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介绍
2
此艺术教育评建工作
健全公共艺术组织管理机构 构建完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加强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艺术课外活动 公共艺术教育师资保障 公共艺术教育经费和硬件保障 完善公共艺术教育相关制度
综合素质
综合 素质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人文艺术修养的培养。在河南省教育厅 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学院发挥音乐、美术等学科专业优势,认真贯彻《学院艺术教 育工作规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院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相关政策法规,开展细 致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现将总体情况汇报如下:
加强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按照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院公共艺术课程指 导方案》文件精神,2015年,我们对人才培养方 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各 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限选课程模块生动.
规定学生在修完专业相关课程的同时,必须在《音乐鉴赏》、《美学》、 《影视鉴赏》、《书法鉴赏》《美术鉴赏》等5门限选课中选修4门,成绩合 格,方可毕业。我院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教师资源,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开 设公共艺术类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学院专业设置
学院占地1210亩,建筑面积26.7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6102余万元,教职工 611人,资产总值5.1亿元。学院根据自身发展优势,紧贴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高职高专开设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软件技术、计算 机应用技术(物联网方向)、金融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管理、动漫制作技术、表演艺术、艺术设计、会计、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 物联网应用技术、空中乘务等21个专业;普通中专开设有计算机应用、客户信息服务、 酒店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 26个专业;短期职业技能培训(非学历教育)开设有焊接、烹饪、家政服务、种植、养 殖、花艺、农村实用技术等10余个专业。目前,各类全日制在校生9588人。
服装室、乐器室各1个、
4
50架钢琴、古筝10架、二胡18把、笛子12支、胡芦丝20
个、架子鼓2套、吉他60把。各实践场地设备齐全,按时
开放,利用率高。可充分满足教学需要和各项活动的正常
开展。
完善公共艺术教育相关制度
制度
对公共艺术教育,除有教学日常管理制度外,还针对社团活动先后出台、修订并完 善了《社团管理章程》、《社团指导教师考核管理办法》、《社团管理条例》、《学生 社团总章程》、《学生社团注册及联合会会员管理章程》、《学生社团联合会会费管理 办法》、《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等公共艺术教育相关制度,实行规范管理的同时,进 一步提升了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3 师资匮乏 场地不足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艺术展演活动
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元旦文艺晚会、迎新生晚会、欢送 毕业生晚会、艺术展演、师生书画展、素质大赛、校 园摄影艺术展演等活动。
具体活动事项
2016年4月,我院选派70名学生承担了洛阳市牡丹花会 迎宾服务;5月,成功举办第三届“洛科好声音”暨教 职工卡拉OK大赛,同月,由本院师生组成的艺术团为 新安县樱桃节开幕式送去精彩节目
同时积极探索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共享机制,将优质网络视频公开 课纳入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公共艺术课程考核评价 包括平时、期末两项,分别按30%和70%记入总成绩。
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艺术课外活动
01
02
YOUR TITTLE HERE
03 04
05
课外艺术教育
依托多个艺术活动品牌社团,如大学生艺术团、音乐 社、器乐社、手语舞社、民乐社、表演社、现代舞社、 爵士舞社等,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 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容
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艺术课外活动
元旦文艺晚会
6
12月,举办“踏歌起舞辞旧岁,欢声笑语迎新 年”2017元旦文艺汇演。全年共组织文艺汇演、 演讲比赛、校园歌手大赛、师生书画摄影作品 展等共计30余场次,参与学生数千人。
公共艺术教育师资保障
校内师资
学院现有公共艺术类专职教师34人,兼职教师3人, 其中具有副高职称教师5人,研究生学历14人。
化技能,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
先进办学理念
学院坚持“创新、创造、创优”的改革理念,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 任,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本着“办一个专业、建 一个实体、兴一个产业、创一个品牌”的原则,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教学过 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聚焦内 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强化对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实现“在工 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坚持学院与企业、课堂与职场、教师与技师、学习与就业、 学生与员工“五个融合”的办学模式。实行工学结合、轮岗实习、顶岗操作,不断推进 校企合作进程,积极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具体活动事项
