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练习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惯用语1.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他说起话来唠唠叨叨,使人讨厌。
B. 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
C. 面对此情此景,他居然在心里无动于衷。
D. 文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了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
【答案】 C【解析】【分析】“无动于衷”与“在心里”词义重复。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B. 夏日的宿迁嶂山森林公园,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C. 泗洪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堤上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观鸟台就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D.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确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答案】 C【解析】【分析】A.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
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符合语境;B.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符合语境;C.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
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不符合语境;D.言传身教: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
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动来示范。
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符合语境;故选C。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3.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 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D. 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答案】 C【解析】【分析】C:“浮光掠影”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
不符合语境。
故选C。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汉字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辉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
B. 桂林名扬天下的原因,不仅在于秀美绝伦的自然景观,还在于当中蕴含的丰富文化。
C. 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 桂林生活网发起“寻找桂林工业记忆”征集活动,收藏家纷至沓来。
【答案】 C【解析】【分析】ABD.正确;C.有误,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用来形容一马当先不恰当,用错了对象;故选:C。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一键游桂林”,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手机,实现一键畅游桂林。
B. 开发区沿河两岸景色宜人,周围高楼鳞次栉比,你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C. 同学们最喜欢上周五的阅读课,你看他们精神集中,扑在书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D. 对于名著翻拍是否应尊重原著的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答案】 C【解析】【分析】ABD.正确;C.有误,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用来形容读书不恰当,用错了对象;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6.下列文段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有的善解人意,知书达理;有的心胸狭隘,蛮不讲理……荷兰作家斯宾诺沙说的“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是很有道理的。
宽容,意味着遇事不埋怨他人,不推脱自己的责任。
生活中遇事要学会忍让,不要为一些嗤之以鼻的事情与人斤斤计较,大庭广众之下,更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A. 形形色色 B. 知书达理 C. 嗤之以鼻 D. 大庭广众【答案】 C【解析】【分析】ABD.使用恰当;C.使用不当,“嗤之以鼻”指用鼻子轻蔑地吭气,表示轻蔑。
用来形容事情不恰当。
故答案为: 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
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7.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A. 《钢铁是怎样的炼成的》这部小说非常励志,情节也非常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B. 豪宅税取消后,深圳房价又开始飙升,真令人叹为观止啊。
C. 这件事情本来已经解决了,可他还在这里强聒不舍,真让人烦躁。
D. 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置之不理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答案】 C【解析】【分析】对于成语可以从词义、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A.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多用于形容声音悦耳,此处用于形容小说情节,用错对象;B.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于房价飙升,搭配不当;C.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符合语境,正确;D.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用于此处语境不符,可改为“袖手旁观”。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
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8.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初春,乍暖还寒。
我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仍觉得不寒而栗。
B. 美国挑起贸易战,不择手段地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引起多国强烈不满。
C. 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努力打造“一路一景”,城市色彩愈加丰富。
D. 一代代革命先驱孜孜以求的强国梦,从未像今天这样距离我们如此之近。
【答案】 A【解析】【分析】A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
形容非常恐惧。
这里属于望文生义。
B不择手段: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含贬义)。
使用正确。
C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
使用正确。
D孜孜以求:不知疲倦地探求。
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9年东台条子泥征文大赛,各地作家前仆后继,纷纷参赛,竞争十分激烈。
B. 四合院是传承百年的中国建筑智慧,更是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最好的诠释,雕梁画栋之间是中国人的情感寄托。
C. 上午第一节课,李老师精神焕发,他孜孜不倦地走到讲台前,开始讲课D. 他做事雷厉风行、不言而喻,效率很高,深受员工喜爱【答案】 B【解析】【分析】A.“前仆后继”意思是指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得英勇壮烈。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B.“雕梁画栋”指房屋华丽的彩绘装饰。
用在此处恰当。
C.“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用在此处形容老师上课不恰当。
D.“不言而喻”意思是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
用在此处形容一个人做事不恰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10.下列各句加下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在《朗读者》节目上,主持人董卿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令人钦佩。
B. 小祁英俊帅气,风度翩翩,但对人对事过于苛求,经常吹毛求疵。
C. 端午节到了,妈妈提醒小贞吃粽子、挂莒蒲、熏艾草;小贞却不以为然。
D. 六月的澄碧湖,水波荡漾,周边的树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风景宜人。
【答案】 C【解析】【分析】A项,妙语连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使用恰当。
B项,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也可以指指摘细小的毛病。
使用恰当;C项,“不以为然”是指不认为是对,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此次应为“不以为意”。
使用不恰当;D项,遮天蔽日:意思是遮蔽天空和太阳。
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或形容生长茂盛,多指树木。
使用恰当。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11.下面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山青水绿,树木葱葱,小小的房屋若隐若现,眼前的美景使我心旷神怡。
B. 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C. 鲁迅笔下的人物,一个个刻画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