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T1WI(T1 Weighted Imaging):反映组织间的T1差别,通过短TR、短TE获得。
•爆裂性骨折:椎体受垂直外力冲击,向前后左右碎裂(垂直方向上的粉碎性骨折)。
•腔隙性梗死:是深部髓质小动脉闭塞所致。
CT上表现为10-15MM大小的低密度灶。
无占位效应。
好发于基底节、丘脑、脑脑和脑T。
多见于中老年人・CT值:是最化组织密度高低的数值,是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与水比较的相对值(1分)。
按以下公式计算:组织CT值(Hu) = (□组织一卩水)/p水X 1000,单位是Hounsfieldc (1分)•DSA:DSA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1分),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彩像(1分),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1分);在血管造影中应用普遍(1分)。
•青枝骨折:儿童由于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1分),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1 分),也可以表现为骨皮质发生皱褶、凹陷或隆突(1分),而看不见骨折线(1分)。
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
•结核球:结核球是指浸润性肺结核病人的一种表现(1分),表现为I员1形、卵闘形阴影,大小0.5-4cm不等,常见2・3cm (1分),边缘清晰,轮廓光滑,偶有分叶(1分),密度较高,内部常见斑点、层状或坏状住化,结核球周围常见散在的“卫星灶” (1分)。
•革袋状胃:浸润型胃癌侵犯整个胃壁(2分),使胃個硬,嫦动消失(2分),称为革袋状胃•椒盐征:颈动脉体瘤血供丰富(2分),在MRI检查中,可见到血管流空影(2分),这个征像称为“椒盐征”。
•骨飾:为未完成发育的长骨末端。
胎儿及幼儿时期为软骨,称師软骨,X线片上不能显示。
師软骨冇骨化功能,在骨化初期于師软骨中出现一个或几个二次骨化中心,X线片上表现为小点状致密影。
•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
两侧透亮度基木相同。
可分为上中下二个野和内中外三个带。
•充盈缺损:指顿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内陷的表现,它是因管壁局限性肿块突入腔内所致。
•X线的穿透性:X线具冇穿透力,能穿透nJ见光不能穿透的物体,在穿透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吸收(2分)。
X线的穿透力与X线管电压有关,穿透物体的程度与物休的密度和厚度相关(1分)。
X线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1分)。
•椎弓环:是椎弓根在正位X线片上的成影(2分),表现为四周髙密度,中心低密度的环形结构(2分)。
•卫星灶:结核球周围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2分),表现为条索状和或小结节状影(2分)。
•龛影:局限性溃疡形成的凹陷为锁剂所充盈,在切线位时呈局限性向外突的锲彩。
见于胃溃疡、溃疡性胃癌等。
•占位效应:颅内肿块性病变,导致邻近结构的推压变形和移位(3分),如脑沟变浅、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移位等。
・T2加权图象:反映组织T2弛豫时间差的图像(2分)。
口旋回波序列中,TR时间显著大于成像组成的T1弛豫时间时, 可做到T2加权图象(2分)。
•骨膜增生: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骨膜新生骨(2分)。
X线早期表现为长短不一的与骨皮质平等的细线状致密影。
继而骨膜新生骨增厚,呈与骨皮质平等排列的线状、层状或花边状骨膜反应(1分)。
多见于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等(1分)。
•肺纹理:肺野内口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2分)。
由肺动、静脉、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织组成,其中主要是肺动脉分支(2分)。
