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应处理好的关系

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应处理好的关系

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应处理好的关系
发表时间:2009-10-15T09:47:42.763Z 来源:《赤子》第16期供稿作者:曾宇清
[导读] 近年来,企、事业单位职工队伍的组织机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老职工退休,青年职工在整个职工队伍中占据了大多数
(广州市公路工程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近年来,企、事业单位职工队伍的组织机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老职工退休,青年职工在整个职工队伍中占据了大多数,他们有文化、肯思考,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但看待问题有时偏激,明显地表现出政治上的不成熟。

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当代青年职工的思想特点,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关键词: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措施
1 在新时期对青年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意和解决好以下几个关系。

1.1处理好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关系
即正确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青年职工的主体作用,任何教育都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个方面,对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离不开教育者传授、启发、引导,即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即使在职工群体中的自我教育,也有一个教育者正确引导的问题。

青年职工在各项工作中是主体,随着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都会使青年职工受到不同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在这些影响中,往往正确和谬误、先进和腐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因素交织在一起,我们对青年职工应该坚持正面教育,疏通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方向。

无论是常规教育、典型教育、特征教育,都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育教于学、育教于乐、育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于轻松愉快的各项活动之中。

要敢于和善于引导,引导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真正从内心中引起青年职工的共鸣,使他们从各方面受到教育。

由于青年职工思想觉悟的提高和道德心理的发展,有一个从他律到自律、从服从到自觉的过程。

所以,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青年职工在认识上的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需要我们不断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探索。

1.2解决好现实性和长期性的关系
对青年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和引导受教育者解决政治信念、方向立场和态度问题;解决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解决道德、纪律和修养问题。

一句话,就是为了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

因此,我们职工教育的首要任务还是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也就是通过对青年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社会主义方向,把职工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这就决定了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和现实性。

现实性和长期性是统一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都是需要要思想政治教育的,这是长期性在现实性中的反映和体现。

一个时期的相对结束而转入一个新的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发生新的变化,这是现实性的转换,正是这种在时间上的中断和连续构成了长期性。

二者是长远目标和现实目标、各个时期的任务和当前任务的关系,不可偏废。

我们应当立足长远,在长期目标指导下,着眼于现实,扎扎实实地做好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如果只重视现实性,就认识不到长期教育的艰巨性,势必会只顾眼前效益,出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期行为和体系上、思想上的混乱状态,如果只讲长期性,旧必然忽视当前企业生产和职工思想实际的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不应有的位置,也就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基础及经济活动的服务、指导、保证作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落空或者搞形式主义。

1.3处理好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对青年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不能忽视青年职工求知欲望强、追求独立、勇于创新、敢于变革的心理发展特征。

人们的道德面貌和心理品质是受社会道德所制约的,我们对青年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不能脱离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去发展职工的心理特征。

人的思想有共性的一面,因此对青年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规律可循;人的思想又有不同的特点即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又决定着人的思想的差异。

思想问题的不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途径去解决。

因此,在考虑青年职工共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个性。

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不考虑其文化基础、道德素质,不能不考虑到不同行业和各行业中先进单位和后进单位的不同条件和不同要求。

即使在同一班组,青年职工在思想、知识、心理的发展上虽有共性的一面,但也应看到:青年职工上进心的程度有所不同,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所不同,知识能力的发展有所不同,学习的目的和动机有所不同,个人的特长才智和兴趣爱好有所不同,不同的个性还是存在的。

如果只按同性施教而不注意在差异性上的加工,必然不利于青年职工的个性发展。

2 做好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
2.1解放思想,使职工教育内容具体化、时代化
首先,要抓住热点,难点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讲理与讲利结合起来,使职工教育内容具体实在。

一些转制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经验表明,通过有形的服务、无形的引导,思想政治工作犹如春风化雨、落地生花,就能在企业与职工之间架起一座座连心桥,发挥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重要作用。

其次,要善于将大道理转化为与群众更容易接受的小道理,把大道理贯穿和渗透在小道理之中,让人感到平实可亲,听得实在,觉得有理,深入人心。

第三,既注重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又重视提高职工的再就业能力,使职工教育内容具有时代特色。

在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更注重职工教育内容的时代化: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普及教育;二是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和就业观念的教育;三是有助于增强职工再就业能力提高方面知识的教育,如计算机、外语及有关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四是法律知识的教育,增强职工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

2.2讲求实效,使职工教育人情化、互动化
当代职工思想活跃,对缤纷繁杂的大千世界,有观点、有思索、有看法。

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如果只是被动地去适应,是难以进行正常沟通的,而应根据新的形势有所发展、创新。

第一,要坚持讲真话,不讲假话,讲实道理,不讲虚道理。

只要我们说实话,职工群众就会觉得可信。

思想教育要注重“真、善、美”,而“真”是第一位的。

“真”,才能入情,也才能入理。

第二,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帮助人,使职工教育具有人情味。

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大力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帮助人。

设身处地地为职工着想,帮助人们解决具体的困难,从实际的思想认识问题出发,有的放矢地讲明道理,
解开疙瘩,提高认识,在温暖和谐的气氛中促进人的精神的升华。

2.3推陈出新,抢占职工文化教育阵地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职工思想文化观念也在变化,与此相适应,职工思想文化教育的形式也必须与时俱进,有所创新。

第一,要研究与引导网络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

当今的时代已进入数字化时代,网络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影响将越来越显现。

职工教育必须抢先占领这个阵地,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发挥网络传媒传递信息快、方式灵活、公平自由等特点。

第二,要研究与引导休闲文化,占领休闲文化阵地。

对休闲文化的需求也是时代的特征之一。

让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去,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塑造健全人格的“四有”新人。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休闲文化的引导,能够将职工教育从企业辐射到社会,使职工教育的外延得到扩大,教育的效果得到延伸。

第三,要研究与引导家庭文化,占领家庭文化阵地。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的稳定和谐与职工的精神状态有密切联系。

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延伸到家庭文化中,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德教育为主线,充分利用家庭载体,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服务、寓教于管理和各种活动之中,进一步拓宽职工教育入户到人的渠道,营造思想教育的大环境,努力形成企业、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全方位的教育格局。

总之,开展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协调作用,在社会各方的配合下,对青年职工进行综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