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
二零一一年三月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2)
3.1 调查底图 (2)
3.2 拓扑关系 (2)
4 总体设计 (2)
4.1 建设任务 (2)
4.2 数据库体系结构 (2)
4.3 数据库逻辑结构 (3)
4.4 数据库内容及分层 (4)
4.4.1 数据库内容 (4)
4.4.2 空间要素分层 (5)
4.4.3 空间数据属性结构 (5)
4.4.4 其它属性数据 (11)
4.5 数据字典 (12)
4.6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基本要求和技术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1 数学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2 分幅和编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3 数据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4 数据上报格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8 数据库建设主要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数据采集与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数据采集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数据采集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 矢量数据采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 矢量数据采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 属性数据采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数据入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数据入库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数据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数据库成果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数据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 成果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 成果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图件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1 成果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2 成果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成果文件组织及结构命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本方案用于贵州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一部分:森林资源非空间数据标准.国家林业局.LY/T
1662.1-2008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二部分:林业数字矢量基础地理数据标准.国家林业局. LY/T
1662.2-2008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七部分:数据库建库标准.国家林业局. LY/T 1662.7-2008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八部分:数据库软件规范.国家林业局. LY/T 1662.8-2008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九部分:数据库管理规范.国家林业局. LY/T 1662.9-2008
●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十部分:元数据标准.国家林业局. LY/T 1662.10-2008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 13923-9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3989
●林业地图图式.国家林业局. LY/T 1821-2009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规程(报批稿).国家林业局.2010.12
3 术语和定义
3.1 调查底图
以航空、航天标准分幅数据正射影像图(DOM)为基础,添加图廓、行政境界等要素,形成标准分幅调查底图。
3.2 拓扑关系
指满足拓扑几何学原理的各空间数据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即用结点、弧段和多边形所表示的实体之间的邻接、关联和包含等关系。
4 总体设计
4.1 建设任务
贵州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的任务是建立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结合当地二类调查数据,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采用统一的处理方法,构建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
通过省级汇总形成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以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为背景的全省林地一张图,集影像、图形、属性等数据于一体的全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
4.2 数据库体系结构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涵盖省、市(州、地)、县三级数据库。
其中县级数据库是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体系的基础。
通过外业调查、数据加工处理、数据库建设而成。
市(州、地)、省数据库以县级数据库为基础集成整合而成。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体系结构见图1。
图1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体系结构图
4.3 数据库逻辑结构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由主体数据库和元数据组成。
主体数据库由空间数据库、非空间数据库组成;元数据由矢量数据元数据、DOM元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元数据组成。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逻辑结构见图2。
图2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逻辑结构图
4.4 数据库内容及分层
4.4.1 数据库内容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林地区划数据、栅格数据、表格、文本等其它数据。
具体内容如下: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行政区、行政区界线、公路、铁路、水系等;
2)林地区划数据:包括区划图斑、区划图斑界、区划图斑注记点等;
3)栅格数据:包括DOM、DEM、DRG和其它栅格数据;
4)其它数据:包括表格、文本等数据。
建库单位应根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模板进行数据库建设。
4.4.2 空间要素分层
空间要素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
根据数据库内容和空间要素的逻辑一致性进行空间要素数据分层,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4.4.3 空间数据属性结构
4.4.4 其它属性数据
根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库属性结构定义的相关属性字段名、值域以及数据描述等建立数据字典,主要包括林地各调查因子编码、行政区编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