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北大学学报格式要求

西北大学学报格式要求

《西北大学学报》征稿、排版规则 《西北大学学报》前身为创刊于1913年7月1日的《学丛》,是我国创刊较早的综合性大学学 报之一。其间,经历了《西北大学周刊》(1924)、《西大学报》(193903~193911)、《 西北大学》(19431112~19440215)等刊的发展,大多系文、理合刊。1957年9月正 式分为《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两种版本。其间于1959年12月停刊。1962 年校应期间出版了校庆专辑系列后再度停刊。1974年1月再度复刊后,一直延续至今。自195 7年开始重新按年编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文科版)是主要反映西北大学文科各院、系、 所科研成果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办刊宗旨为:立足国内外科学发展前沿,展 示西部人文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它以西部大开 发研究为特色,主要发表哲学、法学、新闻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历史学、文学、语言 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主要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文科大学教师 、研究生、大学生及中等专业学校文科师生,以及广大社会科学爱好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理科版)是反映西北大学理、工科各系、所科研成 果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它承担着贮存和传播科技信息,发现、培养科技人才,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社 会使命。办刊宗旨为:立足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展示大西北科技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 应用开发,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它以地学、化学、生命科学为特色,主要发表数学、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工程学和科学技术史等基础研 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主要是科技工作者、理工科大学教师和研究生、大 学生及中等专业学校理工科教师,以及科学史工作者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以下简称网络版)的宗旨、任务、发表范围与印刷版相 同。 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学报编排现代化、提高学报质量的基础。为了开发学报的社会功能, 便于学术信息的收集、存贮、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和传播,特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是依据已颁布的国家标准和法规,参照国际标准,并结合本刊工作的实践制定而成的 。它规定了本刊的征稿规则、编辑规则、编排格式和其他基本要求。

1 征稿要求 1.1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 来稿务必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不超过6 000字,必 须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中 国图书资料分类号(简称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英文信息(题名、作者姓名、单位 、摘要和关键词)。来稿如为英文稿(作者一般须有3年国外学历),请在正文前附英文摘要和 关键词,文末附中文摘要、关键词和分类号。请在文稿首页地脚处依次注明该文属何种基金 资助(并注明批准编号)、交稿日期。交稿时请附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 族可略),籍贯(省县或市),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及联系方式。

2) 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对应,摘要须用第三人称被动语态撰写,并符合英语语法规范 。 3) 来稿请用计算机打印稿(欢迎提供北大方正排版之磁盘文件)。量和单位符号等必须符合 国家标准的规定。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 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有明显区别;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 次出现时用铅笔注明。

4) 文中图、表只附最必要的(一般不超过6幅)。插图切勿过大,宽度一般不超过8 cm(半栏) 或16 cm(通栏),请用计算机绘图(矢量图或高点阵图)。图中文字、符号应与正文一致,中 英文字体均为小五宋,出硫酸纸镜像图。照片要黑白清晰,层次分明。文稿中须留出插图的 位置,并贴复印件。 5) 参考文献只选最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宜引用。文献序号按其在文中出现先 后编排。文献如为〖HT5H〗专著〖HT〗,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作者(中、外 文均姓前名后,名可缩写,3人以下全录,3人以上只列3人,后加“等”字).书名[M].出 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如为〖HT5H〗期刊〖HT〗,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 ]作者.题目[J].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文献如为〖HT5H 〗论文集〖HT〗中析出的论文,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作者.题名[A].论文 集主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文献如为〖HT5H〗国家标准 〖HT〗,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文献如为〖HT5H 〗专利〖HT〗,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 :专利号,出版日期.;文献如为〖HT5H〗网上下载或电子文献〖HT〗,按下列格式(含标点 )书写:[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EB/OL].电子文献的 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2 特别约定

编辑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校外稿件必须为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社科 版和网络版略降),稿件要求递交两份,其中一份隐去作者信息(姓名、单位等);电子文档 可通过电子邮件传来。电子邮箱分别为:**************.cn(社科);**************.cn(理科版);**************.cn(网络版)。来稿一律不退,如6个月内未接到录用通知,作者 可自行处理。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学术期刊(光 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系统科技期刊群”和“中国期刊网”, 有关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印刷版稿酬一笔支付。如作者不同意通过某媒体发表者,请在来稿 首页注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2 清样校对、稿酬和样本赠送 2.1 稿件清样由作者负责按原稿校对两次,编辑负责校对4次。所使用的校对符号必须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校对符号及其使用法》。作者如对清样进行修改,必须经过责任 编辑的同意。原稿交由学校档案馆永久保存。

