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伟大的创举读后感

伟大的创举读后感

伟大的创举读后感
列宁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是马克思恩格斯所从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
的解放事业的继承人,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当再一次读起列宁的这篇名著,不
仅深为革命导师的博大的胸襟、聪明的才智、渊博的知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高度的政治
觉悟所感奋,而且真正懂得了“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的道理。 斗争哲学产生于延
安时代,我们不知道是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影响了艾思奇和陈伯达,还是艾思奇和陈伯达的哲
学思想左右了毛泽东,总之,艾思奇等人三十年代来到延安后,与延安的哲学家一起创立了
了斗争哲学,《矛盾论》就是斗争哲学产生的标志。从《矛盾论》中我们明显地可以看到,
毛泽东并非是要建立一种自己的哲学,而是在于阐述马列主义的哲学。将绝对的无条件的斗
争性和相对的有条件的同一性这一斗争哲学的理论原则说成是唯物辩证法,是强加给马克思
和列宁的。从《矛盾论》引述的列宁的话就可以看出斗争哲学的基本原则首先是来自于对列
宁的误解。绝对的无条件的斗争性和相对的有条件的同一性决不是列宁的意见。现在我们就
来看一看人们是怎样误解列宁的.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曾引用了列宁的一句话,以证明斗
争性的绝对性和无条件性。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里说: “对立面的统一(一致、
同一、合一),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列宁的这句话就成了绝对的无条件的斗争性和相对的有条
件的同一性这一斗争哲学基本原则的理论根据。令人不解的是,毛泽东《矛盾论》里引述列
宁上述话的同时见,还引用了列宁的另外一句话,这句话却有着与上述的说法有着极为相反
的意见: “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作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看作活生
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列宁在这里明显地表达出“对立面”是“有条件”
的意思,与上面的引述将对立面的斗争说成是无条件的,似乎是自相矛盾。

列宁在总结“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意义时说:“后方工人的英雄主义也值得同样注意。在
这方面,工人自己发起和组织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具有极大的意义。显然,这还只
是开端,但这是非常重要的开端。这是比推翻资产阶级更困难、更重大、更深刻、更有决定
意义的变革的开端,因为这是战胜自身的保守、涣散和小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这是战胜万
恶的资本主义遗留给工农的习惯。当这种胜利巩固起来时,而且只有那时,新的社会纪律,
即社会主义纪律才会建立起来;只有那时,退回到资本主义才不可能,共-产主义才真正是不
可战胜的。”
虽然革命导师列宁并没有刻意表白领袖的作用,但实践证明,“星期六义务劳动”这个无
产阶级专-政下的伟大创举,既是觉悟起来的工人阶级的自觉行动,更是作为人民领袖和革
命导师率先垂范使然。可以想见,没有列宁及时发现这个“共-产主义的幼芽”,不顾自己衰
弱的身体而积极主动地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深刻体会并认真总结她的成功经验和伟大意
义,恐怕这个“创举”只能是昙花一现,迄今也不会为后世所知,或只有在30多年后的中国的
十三陵水库工地,被他的忠实的学生和当代最伟大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毛泽东所认识、所总
结、所继承和发展。

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关于“糖衣炮弹”的著名论述印证了这一点,三年灾害期间
他老人家和人民同甘共苦的事例也印证了这一点,为确保社会主义江山不改变颜色,不“退
回到资本主义”,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不致白流,广大工农兵群众不受二遍苦、遭二茬罪,
毛主席甘冒“支持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的风险而毅然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尤其是所创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更比啥都实际地印证了这一点!而在
这一点上,毛主席的继续革命的理论和列宁的“比推翻资产阶级更困难、更重大、更深刻、
更有决定意义的变革”的思想,不仅是有机的必然的结合,而且是真正的忠实的继承、延续、
实践和发展。

事实上,苏维埃十月革命胜利后,革命导师列宁就极其关注无产阶级的前途,在防止和
平演变问题做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也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国
家政权的阶级性表露得非常明显。”“这个主张得到了工会的有组织的工人的响应”。这无疑
说明,“星期六义务劳动”是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苏联共-产-党首先提出来的号召,是在党的
领袖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加,以影响“工会的有组织的工人的响应”,特别是能够促进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廉洁为政的思想和社会的重大变革活动。没有党的各级党
员领导干部的带头参加,率先垂范,星期六义务劳动既不可能蓬勃开展起来,也不可能坚持
持久。而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所总结出
来的以干部“三同”为主要内容的《鞍钢宪法》,恰恰得益于列宁的伟大的创举,或从中受到
深刻的启示。

革命导师列宁何以说星期六义务劳动“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表露得
非常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列宁从中清醒而英明地预见到,无产阶级若想永保青春,政权不
被颠覆,必须时刻把自己的阶级性通过她的成员——广大工人群众,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
部的带动下,用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体现出来,并且坚持持久地继承和发扬下去。他所以称
星期六义务劳动“是非常重要的开端。这是比推翻资产阶级更困难、更重大、更深刻、更有
决定意义的变革的开端”,伟大而深远的意义也在于此。

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多关心每普特粮食和每普特煤吧!多去设法使饥
饿的工人和褴褛的农民所需的粮食和煤不是用投机买卖或资本主义方式获得,而是像莫斯科
一喀山铁路的粗工和铁路员工一样用普通劳动者自觉自愿的奋不顾身的英勇工作来获得。

我们大家应当承认,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空谈革命问题的毛病现在还到处都有,甚至我们
队伍里也有。例如,我们的报刊很少向腐朽的资产阶级民主的旧残余开火,很少支持普通的、
质朴的、平凡的但是活生生的真正共产主义幼芽。

列宁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光辉榜样。列宁所从事的坚持不懈的革命斗争,
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就是帝国主义与
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所写的一切著作,乃是对马克思主义总宝库所作的卓
越贡献,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