•半月综合征:溃疡型胃癌的龛影形状不规则,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不整齐而有多个尖角(2分)。
龛影位于胃轮丿鄆内(1分),周用绕以不宽窄不等的透明带,即环堤(1分),轮廓不规则而锐利,其屮常见到结节状和指压迹状充盈缺损。
以上表现被称为半刀综合征。
•脑膜尾征:脑膜瘤附着侧边缘脑膜增厚现彖(3分)。
有时可见于其他侵犯脑膜病变(1分)。
•骨龄:骨骼二次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1分),和術与干術端完全结合即術线完全消失吋的年龄。
(1分)•空腔:肺原有腔隙的病理性扩大所形成的含气囊腔(1分)。
如肺人泡、肺气囊、含气的肺囊肿和囊状支气管扩张。
•占位效应:局部脑室受压变窄或闭塞,中线结构向対侧移位(1分)。
可山颅脑肿瘤、脑脓肿、血肿或水肿等所致。
•增强CT扫描:是经静脉注入水溶性冇机碘剂,如60%-70%泛影匍胺后再行扫描的方法(1.5分)。
血管内注入碘剂后,器官与病变内碘的深度可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可能使病变显彫更为清楚(().5分)。
•空气支气管征:实变的肺组织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1.5分)。
见于炎症、肺出血、肺水肿、肺泡癌等(0.5 •肝“灯泡征”:在重T2W[上,正常组织信号已较低,而病灶信号仍较高(1.5分)。
可见于肝血管瘤(0.5分)。
•脑CTA:即CT血管造影,是指注射造影剂增强扫描,采用三维软件显示脑动脉的检杳方法(1.5分)。
可用于脑血管性病变的检查(0.5分)。
•高分辨力CT (HRCT):获得良好空间分辨力CT图像的扫描技术(0.5分)。
主要要求是薄层扫描和高分辨力算法重建(1分)。
用于肺和骨的微小病变显示(0.5分)。
•騎板:小儿长骨屮師与干師端不断骨化,二者间的软骨逐渐变薄而呈板状,称断板(1分)。
X线片上呈横行半透明影(1分)。
许莫氏结节(乂名schmorl结节):椎体的软骨板破裂,髓核可经裂隙突入椎体内,造成椎体内出现半圆形缺损阴影, 称为许莫氏结节。
•(肺)空洞: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并经支气管排出而形成的含气结构(1分)。
如肺脓肿、肺结核、肺癌(1分)。
•(胃)狭颈征:胃溃疡时,龛影口粘膜水肿,致龛影口明显狭小,犹如一个狭长的颈(2分)。
•出血性脑梗死:脑梗死区又继发出血(1分),CT表现为低密度梗死灶内出现不规则斑点状、片状高密度出血灶•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1分)。
X线表现主要为骨密度减低(1分)。
•心胸比率心影最大横径与通过横膈顶的最大胸廓内径之比(1分)。
正常小于0.5 (1分)。
•腔隙性脑梗死深部髓质小血管闭塞所致(1分)。
CT±为10-15mm人小的低密度灶,好发于基底节、丘脑、小脑和脑干(1分)。
中老年人常见。
•骨质破坏:局部正常骨组织被病理性组织所代替,X线表现为局部骨密度减低。
•肺实变:正常肺组织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替代。
X线表现为片状致密影。
M型超声•半衰期:是指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超级骨影像:肾不显彩的骨骼彩像称“超级影像”,是显像剂聚集在骨组织明显增加的表现。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这种影像提示有广泛弥漫骨转移的可能。
这种影像也是代谢性骨病的表现之一。
•核医学: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核素)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学科。
・•(超声)吊床样改变:M型超声心动图町见收缩期二尖瓣叶关闭线(CD段)弓形后移超过2mm,常见于二尖瓣脱垂。
驼峰征:接近肝包膜的肿瘤灶可向肝表而突出形成的征象。
•(超声)EPSS:即在M型超声心动图上二尖瓣前叶活动III]线E峰与室间隔距离(2分)。
•(超声)伪像:超声成像中出现的多种形式的伪差(1分)。
其成因多与超声的物理特性有关,有的与仪器设计性能及调节冇关,冇的与人体生理或病理等情况冇关,从而可影响分析导致误诊,识别图像伪像可减少分析错误(1分)。
