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影像转归
肺实变较间质病变吸收慢 合并混合感染时吸收慢 一般在4周时大部分吸收 8周时完全吸收 也有报道:症状消失1年后胸部X线才完全恢复。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
重症MPP-并发症的诊治
重在有意识,早期识别和交待
MPP引起多系统损害机制
炎症反应:感染诱发细胞膜内脂蛋白产生大量细 胞因子,造成器官直接损伤。
肺外器官损伤、对治疗药物反应。 肺部影像学:实变范围增加(超过单侧肺叶的2/3)
和/或伴胸腔积液;CT值大于40HU(坏死性肺炎 可能) 血清学指标(ESR、CRP、LDH、血清铁蛋白、 炎症介质) 出现了烦躁、嗜睡、抽搐、腹胀、肠鸣音减弱, 心率增快,呼吸明显增快等表现---脏器功能评价 (尤其是呼吸、心血管、中枢、胃肠、血液、凝 血、肝肾功)重视中枢神经系统、噬血细胞综合 征和凝血系统功能的监测
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
其他与临床相关的指标
• MP-IgM出现晚者(病后1周为阴性的MPP,病情较重) • 重症MPP支气管镜检查2周内(粘膜花斑样改变、灰白色
结节、溃疡、分泌物堵塞、塑性)、4周以上特征性改变 • 早期出现肺外症状 • 对糖皮质激素反应 • 对激素反应好,预后好 • 对激素不敏感者,预后差,并发症多
树芽征(扩大的小叶中心细支气管,管腔为粘液、液体嵌 顿)、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扩张、淋巴结大、胸腔积液等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
MPP胸部影像学表现——赵顺英教授总结
间质病变为主:婴幼儿多见间质病变或散在斑片影 肺纹理增浓,有时伴网结状阴影或较淡的斑点影或肺门影
增大,可伴肺门周围斑片影; 肺泡浸润为主:年长儿多见肺实变及胸腔积液 病变大小形态差别较大,分类:实变-坏死型、实变-不
MPP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临床特点(症征不符)
年长儿
婴幼儿
顽固性刺激性干咳
咳嗽、喘息
肺部体征不明显
半数可闻肺部湿罗音
更容易感染高载量MP 出现高热,部分发展 为重症(炎症反应重)
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实 变,单侧为主
感染MP载量低,易合 并细菌和病毒感染。
影像学多为斑片影或 间质性肺炎,双肺受 累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
两个重要的相关的定义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RMPP)
2015定义:合理抗菌药物治疗7天或以上,仍持续发热伴 随影像学征象继续进展
2013年国内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提出类似定义 重症支原体肺炎(severe MPP, SMPP) 更侧重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如需要机械通气、合并多种
婴幼儿MPP10-15天 MPP易合并肺外系统损害,发生抗率体48阳.8%性,率婴才幼明儿显95增%。 常见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高系统。和血液系统。
MPP影像学表现
支原体肺炎的组织学特征是急性细支气管炎 X片: 与小叶性肺炎相似的点状或小斑片状浸润影; 与病毒肺炎相似的间质性改变; 与细菌性肺炎相似的节段性或大叶性实质浸润影; 单纯的肺门淋巴结肿大型 CT: 结节状或小斑片状影、磨玻璃影、支气管壁增厚、马赛克征、
并发症 Miyashita定义:MPP合并呼吸衰竭或出现指南推荐入ICU
治疗的标准 两者之间关系 RMPP更易出现SMPP SMPP经正规的抗MP治疗,恢复也较慢
重症MPP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 确诊MPP基础上出现以下任意一条; 明显气促或心动过速,伴/不伴呼吸困难及紫绀 低氧血症 有效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1周以上无效(持续腋温
临床特征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后持续发热(RMPP) 同时伴有SMPP的临床特点 肺部并发症(肺不张、大片实变、胸腔积
液、坏死性肺炎、肺脓肿) 肺外并发症(神经、心脏、血液、肾脏、
胃肠道、骨关节肌肉及皮肤)
重症MPP的早期识别
何时—经正规治疗持续发热超过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天(预警) 观察内容 体温、肺部影像学变化、监测血清学相关指标、
高凝状态:引发血管炎或血栓形成致血管闭塞。 共同抗原学说:感染后可产生相应组织的自身抗
体,导致自身免疫损伤,引起肺外靶器官病变, 出现症状。
重症MPP肺内外并发症
肺内并发症 胸腔积液 肺不张 气胸 坏死性肺炎/肺脓肿 肺栓塞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肺外并发症 心血管系统 心肌炎、心包炎、KD 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 血液系统 泌尿系统 皮肤表现 肌肉关节
张型 以节段性浸润常见,其内可夹杂着小透光区,形, 也可呈肺段或大叶实变,发生于单叶或多叶,可伴有胸膜
积液。
阅片要点
小婴儿-间质、小叶性肺炎表现 肺门影浓 肺过度通气和不张罕见(与病毒性肺炎鉴别) 大儿童- 多见实变(肺门影浓) 实变坏死、实变不张 可伴有胸腔积液 混合病变 具有上述的表现 可有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38.5℃或肺部影像学无好转甚至进展),成为 难治性MPP 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多叶段受累或单侧受累面积 ≥2/3肺 出现胸腔积液、肺不张、肺坏死、肺脓肿等肺内 并发症
RMPP发病机制
过强的免疫反应、支原体耐药、混合感染 免疫反应异常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异常→肺内和肺外过强的免
疫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共同抗原) 激素和丙球使用的依据 耐药(macrolide-resistant MP,MRMP) MRMP病程迁延、热程长、病情重、并发症高 MRMP与RMPP报道时间存在相关性 RMPP换药(喹诺酮、四环素类)后疗效明显 MRMP持续刺激→诱发更为严重的免疫反应 并非所有的MRMP均为RMPP(提示遗传免疫背
重症MPP早期识别-血清学指标
CRP水平:准确度最高,40mg/L ESR水平:47.6mm/h LDH水平:250IU/L LDH≥364IU/L,必须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 LDH在302-363IU/L,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 IL-8水平:与LDH水平相关 其他:TNF-α、IFN-γ、BALF中MP-DNA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