2.2 来稿一经发表,按照国家版权局1999年4月颁布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和西北大 学有关规定支付稿酬。 2.3 文稿一经发表,赠送刊物两本,并代印单行本30份(单行本收工本费)。 2.4 不拟刊用的文稿,不负责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半年内未接采用通知,可另行处理 。 3 编排版式 3.1 本刊采用国际通行的大16开本,幅面为210 mm×297 mm,正文双栏横排。 3.2 每期页码文科版为176页,理科版为128页,均包括目次页。 4 封 页 4.1 封1标注中文刊名全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及英文刊名全称Journal of N 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及英文刊名全称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西 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及英文刊名全称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Online)。另外,还有出版年、期次,国际刊号和中国刊号(文:ISSN 10002731 ,CN611011/C,理:ISSN 1000274Ⅹ,CN611072/N及CODENHPHPAQ码,用四号黑体字 印在右上角。条形码印在封面的左下角,条的方向与书脊平行。

4.2 封2一般为编委会名单,封3一般为征稿简则,封4一般刊登学术报道、图版报道,或为 版权页。 4.3 版权页可置于封4,亦可置于卷首页或目次页,视具体情况变动。其内容包括:中、英 文及汉语拼音刊名全称、出版年、卷次、期次(总期次)、出版日期、主办单位、主编和副主 编姓名、编辑者、出版者及地址、邮政编码、印刷者、发行者、订购处、国际刊号、国内统 一刊号、邮发代号和定价等事项。每期标明创刊年(1913年)。

4.4 书脊标明中文刊名全称、出版年、卷次、期次。 5 目次页 5.1 中、英文目次页版头分别标注刊名的中、英文全称、出版年月、卷次、期次(含总期数 ),下注出版日期。英文目次用要目(MAIN CONTENTS)。 5.2 中文目次表中列出每期学报全部文稿的题名、作者姓名和起始页码,题名和作者姓名 之间用3连点相连,页码用圆括号包括,作者在3人以上者署出前3名作者,后加“等”字(英 文用et al)。

5.3 题名与文稿一致,分专栏排列。同一专栏的文稿按页码顺序排列。 5.4 英文目次页只列出论文和研究简报的题名(即要目:MAIN CONTENTS)、作者姓名和起始 页码。国内作者姓名采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姓和名首字母大写,名字中间不加连字符, 复姓连写。

5.5 中文目次页末尾给出期刊出版参数(包括中国刊号、创刊年、幅面、开本、总页码、文 种、总价、印数、论文篇数、出版年月等);英文目次页末尾给出出版日期(如2004年6月25 日出版:Published in June 25,2004)。

6 页码和书眉 6.1 页码是每期学报正文的连续编码,用阿拉伯数字标注,每卷连续编排(文科版、网络版 每期单独编码)。 6.2 篇首页书眉标注刊徽、刊名中、英文全称、出版年、月、卷次、期次,页次用暗码。 非篇首页的双页书眉标注中文刊名全称、卷次和页码;单页书眉标注作者(多于1人可略为第 一作者,后加“等”字)、题名、期次和页码。文科版只标注篇首页。

7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 7.1 收稿日期是编辑部收到文稿的日期,必要时加注修改稿收到日期,年、月、日标注采 用全数字表示。 7.2 收稿日期用新5宋排在篇首页地脚位置,并用10个字长的正线与正文分开。 7.3 基金项目包括基金下达单位名称、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多个项目时可全部列出,中 间用分号隔开。 7.4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省、市或县)、工作单 位(注至校级)、职称、学位(何种学科的学位)、具体研究方向。

8 题 名 8.1 题名是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稿内容的逻辑组合,应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 ,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用副题名。题名用2黑居中排;副题名用3黑另行起排,前加 破折号;研究简报、学术动态题名用3黑居中排。

相关主题