•(超声)城墙样图形:在二尖瓣狭窄的患者M型检査中,由于二尖瓣前瓣的EF斜率变慢,舒张末期瓣膜关闭速度增快,即A峰升高,EF斜率明显变慢时E峰与A峰相,呈城墙样改变的图形。
•(超声)“结中结征”:肿瘤增殖期的声像图,多见于原发性川:癌,在较人的肿瘤内有多个小肿瘤结节的征象,亦有人称其为镶嵌征。
•(超声)二尖瓣连枷样运动:二尖瓣连枷瓣是瓣膜支持装置破坏造成的最严重的二尖瓣叶运动界常(1分),其典型超声特征是受损瓣叶在其瓣环附着处呈180度或更大幅度的挥鞭样运动,即连枷样运动(1分)。
•(超声)声影:在超声波传播途径内,因反射体对超声的反射、折射、吸收导致超声能量衰减,使其后方呈一回声缺少的条状暗区(1分),结石、骨骼、疤痕组织、钙化灶等均可形成声影(1分)。
•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原理:应用一•类能白由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的放射性示踪剂,其在脑细胞的分布最应与局部血流呈止比,通过计算机机断层显像显示脑内局部放射性分布状态,经计算机定量处理后,可计算局部脑血流血流量。
•放射防护基本三原则:实践的正当化、放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的限制。
•声晕:在某些中心呈强回声区的病灶周围形成的圆环状低回声。
(2分)• 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的缩写(1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1分)•201T1再分布:指正常心肌细胞清除201T1的速度较缺血心肌快,随时间延长,二者的放射性浓度差别减少,3-4 小时后,在延迟显像图可见到放射性“填充”现彖,核医学上叫再分布。
(2分)•标记率:指放射性核素被标记到待标记化合物上的量占放射性核素的总投入量的百分比。
(2分)•(超声)SAM征象:M型超声心动图可见二尖瓣前叶活动曲线收缩期询向运动(1分),表现为CD段出现为一个向上的突起,为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较为特异的征象。
(1分)或在肥厚型心肌病屮,由于室腔缩小,室壁肥厚致乳头肌等二尖瓣及其装置的方位发生改变,引起腱索松弛,二尖瓣叶延长以及低压腔在收缩期对二尖瓣叶和腱索的负压性吸引等作用可导致收缩期二尖瓣向前运动。
•闪烁现象:骨转移癌治疗(化疗或放疗)随访观察中,有时在治疗后2〜3个刀内,复查骨显像所见病灶部位摄取骨显像剂增强,而临床症状却有好转,这种特殊表现称闪烁显像(2分)。
•心肌血流灌注显像:正常心肌能摄取正一价金属阳离子和99mTc标记的异睛类心肌灌注显像剂而显影,其摄取量与心肌局部的血流量成正相关。
当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时,局部心肌血流灌注减少,该部位摄取的显像剂也减少,且摄収减少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成正比(1分)。
根据心肌局部对显像剂摄取的多少可以达到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程度、部位和范围(1分)。
•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利用载体或介入措施将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引入体内,浓聚于病变组织,利用核素发出射线(a、P粒子)的电离辐射纶物效应,使病变组织受到大剂量照射,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达到内照射治疗目的•(核素)交叉性小脑失联络现象:脑血流灌注显像时,一侧人脑皮质有局限性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同时对侧小脑放射性分布亦见明显减低(2分)。
•(核素)甲状腺冷(凉)结节:甲状腺结节部位呈放射性分布缺损或放射性明显低于邻近卬状腺纽织(2分)。
•(核素)肿瘤代谢显像: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代谢率上的差杲,在给予放射性代谢显像剂后,被肿瘤摄取血聚集在肿瘤细胞内,从而获得肿瘤组织的阳性显像(2分)。
名词解释一、总论CT造影增强:静脉注入水溶性冇机碘对比剂,器官或病变内碘的浓度可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再进行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