6月,我院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学生为洛阳“万达年中 庆”时尚演出所有演员做化妆造型。2016年暑期举办 新生夏令营结业文艺晚会;9月新安县消夏广场晚会, 大部分节目由本院艺术团承担
具体活动事项
10 月 , 成 功 举 办 迎 国 庆 感 恩 文 艺 汇 演 ; 11 月 , 举 办 “青春激扬,圆梦中国”歌咏比赛;12月,由信息工 程系牵头举办了“体验之旅”艺术展,包括书法、绘 画、微电影等,参展作品达上千件,全校师生进行了 有序参观学习
校外师资
另外,通过邀请校外专家、知名人士赴我校讲学、 参加各类文艺演出、师生画展以及青年教师教学 基本功大赛、教学名师观摩示范课等形式,不断 提高公共艺术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公共艺术教育经费和硬件保障
学院重视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艺术教育条件,
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正常
1
开展。财务部门将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学院年度财
务单独预算(8万元/年),专款专用
现拥有1500个座位的艺术中心一个,
2
240座位的小剧场4个,配有LED电视墙、 2套摄像系统;语音训练室2个(96台语
音设备)、
钢琴教室4个、舞蹈排练厅4
3
个、多媒体教室157个、合唱
排练厅1个、民乐排练厅1个、
构建完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03
2016年5月,我院梁芝雅同学获得201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模特表演赛项 平面模特展示项目二等奖;邓雨濛获河南省第十届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才艺 展示三等奖;史佳琦荣获中国旅游小组大赛华中赛区冠军。
构建完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04
我院长期坚持走校企结合,协同育人之路。2016年10月与武则天公司合作,选派500余 名学生,参加该公司在洛阳举办的国内首部大型实景史诗话剧《武则天》的演出(该剧 从2017年4月1日起,每晚8:00演出,时长90分钟),剧中9名主要演员由我院学生承担; 有近百名学生在花仙公司专业演员的指导和帮助下,排练了傣族、苗族等数十种民族舞, 这些同学已参加学校的迎新生晚会、庆祝教师节文艺晚会、元旦晚会等多场演出;2017 年4月,参加洛阳市第35届牡丹花会“河洛欢歌”歌舞晚会,5月参加洛阳电视台承办的 “匠心筑梦,青春起航”文艺汇演,该学生还将参加杭州西湖的实景演出。2017年3月 我院与中国拥军网联合建立了心连心艺术团培育基地,该基地培养的学生主要参加拥军 优属和社会各种公益演出。校企深度融合,让学生在角色中感受和体验美,在演出中提 升和成长,从而得到全面发展。由于我院重视公共艺术教育,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 在各种演出中表现良好,受到数万观众的一致好评。
01
学院公共艺术教育工作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 结合的原则,以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为主要教学内容, 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艺术熏陶,文化育人,发展 个性,启迪智慧,全面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依托公共艺术教研室教师的专业优势, 对全校学生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公共艺术教育。形成了专业艺术教育带动公 共艺术教育,艺术类社团活动促进学生艺术修养提升,艺术类通识教育促进公共艺术教 育发展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课程理论教学+社团实践活动+艺术环境建设+校园文 化建设”四位一体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体系。
构建完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02
学院定期举办文理大讲堂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文理大讲堂自创办至今,共举办 各类讲座报告58场次,其中,开展绘画、书法、音乐、影视、地方艺术等相关报告20余 场次,听众数千人。每年五月学院举办独具特色的“大学生艺术节”,组织舞蹈、器乐、 校园歌手、主持人、健美操、艺术作品等大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健全公共艺术组织管理机构
01公共艺术教育 工作委员会 学院设置有以主管校
领导为主任,宣传部、教 务处、学生处、团委等职 能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学院 院长为委员的公共艺术教 育工作委员会
04教研组织合作
明确成立了由文化艺 术系、公共艺术教学部、 信息工程系等3个教学单 位的教师建立公共艺术教 研室,具体承担公共艺术 教育教学以及各类课外实 践的专业指导和组织任务。
02公共艺术教学部
公共艺术教学部为学院 二级机构,协同公共艺术教 育工作委员会负责全校艺术 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03艺术社团教育
学院设有大学生艺术团、 音乐社、器乐社、手语舞 社、民乐社、表演社、动 漫社、现代舞社、爵士舞 社、瘦身舞社、嘻哈社等 20余个社团,配合开展艺 术教育活动。
构建完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学院荣获名誉
学院曾荣获“全国民办培训机构先进单位”、“河南省优秀民办学院”、“河南省 就业安置先进单位”和“洛阳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规范办学先进学院”、“优质 特色学院”、“洛阳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先进单位”等荣誉;被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 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被市人民政府认定为“洛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鉴 定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