术的发掘、传承与保护。
36大美术”教学的社会调研。
37少数民族服饰、用具图案的研究。
38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形式及表现因素。
39寻找生命中的个性特征——关于绘画创作的思考40谈基础素描中的创造性思维。
41浅析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意义。
创作之我见—关于油画艺术的思考内容提要: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和生产制作活动,是现实生活在画家头脑里的反映的产物。
艺术美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它是一切艺术创作必须设定的自觉的目的。
每个艺术家都应该在其作品中显现出他对于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现实美和现实丑都是美术创作的源泉。
通常被看作内容的东西,只是艺术借以表现自身的真正形式,而通常认为只是形式的东西,恰恰构成了一件艺术品的真正内容。
美术作品是通过形象和技法手段传达作者感情思想以及审美理想的载体。
关键词:艺术创作艺术美现实美现实丑内容形式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和生产制作活动。
它包括两个相互衣存、互为表里的方面:一是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审美认识;二是运用物质媒介材料和技艺手段将这种审美认识表现出来,使其物化。
这样,一幅油画作品在成为艺术品之前,则要经历两个大的阶段,前者是创作的构思活动阶段,后者是美术创作的传达活动阶段。
这种创作活动是一种追求艺术美的过程。
那么,怎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作品呢?或者说什么样的作品才具有艺术价值?苏珊-朗格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供我们的感官去知觉或供我们想象的,而它所表现的东西就是人类情感。
”在希腊语中,艺术一词兼有两种涵义:一是指美的作品;二是指创造、技巧、技艺。
艺术品就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人工技术制品。
由此,我们又可得出一点启示,当我们称赞一部艺术品优美时,往往是蕴涵着两层意义:一是指这件作品的表现形态非常优美,二是指这件作品的制作技艺非常优美。
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前者对物、对作品。
后者对人、对艺术家。
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它必须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二是它必须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愉快感受,即具有审美价值。
这两点,可以说是艺术品与伪艺术品相区别的根本特征。
首先我们应当排除一种错觉。
有人认为,凡是优美的事物,就都属于艺术。
这种看法没有区分优美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而自然美尽管可以是艺术的对象,却绝不是真正的艺术本身。
油画创作表现的是自然美,是对现实美的再创造。
但艺术美不等于自然美,它高于自然美。
油画作品反映的是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是油画创作的有力根据或根源。
比如,这样一幅生活情景:在暮色苍茫的天空下,有一对衣着朴素,身体健康的农民夫妇,在田野斜斜相对而言地站着,都低了头,把手放在胸前,身边倒着一辆手推车和一个盛满马铃薯的篮子。
他们在辛勤劳动了一天正要回家的时候,远处传来了教堂的钟声,于是他们脸上现出虔诚肃穆的神色,双双心情平和地做起了晚祷。
这不是法国19世纪农村典型的生活景象吗?在这幅生活景象中,我们看到的不正是劳动人民那种纯朴善良的性格美和人与人之间和谐诚挚的关系美吗?是的。
但是,这种现实生活中的景色和美,是法国农民画家米勒在他的名作《晚钟》里为我们描绘出来的。
现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美术正是以这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多彩的现实生活为源泉而创造的。
现实中无论人、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只要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相关,都可以成为美术创作的源泉。
假若没有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也就不会有所谓的美术。
当然,现实中有些不美或丑的事物,也可以成为美术创作的根据,反映到美术中来,经画家审美意识的加工改造而成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实际上,人们对艺术与美有许多误解。
人们总是以为艺术就是美的;凡是不美的就不是艺术,丑是对艺术的否定。
事实上,艺术并不一定都是美的。
即是说美术既能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现实美,也能根据丑的现实反映现实丑,并且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
为什么美的艺术可以表现丑恶?对于艺术家来说,问题并不在于表现对象的丑恶,而在于必须对丑恶作出卓越的表现。
例如,在罗丹的雕刻名作《美丽的欧米哀尔》(又名《老妓》)中,现实的丑神奇地转化成了艺术的美。
罗丹自己解释说:“平实的人总以凡是在现实中认为丑的,就不是艺术的材料——他们想禁止我们表现自然中使他们感到不愉快的和触犯他们的东西。
这是他们的错误。
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委拉斯贵支画菲力浦四世的侏儒赛巴斯提恩时,他给他如此感人的眼光,使我们看了,立刻明白这个残废者内心的苦难——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他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而变成一个玩物,一个活傀儡、、、、、、这个畸形的人,内心的苦越是强烈,艺术家的作品就越显得美,米勒表现一个可怜的农夫,一个被疲劳所摧残的、被太阳所炙晒的穷人,像一头遍体鳞伤的牲口似的呆钝,扶在锹柄上喘息时,只要在这受奴役者的脸上,刻画出他任凭“命运”的安排,便能使这个噩梦中的人物,变成全人类最好的象征。
在作品中,现实丑的本质范畴转化了,其现实性削弱了,艺术性加强了。
作品中的形象已经不是原来的现实中的丑的事物或人物,已经渗透了创作主体的认识、情感和评价等主观精神因素,从而成为一个典型形象。
它从反面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真理,是形象的真理,亦即艺术的美。
对丑的深刻剖析和否定,就是对美的肯定。
罗丹的《老妓》是这样,委拉斯贵支的《赛巴斯提恩—莫拉》和米勒的《扶锄人》,朱耷的“白眼向人”的《荷花水鸟图》等都是这样。
在国内外美术史上,有许多这样把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的成功之作。
事实上,丑恶只是题材的丑恶,它只构成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而优美却艺术家的智慧和表现力的超绝,它形成了艺术作品的深层结构。
由此可见,美的价值具有超越性。
在自然美中,它超越自然,而达到仿佛拟人化的理性结构。
而在人类的艺术中,它又超越了人类,仿佛回到了本色的自然,返噗归真。
在油画作品中,通常被看作内容的东西,其实只是艺术借以表现自身的真正形式。
而通常认为只是形式的东西,即艺术家对美的表现能力和技巧,恰恰构成了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内容。
人们对一件作品的估价,正是根据这种内容来确定的。
拉斐尔的《圣母》像 ___。
在一个早以被表现过千百遍的旧题材中,他以自己的精湛造诣为之赋予了崭新的艺术内容。
从而使这个已死的形式获得了新的灵魂和生命。
他的这种艺术表现是如此深刻,正如 ___赞叹:“我们确实可以说,凡是妇女都可以有这样的情感,但却绝不是每一个妇女的面貌都可以完全表现出这样深刻的灵魂。
”一个事物,只有当它以其现象的真实充分地体现出其本质的真理,以其具体的形式充分地表现出其内容的必然性,以其形象的个别性充分地显现出其种类的普遍性,而且这现象,这形式,这形象又必须是非常的突出,鲜明生动,那它才是美的。
这就是美的规律。
凡是美术作品都离不开形象,离不开生动的视觉形式;凡是优秀的美术作品都离不开创造高度真实、高度概括的视觉形象,离不开创造艺术典型;而创造了艺术典型的美术作品,都必定以其鲜明生动的视觉形式充分的表现出社会生活的真理,同时又都突出地体现出创作主体真挚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