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延安红色之旅学习心得体会

延安红色之旅学习心得体会

延安红色之旅学习心得体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学习延安精神,争做优秀党员

—延安红色教育之旅心得体会

准能矸电公司 刘**平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低矮的窑洞,嘹亮的
信天游,是生活在农村的我对于延安的印象。随着年龄的
增长,我对延安的了解越来越多,对这个革命圣地也就越
来越向往。2017年9月16日,在公司组织党员参加红色
教育活动时,我终于踏上了中国革命圣地——延安。
这次红色之旅采用了参观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参观了宝塔山,并组织党员在宝塔山上朝鲜艳庄严的
党旗举行了宣誓仪式,再一次重温了入党誓词,追寻了革
命足迹,领略了宝塔山下、延河岸边孕育的延安精神。其
次在抗大旧址,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麓等革命
旧址,大家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的故
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点,简朴的窑洞里,简单的家具陈
设、极具历史张力的照片和已经泛黄的书页,成为了见证
革命战争历史的宝贵文物。在抗大、西北局、延安革命纪
念馆,大家聆听了一段段包含深情地讲解,观看了一幅幅
生动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
1935年到1948年走过的13年光辉历程,切身感受了老
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同时,还聆听了白求恩
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国际情
怀、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毛主席父子
情深的故事,深刻体会了共产主义革命战士的伟大和无
私。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
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
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这十三
年是艰苦的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
大、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中国革命事业由挫折走向胜
利的十三年。十三年的风风雨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始终坚持革命的崇高理想,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和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
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
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宝贵财富—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
是一个含义深邃,刻度精确的坐标,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
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旗
帜,精神的歌。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中国共产
党人和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延水悠悠,千年不断;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有了
“精神”这个法宝,人才变得有“精神”,事业才会有
“精神”,民族才能更“精神”。此次延安红色教育虽然
结束了,但学习、实践、发展、弘扬延安精神的历史使命
却远远没有结束,甚至才刚刚开始。我们,为了寻找一种
精神而来,带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而走,向着一个伟大的目
标而努力前行。今后,我们一定要把延安精神和工作实际
紧密地结合起来,克服一切困难,集思广益,开拓创新,
让公司焕发出新的面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