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2018年工作要点2018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四个服务”目标方向,围绕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工作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攻坚克难,实施“奋进之笔”,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奋力谱写新时代龙江教育发展新篇章,为建设现代化新龙江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1.持续推进学习。
把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组织开展教育系统“爱国·奋斗”精神教育。
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航计划。
建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示范课堂。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教学。
开展“贯彻党的十九大,党员教师在行动”“牢记时代使命,书写人生华章”等主题党、团日活动。
组织开展“重走改革开放路,砥砺爱国奋斗情”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主题网络教育活动和“凝聚青春力量,闪耀青春光彩”主题典型人物宣传活动。
2.广泛开展宣传。
组织宣讲团、理论骨干深入课堂和基层开展“百人宣讲”活动。
深入开展宣讲对谈活动,做到班班讲、人人懂,实现师生全覆盖。
组建百个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学生宣讲团,深入社区、企业、农村,与百姓面对面开展“微宣讲”活动。
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
组织开展“我与新时代”主题征文、“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网络文化作品展演等活动。
联合举办以“用思想为青春代言,用话筒扮靓出彩人生”为主题的大学生主播风采大赛。
组织开展全省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宣传,营造学起来、教起来、传起来、研起来、干起来、实起来的良好氛围。
3.扎实组织培训。
举办高校处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班,实现本科高校及党的关系在省委高校工委的高职高专院校正处级干部全覆盖。
举办2018年暑期高校书记校长研讨班。
举办全省高校优秀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
举办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班。
4.深入研究阐释。
抓好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平台建设。
组织开展《习近平教育思想》学习活动。
支持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等一级学科设立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方向,招收相关方向研究生。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专家开展专项课题攻关,推出一批有质量的研究成果。
二、系统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5.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组织开展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黑龙江优秀精神学习教育。
筹建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基地。
继续深入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向李景富同志学习活动。
组织开展高校年度人物和道德模范评选宣传活动。
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6.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召开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
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途径和方法。
统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影视教育及研学旅行等。
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和人员培训,遴选建设一批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基地。
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公民意识、生态文明等专题教育。
加强对各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指导,继续做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校外教育事业发展项目实施工作。
7.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召开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
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
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选树一批示范课程、示范项目、示范基地和示范岗。
制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五年规划》《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意见》。
设立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中心,制发《黑龙江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实施校园网络“正声大V”培育计划。
实施第二批高校“易班”建设工程。
落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年”专项工作。
制定《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规划(2018-2022年)》。
实施高校思政课名师引领工程。
建设一批高校思政课省级精品课。
加强省思政课教师培训基地、辅导员培训基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基地、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及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建设。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继续评选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督查评估。
8.加强体卫艺和国防教育工作。
以普及、竞赛和师资为重点推进校园足球深入开展。
开展校园足球四级联赛。
组织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
大力推动学校冰雪运动普及发展,保证冰雪课开课,创新冬季体育课程内容方法,切实让每个学生都能了解掌握一至二项冰雪运动项目。
积极推进“上冰雪系列活动”。
举办“全省第二届学生冬季运动会”。
加强学校、县区、地市中小学校冰雪项目交流。
加快冰雪体育特色学校建设,通过特色校示范引领,逐步向全省其他学校覆盖。
召开2018年度学校冰雪运动现场会。
加快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举办“黑龙江省第一届机器人运动大会”。
继续推进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
深入落实我省与教育部签署的学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备忘录。
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校美育工作会议精神。
推进落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继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与有关部门配合继续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
举办第六届全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出台《关于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的意见》,加强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
加强学校卫生工作,落实教育部健康学校建设指导意见。
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召开全省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会议。
9.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全国教师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会议精神。
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宣传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从业行为‘十严禁’”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建设师德教育涵养基地。
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继续集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行动。
做好“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推荐工作。
继续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建设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
加强教师和校长培训,研制出台《关于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意见》《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十百千”名师培养工程》。
完善省、市、县和校本“四级”教师培训模式。
适度增加招聘“特岗计划”数量,加大“特岗计划”招聘工作力度。
进一步落实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和退出机制,实施好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试点改革。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研究修订中小学、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意见。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管理工作。
继续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研制中小学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省属高校人员总量管理试点方案和人员总量核定指导标准工作。
10.提升教研和教育科研能力。
进一步转变教研服务方式,大力加强校本教研,着力完善以校为本、基于网络、覆盖城乡的教研格局。
推进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和研究团队建设,研究制约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11.加强语言文字工作。
继续推进黑龙江省汉语方言保护工程。
开展语言文字督导评估试点工作。
推动学校语言文字达标学校建设。
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
开展第2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加强普通话测试机构建设,推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工作。
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开展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并在相关高校建立书法研究中心。
12.加强教育质量监测评估。
继续开展地方属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继续开展本科专业评估试点工作。
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和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
贯彻落实《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评估试行方案》《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估的意见》。
启动专业学位水平评估。
依据国家《关于加强第三方开展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我省贯彻落实办法。
依托国家建设的高等教育全覆盖质量监测网络和国家数据平台,启动我省相关网络和平台建设。
编制我省年度义务教育质量分析报告,推进质量监测结果运用。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龙江特点的现代化教育13.加强教育改革统筹谋划。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做好国家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有关准备工作。
颁布实施我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做好任务分工和落实。
组织开展2018年度全省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攻坚行动,组建专班,推进落实。
印发2018年教育重点工作指南,加强对地市和高校推进教育改革工作的指导。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
科学配置内设机构,明确职责。
推动省属高校并网供热和清洁能源替换全覆盖。
14.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继续推进中考改革,启动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
加强基础条件建设,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工作。
继续实施普通高中探索高考综合改革实践路径相关项目,启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
推进招生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
稳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改进招生计划管理和分配方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进一步提高地方重点高校招收本省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的总量和比例。
15.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贯彻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
落实《关于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
开展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评选。
推动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现一校一策、对标研判、依标整改、逐项达标。
落实《关于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结合高考综合改革,统筹实施和推进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20个课程标准。
健全中小学教育装备配备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系。
16.全面深化高中课程改革。
推动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落实。
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制定《黑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出台《黑龙江省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意见》《全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全省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实施方案》等文件。
17.分层次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依据《黑龙江省统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指导推动各建设项目高校和学科,全面启动实施各项建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