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料 中国中小型企业如何“走出去”战略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许多中小型企业也崛地而起,成为推动我 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对外开放将实施“走出去”战略,我 国中小型企业也积极地响应国家的政策,提升自身的实力,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具备 了“走出去”的经济条件,但是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因素,我国中小型企业在实施“走出 去”战略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因此如何在新形式下开展“走出去”,规避贸易壁 垒、拓展国际空间,就成为了我国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什么是“走出去” 战略、我国中小型企业目前在“走出去”战略中所面临的现状、中小企业在“走出去”战略 的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我国中小型企业如何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几个方面进行分 析,希望为我国中小型企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方法和建议,对促进我国的外贸经济发 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走出去”战略;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困难;对策;展望 一、引言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979 年 8 月,国务院提出“出国办企业”,首次把发展对外投资作为国家政策,由此 开始尝试进
行对外直接投资。 1997 年,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调整,中央根据国内经济发展 对战略性资源需求加大的实际,在十五大上提出并确定了“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 外投资,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方针。 21 世纪初,根据我国企业在海外市 场开发资源和对外贸易取得的成功经验, 江总书记强调 :“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出去投资办厂, 与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搞经济技术合作,这同西部大开发一样,也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 前途的重大战略之举。 [1] ” 2001 年,中共中央在制定“十五精选资料
计划”的建议中,明确要求我 国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在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 99% ,在我国经济 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环境的急剧变化,全球化竞争日益加 剧,人民币升值、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国际贸易摩擦加剧、我国对外贸易的内外环境趋紧等 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型企业在前进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的障碍和壁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中小企业突破当前发展瓶颈, 由弱变强的重要途径。只有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才能拓展企 业的生存空间,在全球化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实现自身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走出去” 战略的分析以及对中国中小型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参 考国内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一些建议,希望通过这些建议,能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 展提供助力,为国内中小企业更好的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一些启示。 (二)研究现状 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年,党中央在关于“十五”计划纲要《建议》中, 首次提出
“走出去”战略。 2010 年,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深 刻阐述了“走出去”战略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走出去”战略已进入向加快实施转变的 新时期。“十五”期间,中国企业开始了“走出去”的实践探索。这一时期,中国企业“走 出去”的杰出代表——家电行业的海尔集团公司,率先向国际家电市场大举进军,成功进入 美、日、欧主流品牌市场;其后又有通信行业的华为和中兴两大集团,从发展中国家中低端 通信市场起步,成功地进入发达国家中高端市场;随着不断的发展,我国的汽车、重化和矿 业等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这些新的发展变化都推动了我国企业“走出去”进入快速 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全球金融危机带来了世界经济大调整,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 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仅 2010 年,中国企业就创下“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 676.51 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 精选资料
随着经济的稳速前进,我国中小企业在“走出去”的进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由 于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各国的贸易壁垒的辖制以及世界金融风暴的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在 “走 出去”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 (1)本文主要阐述什么是 “走出去” 战略,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在实施 “走 出去”战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2)本文分别阐述了“走出去”战略的优势及劣势、我国中小型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 以及为什么能“走出去”,通过中小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特征来说明在世界经济一体 化的今天,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一种必然。 (3 )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危机和困难,针对性地提出了一 些有利于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二、中国中小型企业与“走出去”战略概述 (一) “走出去”战略的概述 1. “走出去”战略的内涵、意义
“走出去”战略的内涵: 目前,全球已经形成了世界性的社会化生产网络 ,国际间的经营活 动日益增多 ,逐渐形成了 “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和国际竞争的国内化” 格局。由此,我国提出了对 外开放的“走出去”理念。“走出去”即是实施对外开放策略 ,促进国内贸易的发展。走出去 战略是推动国内产品、服务、技术、劳动力和管理等贸易发展 ,使国内企业迈向国际市场的重 要战略。“走出去”从广义上来说是在国内贸易的基础上 ,有重点、有秩序的引导国内企业
以贸易为先导、以市场为目标、以效益为中心而展开的国际投资 [2] 。 2. “走出去”战略的意义: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发展国内开放型贸易经济、提高 我国对外精选资料
开放水平的重要措施 ,实现我国贸易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 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加快 发展我国国际经济实力的必由之路。“走出去”是我国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进入国际市场、 优化国内贸易产业链的重要发展理念。此外 ,“走出去”是符合国内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一种 发展战略 ,对国内贸易的科学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中小型企业“走出去”现状 “十五”计划出台后,“走出去”战略正式提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许多大企业纷 纷走出国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与此同时,许多中小企业也应运而生,快速发展起来。截 止到 2014 年 12 月,我国的企业单位数为 361286 家,其中中小型企业有 343135 家(中 型企业 53817 家,小型企业 289318 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 94.97% ,中小型企业在我 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走出去”战略提出后,虽然我国中小型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中 小企业自身的劣势,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仍然具有狭隘性。首先,中小型企业“走出去” 的区域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投资分布地域过于集中,既不利于市 场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投资风险的分散,也不利于投资风险的分散,经常导致我国海外 企业恶性循环竞争。其次,我国中小型企业“走出去”的数量虽有显著增长,但是规模基数 较小。据统计,在已对外投资的企业中,投资额少于 100 万美元的企业占 61% ,而投资额 超过 1 亿美元的企业为 10 家,仅占对外投资企业数的 1% 左
右[3]。 目前,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已逐渐成熟,但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它们还很年 轻,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仍缺乏经验。另外,经济全球化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我国 的中小企业带来很多的阻碍与难题。例如美国的金融风暴,它几乎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 此外,很多国家对我国实行的贸易壁垒也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进程。
(三)中小型企业“走出去”的原因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长, 中国政府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是中国经济更快发展的 需要,也是在新的精选资料
时代背景下主动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需要。 首先,“走出去”战略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缓解国内供需矛盾。随着经济的飞速发 展,我国国内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面临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制约,国内的资源无法满足中 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缓解供需矛盾。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 GDP 总量和货物贸易总额从全球排名第六跃升到第二,占世界总额 的十分之一,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 [4] 。但是我国发展模式是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 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加大生产和出口的同时,我国的碳排放量也跃居世界第一,环境污染 日益严重,国内资源也日益短缺。面对国内资源短缺和环境约束,中国企业需要“走出去”, 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缓解国内供需矛盾。 其次,“走出去”战略有助于规避贸易壁垒,突破贸易保护主义,开拓国际市场。据世 贸组织反倾销委员会统计,中国企业在遭受的“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措施”两项数字上, 连续 11 年成为全球第一。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可以有效绕过美国、 欧盟等设置的配额、特保等限制,可以规避贸易壁垒和摩擦,从而扩大产品的出口。 此外,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发展空间急需扩大,我国中小企业只有通过“走出去”实行 市场扩充。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市场加大对外开放,外资企业纷 纷进入本土市场。 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不再享有保护的政策, 使中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急需对外寻求发展空间。同时中国企业也可以更加自由和公平的进入海外市场,走出去寻求 发展空间
(四)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所具备的条件 入世十多年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都进入到新的阶段,随着国家发展的需要, 中国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 而若想更好的配置资源, 我们需要中国企业 “走出去” 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四个方面的条件可以在海外市场上进行发展。 第一,中国有大量的资本储蓄,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能够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关 键。我国个人储蓄已经突破 50 万亿人民币,国家外汇储备超过 1.6 万亿美元,货物贸易还 有顺差,使中国一直面临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中国许多企业有大量的剩余资金,但是 由于各种各样的限制,使得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